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王棕宝
中国工业报6日从财政部获悉,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日前印发《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切实做好企业2024年年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坚决打击和遏制财务造假行为,按照新会计法有关要求,强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贯彻实施,加大对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环节的管理和指导力度,督促相关企业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全面提升2024年年报质量。业内专家认为,审计是年报质量的“把关者”和“看门人”,直接影响年报的公允性和使用价值,应当予以更高关注。
严守会计准则,确保年报真实性
《通知》强调,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以下简称财务报告),向有关各方提供的财务报告,其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应当一致,不得提供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同的财务报告。企业编制年报应当严格执行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处理规定等有关规定,不得编制或提供不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要求的会计信息。
联储证券研究院院长助理沈夏宜对中国工业报表示,《通知》通过3个层面提升企业年报质量。一是报告编制层面。《通知》强调企业应该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做好资产与收入认定,比如重要资产的分类、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收入和成本的确认方法,强调年报基础信息的重要性;二是报告审计层面。一方面,《通知》强调了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企业应真实、完整、准确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另一方面,《通知》亦强调了外部审计的重要性,会计师事务所应客观公正发表审计意见;三是政府监管层面。《通知》要求监管部门强化监管,督促辖区内有关企业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把好最后一关。事前、事中、事后管控“三管齐下“,提升年报编报质量。
整体看,三个方面都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环节。结构上,审计层面或应给与更高关注度。“审计意见作为评判企业会计信息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参考,是年报质量的‘把关者’和‘看门人’,直接影响年报的公允性和使用价值,应当予以更高关注。”联储证券研究院研究员说。
数据资源首次纳入实施重点,桥梁作用凸显
2021年以来,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金融监管总局(原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已连续5年印发《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切实做好企业年报工作的通知》。
联储证券研究院研究员魏争对中国工业报说,与去年相比,《通知》中应予关注的准则实施重点从18项降至13项,删除了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企业合并等领域;同时也新增了数据资源、债务重组、关联方披露、终止经营等作为新的准则实施重点。其中数据资源是首次被纳入,通知对数据资源的初始确认、后续计量均做了重点提示。
2024年被业界视为“数据资产入表元年”(指数据资产计入财务报表),随着国家对数据资产管理与价值挖掘的顶层设计逐渐完善,数据资产作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中的新兴资产类型已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联储证券研究院研究员魏争认为,数据资源作为连接数据价值、数字经济与金融市场的重要桥梁,伴随着相关领域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突破,数据资产的占比和影响持续上升。《通知》将数据资源作为新的重点实施领域,一方面体现了有关监管部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通过会计信息加强宏观管理的政策方向;另一方面,也为投资者等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数据资源价值、提升决策效率能提供更有用的信息。
企业年报的编制与发布不仅是对过去一年经营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在年初岁尾时刻发布《通知》,为规范企业年报的编制,提升年报质量具有指导意义。《通知》要求,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要继续深入实施部门间年报通知工作机制,按照职责分工,加大协同配合力度,持续强化监督检查,密切跟踪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年报编制、审计、决算等相关情况,切实压实企业财务报告编制者主体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责任、其他单位有关责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