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州恒泰产业:引进80家企业落户,去化近13万m²

©原创 作者: 叶佩 发表时间:2025-01-16 16:00
分享到:

2024年,苏州恒泰产业园区全面提升土地利用质效,经营指标实现新跨,擦亮了“恒泰智造”招牌。

筑巢引凤,做好招商引资主力军、产业更新排头兵

2024年,恒泰产业园区项目招商去化面积12.95万平方米。在深圳、西安等地先后开展了7场招商活动,落地优质企业81家。其中,姑苏领军企业2家,园区领军企业7家,园区领军人才2家,央企项目1家,外资项目11家。培育孵化千机智能、联佳精密、申瀚智能机器人等优质企业。全年实现租赁业务收入2.227亿元。创新运用多元化金融工具,与华泰证券合作开展华泰海通-元联-苏州恒泰六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实现了恒泰集团类REITs项目的首次体外续发。全年累计通过类REITs方式融资约19.2亿元。

同时,医疗器械产业园(生物六期)已竣备,星华产业园(西区)进入竣工验收阶段。金光产业园(西区)2-1已竣备待交付,金光产业园(西区)2-2主体施工基本完成。增量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9万平方米。

聚力打造“恒泰智造”产业园品牌,深入探索“工业上楼”模式。金光产业园获评苏州市“工业上楼”示范项目,升级蝶变后的半导体产业园(纳米城V区)获苏州市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奖励。医疗器械产业园(生物六期)、半导体产业园(纳米城V区)入选2024年苏州市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项目案例。星华产业园等3个项目获阳澄半岛年度产业载体星级运营商认定荣誉。

固巢留凤,当好产业资源链接者、提质增效先锋派

恒泰产业园积极拓展产学研合作伙伴20余家,包括:南京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上海交大科技园、洛加大(苏州)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苏州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牛津大学创新技术转移(苏州)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等,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循环畅通,合力探索产业科技创新新模式。

打通企业融资堵点,拓宽资本“引流渠”。对接中方财团、元禾直投、元禾重元、元禾辰坤等知名投资家机构,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项目合作。同时,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本,与中科先行、第四范式、东方富海、纳川资本、讯飞创投、园丰资本、永鑫资本、苏州天使母基金、致道资本、英诺天使基金、超越摩尔等20余家产业资本伙伴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为企业孵化成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资本活力。

建设智慧园区,提升产业“含绿量”。通过屋顶光伏建设、搭建智能化管理系统等措施,不断增加载体的“含绿量”,进一步推动企业绿色工厂建设,带动企业在低碳、清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集群共生,勇作转型升级引领者、协同创新推动者

瞄准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围绕苏州工业园区“623”产业发展体系,恒泰产业重点聚焦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纳米材料及医疗器械等产业领域。

聚焦医疗器械特色“园中园”建设,与通用技术洽谈轻资产服务合作;与陕西空天院签订军民融合等领域战略合作协议;与魁北克大学等加拿大高校就打造中加生物健康产业“园中园”开展合作洽谈。通过系列举措,进一步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持续推动产业向新向绿。

深耕产业链,依托350余家工业企业的丰富资源,积极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高效协作,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

厚植服务力,发布恒泰智造+全生命周期智慧服务体系及清单。启用董浜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全年走访企业千余家次,解决企业诉求百余条。与集团战发部、各基金公司、金融机构、园区圆才公司、园区人才优租房等各板块形成业务托举、共建,促进了企业间互助合作模式多元化。通过服务协同,进一步形成了共创共赢新局面。

大力提升品牌力,通过参加行业展会、举办项目路演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园区的整体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入了更多优质资源、合作伙伴。举办多次品牌传播活动,受到央广网、学习强国、中国工业新闻网、看苏州、引力播等十多家中央、地方主流媒体的关注报道。

筑基强本,争当党建领航先行者、组织效能提升者

开展集体学习、专题党课、组织走学看做比党建活动16场,积极践行“国企带两新”,激发"两新"党组织活力,打造与“两新”企业互融互促良好局面,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业务有效融合。

深耕“恒心促产”党建品牌,扩容“恒动力”党建共同体,组织开展各类育企、助企活动10余场,参与企业超300家,以党建整合专业资源,赋能企业加速成长。

与江苏省人民政府深圳办事处、深圳市苏州商会联合成立党建共建基地,着力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启用星华产业园暖“新”驿站,打造廉洁文化板块,持续优化阵地功能建设。恒泰产业党总支获评苏州工业园区2023-2024年度四星级党组织,4个两新党组织获评苏州工业园区2023-2024年度三星级党组织。(钱莉莉)

作者:叶佩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