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2024年,我国持续扩大自贸伙伴“朋友圈”,自贸伙伴贸易占比已超1/3。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商务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李詠箑介绍,2024年,我国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不断优化入出境政策,目前已同25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对38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都为外国投资者来华参会参展、进行项目洽谈、技术交流等提供了更多便利。商务部对外贸易司负责人孟岳表示,2024年,我国外贸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进一步证明在开放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国将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更多稳定性。李詠箑强调,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着力稳外贸稳外资扩消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作出新的贡献。
我国商务运行为经济回升向好作出积极贡献
2024年,我国商务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为经济回升向好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国内消费平稳增长。前11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3万亿元,增长3.5%。从商品消费看,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产品销售额超1.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绿色、智能产品备受青睐,特别是像新能源汽车、一级能耗家电产品、智能家居产品等。从服务消费看,随着服务消费新场景新常态的持续涌现,服务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前11个月服务消费零售额增长6.4%,其中信息类、文娱类消费比较活跃。
二是对外贸易再创新高。全年货物进出口43.8万亿元,增长5%,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7.1%、2.3%。前11个月服务进出口6.7万亿元,增长14.2%,预计全年服务进出口将创历史新高。比如,随着免签政策的积极推广,“中国游”热度持续升温,据统计,旅行服务出口就增长了1.5倍。
三是引资结构持续优化。前11个月新设外资企业5.2万家,吸引外资7497亿元。我国不断放宽市场准入,制造业领域准入限制实现“清零”,高技术制造业引资占11%,电信、医疗等服务业领域的试点开放持续推动中,已经有不少项目在洽谈和落地的过程中。
四是对外投资合作平稳发展。前11个月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152亿元,增长了12.4%。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4万亿元,增长了13%。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在绿色、数字、蓝色等领域的合作亮点不断涌现。
五是多双边经贸合作成果丰硕。在多边方面,我国推动世贸组织第13届部长级会议取得“1+10”务实成果,达成了投资贸易便利化协定和电子商务协定,同时与G20、金砖国家、APEC、上合等机制达成多项经贸共识。
孟岳分析,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我国外贸顶住压力、迎难而上,货物贸易规模再上新台阶,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为全球经贸发展持续贡献力量,主要有三方面亮点:
第一,增长步伐更加稳健。一是贸易规模再创新高。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二是积极扩大进口共享发展机遇。2024年我国进口增长了2.3%,创历史新高,连续16年保持全球第二大进口国的地位。我国已举办了7届进博会,全球优质产品通过进博会平台成功进入中国市场。
第二,创新活力更加充沛。一是主体数量不断增加。2024年,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将近70万家。二是产品结构优化。我国企业更加重视提升产品附加值。机电产品出口占比已经提升到59.4%,汽车出口首次突破600万辆。储能产品、智能家居等绿色低碳、智能化、数字化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品更加注重品牌驱动和技术赋能。三是新业态活力涌现。2024年我国的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了10.8%,占整个进出口的比重提升到了6%,更多优质产品可以直达海外消费者。保税维修已经落地270个项目,为企业拓展了发展空间。
第三,发展布局更加开放。一是贸易伙伴更加多元。我国对传统市场进出口保持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提升到了50.3%。我国已经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贸易伙伴,是全球分工体系中坚实可靠的组成部分。二是扩大面向全球高标准自由贸易网络。我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贸协定,自贸伙伴遍及五大洲。三是为全球经贸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从世贸组织公布的数据看,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对全球进口增长贡献率达到20.3%,有力促进了全球经济复苏。
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为全球商品提供了更多机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医疗、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李詠箑表示,2025年,商务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做好负面清单“减法”,优化营商环境“加法”,同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一是要加大自主开放力度,不断放宽市场准入。商务部稳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特别是要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推广工作,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提升引资政策的吸引力。
二是要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做优化营商环境的“加法”。商务部将继续开展“投资中国”系列活动,拓宽引资渠道、提升会展平台引资效能、加大投资促进要素保障,不断擦亮“投资中国”金字招牌。商务部不断深化与外资企业常态化交流,进一步强化外资企业服务保障,继续利用好外资企业圆桌会等形式,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在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面临的一些问题。
三是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高水平建设开放平台。充分发挥开放平台先行先试作用,扩大开放,吸引外资。我们会继续推动自贸试验区提质增效,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因地制宜扩大改革任务授权,复制推广上海等自贸试验区的试点经验,支持各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大开放测试。继续完善国家级经开区的支持政策,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
孟岳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明显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全球贸易壁垒增多,地缘政治影响加深,全球产供链安全和贸易秩序面临较大挑战。但是也要看到,2025年我国外贸发展仍然有很多有利条件。一是全球经贸仍处于复苏进程,世贸组织预计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3%。二是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宏观政策组合效应持续显现,有效提振了社会信心。三是我国外贸新动能加速释放,绿色化、数字化步伐不断加快。四是我国稳外贸政策接续发力,为企业创新升级、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更多支撑。五是对外开放迈向更高水平,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为全球商品提供了更多机遇。
2025年,我国将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词,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一是加快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商务部会同各地方、各部门,狠抓政策落实,推广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打通堵点和卡点,推动外贸稳定发展。
二是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顺应贸易数字化发展的趋势,拓展电子贸易单据应用,鼓励贸易全链条数字化发展。积极拓展绿色贸易,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能力,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办好跨境电商交易会、供需对接会,为企业搭建更多展示对接的平台。促进保税维修持续健康发展,有序扩大维修产品和区域范围。
三是做好涉企服务保障。继续举办绿色贸易、跨境电商等专题培训,提升外贸企业综合发展能力。继续编制并发布《国别贸易指南》和外贸促进信息,加强中外企业的信息对接。积极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商签新的贸易畅通工作组,务实解决双方贸易中存在的堵点和难点,创造更多的商机。
四是积极扩大进口。在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我国将继续发挥进博会、消博会、广交会进口展等开放平台促进作用,培育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扩大市场开放,挖掘进口潜力,“真正把中国大市场变成世界大机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