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里面看展览、商圈外面听音乐;在家庭农场体验龙虾垂钓、非遗扎染和户外露营;老厂区“化身”文化产业园,向市民游客展示工业发展的时代印记……近年来,南京江北新区深挖区域内的产业资源,解锁“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促进商业、农业和工业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文旅+商业,让消费热起来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而文旅产业的兴起为商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江北新区将文旅与商业进行融合发展,致力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去年,江北新区召开促进街道经济繁荣发展座谈会,在会上鼓励各街道以文旅促经济为导向,推动商业综合体引流增收,培育商圈经济发展。泰山街道作为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商圈资源,成为了这一战略实施的前沿阵地。
泰山街道充分利用文旅和商圈资源,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节庆、艺术展览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周杰伦粉丝歌友会在金象城外热情开唱,汇集数百歌迷,拉动周边餐饮消费;印象汇户外火舞、火壶表演,为市民带来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扬子江生态公园里,江风音乐派对街唱歌手献唱,摇滚乐队、民谣乐队、流行乐队、说唱歌手,给乐迷们带来多重享受……通过文商旅有机融合,泰山街道积极带动商圈经济,有效提升了消费的吸引力和辐射带动力。
文旅+农业,让农村火起来
近年来,江北新区加大推进“农文旅”融合力度,注重规划先行,编制了相关村庄规划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在这一战略指引下,盘城街道凭借其独特的农业资源和文化底蕴,朝着“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方向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道路。
盘城街道是南京市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也是江苏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连续几年,盘城街道都将葡萄作为关键元素举办“盘城葡萄节”,用新颖有趣的玩法,释放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活力。
漫步于葡萄园内,各色葡萄如宝石般点缀在翠绿的枝蔓之间,市民游客一边欣赏一边品尝,还可以逛甜蜜夜市、体验葡萄研学,参与骑行露营、金秋童玩等活动,品味到诚意满满的“农文旅”大餐。此外,盘城街道还巧妙地将龙王山、滁河风光带、王家古渡等特色景点串联起来,打造出“四季旅游”的全新格局,进一步提升了当地的旅游吸引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
不只是盘城,江北新区许多乡村也利用纯粹的田园风光与原生态的乡村文化,因地制宜打造出了家庭农场和研学基地,为“农文旅”融合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让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钱包越来越鼓。
文旅+工业,让闲置活起来
江北新区拥有工业基础,特别是在大厂街道,一批保存完好、历史底蕴深厚的工业遗产,为文旅+工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南钢工业文化旅游区应运而生,该旅游区占地面积8.55平方公里,打造了南京钢铁博物馆、南钢党建陈列馆、霸王山纪念馆、智慧中心、JIT+C2M智能工厂、同心园、九龙湖、生态湿地园、高炉下微马跑道等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和人文气息的旅游景点。
不仅如此,大厂街道的地标——1934文化产业园,也是以老厂区打造转型而来的文化产业园。在1934文化产业园内,过去破旧的厂房已成为花园式办公空间。除了128家企业,在这个综合园区,还开设有咖啡馆、茶餐厅、酒吧、展览馆和运动场。市民游客可以到这里了解大厂的工业历史,享受美食、放松心情。
为了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大厂街道还依托工业遗存、老旧厂房和桃湖公园等,设置多个网红打卡点,并通过各类文娱活动提升“大厂工业文明小镇”品牌影响力。
江北新区正在构建“文旅+”多种产业融合发展、协同发力的新格局,接下来还将打造新鲜、多元、高品质的“文旅+”新项目、新业态,进一步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提升品牌影响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