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2024年,我国货币政策取得较好成效。一是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二是贷款利率稳步下行。三是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四是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2025年,按照中央“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将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4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2024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多因素推动美元指数动荡走强,我国外汇市场表现出非常好的韧性,人民币汇率总体上呈现双向波动态势,在复杂形势下保持基本稳定,在主要货币中表现是比较好的,为我国自主实施货币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对稳经济、稳外贸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实施货币政策主要考虑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当然也会兼顾内外平衡。”宣昌能强调。
未来一段时间,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可能进一步上升,但我国经济基础坚实,经常账户保持顺差,跨境资本流动自主平衡,外汇储备充足,外汇市场有韧性,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提供了确定性和有力支撑。“下一阶段,宏观经济政策还将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宣昌能表示。
助力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先后四次实施了比较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助力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总量上,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引导贷款利率持续下行。2024年两次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两次下调央行政策利率共0.3个百分点,力度都是近年来最大。
结构上,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户,以及对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末,银行营销对接项目达22000个,已签订贷款合同等待企业随时提款金额达到8389亿元。推出了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取消房贷利率政策下限,推动再度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每年减少借款人房贷利息支出约1500亿元。供需两端同步发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创设了两项资本市场的支持工具,有效改善资本市场预期。
传导上,疏通政策利率传导渠道。主要政策利率,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同时,强化利率政策执行,治理资金空转,大力整改手工补息,优化对公存款、同业活期存款利率自律管理,节省了银行的利息支出,为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平衡银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汇率上,在复杂形势下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作用,发挥好汇率对宏观经济、国际收支的调节功能,同时综合施策稳定预期,采取公开宣示央行立场、用好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等一系列有力措施,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宣昌能表示,近年来,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突出强调有力、有效、精准、灵活等要求,对调控区间的把握偏向宽松一些,也会根据年中经济运行情况持续不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2019年底以来,持续降准降息,累积效应使得社会融资环境处于较为宽松的状态。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综合采取措施,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加强市场管理,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外汇管理政策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介绍,2024年,国家外汇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用改革开放的办法应对外部挑战,外汇领域高水平开放和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改革持续推进。取消了外贸企业名录登记行政许可,改革后银行一般可在15分钟内完成名录登记办理手续,目前已有超过10万家企业享受了政策便利。积极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全年便利跨境电商办理外汇收支业务约260亿美元。持续推进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覆盖面惠及130万家科创型企业。继续深化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已帮助10万多家企业获得融资超过了3800亿美元,便利企业付汇近2万亿美元。优化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期货资金管理规定,有序支持境内机构开展跨境证券投资。进一步优化扩围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便利跨国公司资金归集使用,从资金池政策中受益的跨国公司成员企业目前已经超过1.8万家。同时,注重提升开放条件下的监管能力,坚决防范化解外部冲击风险,严厉打击外汇违法违规活动,维护外汇市场健康发展。
总的来看,2024年,我国外汇管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跨境贸易投资更加活跃,2024年,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总额14.3万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14.6%,规模创历史新高,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量超过41万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14.8%。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2024年前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2413亿美元,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值为1.8%,处于国际公认的均衡区间,初步测算2024年四季度,经常账户仍保持合理顺差。我国对外投资较快增长,2024年9月末,对外资产存量首次超过10万亿美元,来华直接投资资本金、来华证券投资等资金保持净流入。外汇储备余额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回稳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国际收支总体平衡格局不会改变,外汇市场韧性会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完全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国家外汇管理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外汇管理政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李斌表示。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表示,展望2025年,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但我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经济基本面稳固有助于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同时,我国外贸外资韧性强,外汇市场稳健性高,国际收支有基础、有条件保持基本平衡。首先,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外贸韧性增强有助于经常账户保持合理顺差。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占比达30%,在全球化生产供给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同时,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贸易伙伴多元化稳步推进,出口竞争力提升,对单一市场依赖度降低。我国出口克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不利因素,总体保持稳定,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在全球占比为14.5%,近年来稳定在较高水平。
其次,我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巩固提升外汇市场韧性,跨境双向投资有望保持平稳有序。我国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有利于外资来华展业兴业,金融市场开放也有利于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我国外汇市场深度不断拓展,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逐步完善,企业汇率避险意识和能力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增多,也有助于市场交易更加理性有序。2024年,企业外汇套期保值比率为27%,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交易占比接近30%,均处于历史高位。国家外汇管理局始终高度重视外部风险挑战,继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更好服务外贸、外资发展。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更好支持企业汇率避险。加强外汇市场管理,适时采取宏观审慎逆周期调节措施,坚决对外汇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