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耿鹏飞
怀着对乡村振兴创新实践的浓厚兴趣,中国工业报社“2024寻找新质生产力领跑者案例”调研组踏上了前往越秀风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的走访之旅。一路上,心中满是对这片融合了多种产业与创新理念之地的期待。
据了解,越秀风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由越秀集团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约20亿元,是2021年财政部批复的第二批12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之一,目标是打造“三产融合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粤港澳大湾区农文旅学休闲目的地”“广东村振兴乡示范区”。
当抵达位于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的越秀风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时,眼前的景象令人耳目一新。通过由越秀集团等国企与地方政府合作“栽苗”,吸引民营企业投资“育苗”,塑造起乡村振兴的自我“造血”能力。“百年村落、千头奶牛、万亩良田”已从资源禀赋生长成当地独特的“百千万”IP。
漫步在园区内,我看到智能灌溉系统有条不紊地运作着,精准地为万亩良田输送着水源,确保每一株作物都能得到恰到好处的滋养。据园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该系统能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土壤湿度、天气状况等因素自动调节灌溉水量和时间,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为农作物的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参观“大野牧乡”国际牧场时,智能化的养殖管理系统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每头奶牛都佩戴着智能耳标,这些耳标就像是奶牛的“健康管家”,实时监测着奶牛的体温、心率、运动步数、进食量等关键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牧场的管理中心。牧场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就能随时随地掌握奶牛的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而且,基于这些数据的分析,牧场还能科学地调整奶牛的饲料配方和养殖环境,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品质。这种智能化的养殖模式,不仅提升了牧场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更保障了消费者能够喝到健康、优质的牛奶。
在与越秀风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的张总交流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他们对于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的深刻洞察与坚定决心。张总提到:“在当今时代,智能化和数字化已经不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附加,而是成为推动我们田园综合体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它贯穿于我们的农业生产、旅游服务、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重塑了我们的产业模式和发展路径。”
张总认为,越秀风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所展现出的智能化、数字化成果,正是新质生产力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具体体现。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高效、融合,而这里的智能农业生产系统、数字化旅游服务平台以及基于大数据的运营管理模式,都是创新科技与传统农业、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
这些智能化、数字化的应用,使得田园综合体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优的质量产出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例如,智能农业生产所带来的高品质农产品,也通过电商平台等渠道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提高了农业产业的附加值。
在园区的旧墟风情街,我看到数字化技术为传统商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里的店铺通过数字化营销手段,精准地对接游客的消费需求,推出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而且,数字化管理系统使得店铺的运营更加高效,库存管理、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都实现了智能化操作。这一切都表明,智能化、数字化正在改变着田园综合体的商业生态,培育出全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次实地走访越秀风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让我深切地体会到智能化、数字化成果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魅力。它不仅提升了田园综合体的生产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更成为构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