首页 / 

美国“封杀”中国智能网联汽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强烈不满

作者: 祁晓玲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01-17 13:54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祁晓玲

1月14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了一项最终规则,明确禁止从中国和俄罗斯进口智能网联汽车的硬件、软件系统以及整车产品。该禁令主要针对车辆连接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美国官方宣称,此举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公民隐私。按照规定,禁令中的软件部分将于2027车型年正式生效,硬件部分则在2030车型年生效。

中方坚决反对美国禁令

1月15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美方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网联车软硬件及整车在美国使用,毫无事实根据。有关做法干扰企业的经济商业合作,违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和经济胁迫,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外交部强调,在全球技术问题上,合作才是正确道路,对抗毫无益处,希望美方重新审视这一决定,回到对话与合作的轨道上来。

1月16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美国商务部的这一禁令表示强烈不满。协会认为,该禁令不仅会严重冲击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还会对全球汽车产业供应链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指出,中国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已取得显著技术进步,此禁令无疑会阻碍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不利于全球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具有显著的市场优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且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完整,从感知、决策到执行系统都有较强的技术储备和产业基础。然而,尽管中国在某些技术领域具备优势,但在芯片和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方面仍存在短板,这限制了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美国作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成熟的产业生态。美国企业在自动驾驶软件、传感器以及芯片制造等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比如特斯拉、谷歌等公司都在这一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然而,美国政府近年来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开始对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采取限制措施,试图遏制中国在该领域的快速发展。

对中国汽车出口的影响

这一禁令很可能关闭了中国企业进入美国汽车市场的最后一扇窗口。2023年,中国对美国电动汽车出口仅占总量的2%。去年5月,拜登政府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征收的关税从27.5%提高到100%,这相当于对中国本土生产商关闭了美国市场的大门。不过,这一决定也为中国企业通过在第三国甚至美国本土建厂向美国市场销售产品提供了可能。墨西哥拥有完善的汽车工业、较低的工资水平,并且通过《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前身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国实现了自由贸易,这对中国企业来说具有很大吸引力。而此次工业与安全局的规定排除了中国企业在墨西哥建厂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为这一规定辩护。正如美国商务部部长吉娜·雷蒙多所说:“如今的汽车配备了摄像头、麦克风、全球定位系统(GPS)跟踪以及其他与互联网连接的技术。不难想象,有能力获取这些信息的外国对手会如何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公民隐私构成严重威胁。”

美国智库昆西研究所的杰克·沃纳发文指出,美国政府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表明中国曾强迫汽车公司通过这些技术收集情报,或利用汽车硬件秘密植入漏洞。美国政府也未考虑自身几乎形同虚设的数据隐私保护措施是否使获取这类信息变得更容易,以及对汽车联网系统的薄弱监管措施是否意味着任何外国对手都能轻易非法侵入美国汽车的外联系统。

杰克·沃纳认为,这反映了美国决策者近年来的巨大思维转变。过去,他们愿意容忍国际联系与相互依赖过程中的风险;如今,他们似乎无法容忍任何可以想象到的风险,尤其是当这些虚构的风险可能涉及来自中国的“恶意”时。这种转变不仅导致美国领导人低估了其他类型的风险,也忽视了可能更严重的威胁——大规模的大国冲突。

中国汽车产业的应对策略

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但出口到美国的汽车总量并不多。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出口美国的乘用车总量为7.48万辆,占比1.4%。中汽数研的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出口和新能源汽车出口目的地国前十排名中没有美国。上述禁令目前对中国整车企业的影响有限。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所长孙立鹏也表示,美国商务部出台的新规难以对中国相关产业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新规的最终落地还需要时间,这将为美国及其经济盟友的汽车制造商提供充足的产业链调整时间,中国相关产业也会有相应的调整期。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可能会产生“破窗效应”,诱导其部分盟友国家跟进效仿,从而恶化中国经贸发展的外部环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呼吁国内企业加快自主研发进程,尤其是在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方面,要努力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确保汽车产业链的自主可控。

面对美国市场的封锁,中国车企应积极拓展其他国际市场,欧洲、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都是重点拓展方向。通过实施多元化的市场布局策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维持出口业务的稳定增长。

即便遭遇美国禁令,中国仍应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通过构建多边合作机制,共同应对技术封锁和贸易壁垒等难题,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政府层面应进一步加大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支持力度,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中国车企自身也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工作,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凭借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与信赖。

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从长远来看,美国对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实施的禁令虽然在短期内会给中国相关产业带来冲击,但也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通过强化自主研发、拓展国际市场、深化国际合作、争取政策支持以及提升品牌形象等一系列举措,中国有望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从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来看,也将带来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原本各国车企相互竞争、合作,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局面被打破,全球汽车产业的供应链体系、技术创新方向以及市场竞争格局都将面临深刻调整。

作者:祁晓玲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