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恰似那永不停息的滔滔江水,匆匆流逝,不曾有片刻的停歇。转瞬间,我已在石可莫村历经了十六个多月的驻村时光。初来乍至的那些点点滴滴,至今仍宛如鲜活的画面,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日。
回首2019年,于重庆市某乡镇投身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的那段难以忘怀的岁月,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我人生的星空中闪耀着温暖而持久的光芒。在那里,我有幸结识了一群可亲可敬的驻村干部,他们那犹如大海般深沉、似熊熊火焰般炽热的为民情怀,就像一盏盏熠熠生辉的明灯,不仅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更在我心灵的肥沃土壤中悄然播下了一颗充满向往的种子。
这颗种子在心底默默扎根,历经四年的蛰伏与沉淀,终于在2023年迎来了破茧成蝶的珍贵契机。当听闻会理市市委组织部选派干部驻村工作的消息时,我内心的激情犹如被点燃的烈火,瞬间熊熊燃烧起来。没有丝毫的犹豫,我毫不犹豫地递交了报名申请,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殷切期待,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片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土地,开启了我充满未知但又满怀信念的驻村之旅。
然而,最初的激动与兴奋如同潮水般稍有平复,内心的忐忑不安便如汹涌澎湃、不可阻挡的滔滔江水般汹涌而来。自幼在城市中长大的我,对农村的认知犹如透过狭窄的管孔窥探豹子,所见不过一斑,大多仅仅源于网络上的零星信息以及曾经那短暂且肤浅的西部志愿者经历,实在是浅薄有限而缺乏深度。面对即将到来的驻村工作,我不禁深深地担忧自己是否能够胜任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繁重的任务。
于是,在驻村之前的那段日子里,我如同久旱盼甘霖的禾苗,对知识和信息充满了极度的渴望。如饥似渴地在网上大量查阅与驻村工作相关的各类资料,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用的细节和经验分享。我阅读关于农村发展的政策文件,研究成功的驻村案例,学习与少数民族交流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我观看农村生活的纪录片,试图从影像中感受农村的真实氛围和节奏。满心期盼能够在正式到村开展工作之前,尽快熟悉并适应这一全新的角色,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环境、新挑战做好周全、充分的准备工作,以更加从容淡定、胸有成竹的姿态迎接驻村生活的开启。
“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这句诗恰似一幅精妙绝伦、栩栩如生的画卷,将石可莫村的真实环境面貌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石可莫村地处四川省凉山州和云南省楚雄州的交界之处,这里山峦起伏,层峦叠嶂,多为绵延不绝、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山地丘陵,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常年被炎热干燥、雨水稀少的气候所笼罩,自然条件颇为恶劣艰难,生存环境充满了严峻的考验。
当我初次踏上这片土地,真正抵达这里时,即便在内心深处已提前做好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准备,然而眼前的景象依然如同一记沉重的锤击,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沉重的压力。那蜿蜒曲折、犹如蜿蜒巨蟒般的山路,仿佛是岁月无情留下的艰难印记,每一道车辙、每一块石头,都似乎在默默诉说着过去的沧桑与不易,见证着村民们为了生活而经历的艰辛跋涉。
酷热难耐的气候,就像一个无形的巨大蒸笼,让人每前行一步都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步履维艰,每一口呼吸都充满了灼热和疲惫。空气仿佛被点燃了一般,炎热的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阳光毫不留情地照射下来,皮肤被晒得生疼,汗水不停地流淌,却在瞬间被蒸发。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任何体力劳动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耐力。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让人深切地感受到驻村工作所面临的艰巨性和挑战性,仿佛是一座又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等待着我去攀登和跨越。但也正是这样的景象,更加坚定了我要为这片土地带来改变的决心,让我心中的火焰燃烧得更加旺盛,激励着我勇往直前,不惧艰难险阻。
但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真正全身心地融入这片土地,用心去感受它的脉搏,用爱去倾听它的声音之后,之前萦绕心头的种种担忧与压力便如同清晨的薄雾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渐渐烟消云散。村里的自然环境固然不佳,充满了种种困难和挑战,但这里的村民们却拥有着如同金子般熠熠生辉的淳朴善良心灵。
他们热情似火,真诚待人,那一张张憨厚朴实的笑脸,犹如春日里的暖阳,带着温暖和希望,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生活的坚定和对未来的期待,尽管生活给予了他们诸多的艰辛,但他们依然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他们奋斗的决心。
当我第一次走进村民的家中,他们立刻热情地邀请我坐下,端上自家种植的水果和自制的茶水。他们用不太流利但充满真诚的话语与我交流,询问我的情况,关心我的生活。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善意和温暖,也明白了这里的村民们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的心灵却是如此的富足和美好。
而且令人欣喜的是,大部分少数民族村民都能够熟练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这无疑为驻村工作的顺利开展扫除了一道重大的障碍,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与希望。他们用不太标准但充满热情的汉语与我交流,分享他们的故事、梦想和希望,让我感受到了语言不再是隔阂,而是连接彼此心灵的桥梁。
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谈论着村里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他们向我介绍当地的风俗习惯,讲述古老的传说和故事。我认真地倾听,用心去感受他们的文化和传统,也用汉语与他们分享外面世界的精彩和新奇。
驻村工作看似单一,笼统地说便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宏伟目标,但若进一步细分,则涵盖了驻村干部的“四项职责任务和十二项参与”等具体内容。看似只是言简意赅的寥寥数语,然而实际上驻村帮扶工作的任务既繁重又艰辛,每一项任务的背后都饱含着无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心血和不懈的努力。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份无上光荣的使命,激励着我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路虽遥,行则必至;事虽艰,做则必成。”得益于之前在乡镇从事西部计划志愿者工作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我深知,若要真正透彻地了解群众内心的需求与想法,就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挨家挨户进行走访调研,与他们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畅所欲言,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生活百态。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信赖的挚友和坚实的依靠,进而更加高效、优质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
(农户与驻村工作队热情交流)
于是,我们驻村工作队不辞辛劳,深入细致地走访每一户脱贫户、低保户以及监测户,实地考察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和迫切需求。我们走过崎岖的山路,跨过湍急的溪流,无论风雨还是烈日,从未停歇脚步。每到一户,我们都用心倾听,用眼睛观察,用笔记下他们的点点滴滴。我们与村民们坐在一起,听他们讲述生活的困难,孩子的教育问题,老人的医疗负担。我们仔细地询问他们的收入来源,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关注他们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对于那些能够当场解决的问题,我们绝不敷衍了事,立刻着手予以解决,用实际行动让群众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和决心。而对于那些超出我们能力范围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会进行详细全面的记录,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每一个诉求都认真对待。随后与村两委成员共同商讨研究解决方案,或者及时向乡党委政府以及派出单位进行汇报反馈,通过多方齐心协力、共同协作的方式,全力以赴推动问题的妥善解决,不遗余力地提升石可莫村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始终坚定不移地秉持“群众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工作理念和原则,将每一位村民的需求都放在心上,将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务工就业对于广大群众而言,无疑是通往幸福美好生活的一条阳关大道和关键之策,因此提升脱贫人口的务工服务水平显得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石可莫村拥有不少具备外出务工能力和条件的脱贫人口,针对这一情况,驻村工作队多次不辞辛劳地深入走访适龄打工人群,耐心细致地向他们宣传外出务工的诸多益处和积极意义,积极动员并鼓励他们勇敢地迈出外出务工的步伐,去外面的广阔天地中寻找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增收渠道。
我们为他们详细讲解就业市场的形势和需求,分析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潜力,帮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技能。我们告诉他们城市中新兴的产业和就业机会,如电商、物流、家政服务等。我们用真实的数据和案例向他们展示这些行业的发展前景和薪资待遇,让他们看到希望和可能。
我们帮助他们分析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发现并放大这些闪光点,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有的人擅长手工制作,我们就建议他们考虑去工厂从事相关工作;有的人沟通能力强,我们就鼓励他们尝试销售或客服类的岗位。
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向村里那些具有丰富经验和成功经历的“致富带头人”推荐合适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努力促成他们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带动更多的村民共同增收致富,携手迈向富裕的康庄大道。不仅如此,为切实解决脱贫户和监测户外出务工所面临的交通费用压力这一实际问题,我们严格依据相关政策文件要求,认真细致地为符合条件的人员申报务工交通补贴,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他们消除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安心地外出务工,为家庭创造更多的经济收入,为生活增添更多的希望和色彩。
看着一位位村民怀揣着梦想和希望踏上外出务工的征程,我们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因为我们知道,他们的每一步前行,都离幸福生活更近了一步。每一次的送别,都是一次充满希望的启航;每一个坚定的背影,都是对美好未来的执着追求。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播种希望,看着希望的种子发芽、开花,结出幸福的果实。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项重点任务,其对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们驻村工作队自入驻以来,便将其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石可莫村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的伟大行动之中。
在日常的入户走访过程中,我们会不厌其烦地向每一位村民宣传保持居住环境干净整洁的重要性,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卫生知识“坝坝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案例,让村民们深刻理解环境卫生与健康生活的紧密关系。我们告诉他们,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让老人们安享晚年。
我们积极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卫生观念,劝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定期清理庭院垃圾、合理处置生活污水、保持室内通风换气等,共同为营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协助村民们规划庭院布局,指导他们如何合理利用院落环境,让庭院既美观又实用。我们与他们一起清理村中的公共区域,打扫道路,让整个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对于那些因身体原因行动不便的老人,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成员们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整理家务。我们会为他们擦拭家具、清扫地面,让他们的居住环境干净整洁、温馨舒适。我们会检查房屋的安全状况,确保没有隐患威胁到他们的生活。我们会关心他们的健康状况,为他们提供一些基本的医疗建议和帮助。通过这些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滋生和传播的风险,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够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安享晚年生活。
(石可莫村驻村工作队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擦拭冰柜)
在大家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之下,石可莫村凭借着在环境卫生治理方面的出色表现和显著成效,荣获了树堡乡人民政府2023年度环境卫生治理先进集体这一殊荣。这不仅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高度赞誉和充分肯定,更是对我们未来继续砥砺前行的激励和鞭策。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与村两委紧密合作、并肩作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有力的举措,为守护石可莫村来之不易的美好环境而不懈努力奋斗,让这片土地绽放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芒。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我们将建立长效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环境卫生工作的持续推进。我们将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和保护工作,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打造一个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让石可莫村成为乡村振兴的楷模。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古老而又朴实的话语,在石可莫村得到了深刻的印证。石可莫村往昔贫困,除气候不利之外,崎岖山路严重掣肘发展,农特产品运出销售曾是奢望。幸得党和政府关怀,如今村内大部已通水泥路,特色物产得以远销四方,村民农业收入显著提升。然现存小部分泥土路,仍是短板。2024年,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积极协调,在树堡乡人民政府全力争取下,部分路段动工修缮。展望未来,我们将不懈奋进,持续争取资源,只为早日达成乡村公路水泥全覆盖目标,让石可莫村在致富路上全速冲刺,续写乡村振兴新辉煌。
水,乃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石可莫村,缺水问题一直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瓶颈之一,尤其是村民一小组、二小组和三小组,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地势较高、远离水源地,再加上当地炎热少雨的气候条件影响,缺水状况尤为严重且突出。
驻村工作队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与村两委展开积极有效的协商研讨,并及时将相关问题详细地汇报给乡党委政府。在树堡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下,通过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在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的全力协调配合以及广大村民的热切期盼和积极参与下,石可莫村终于成功建成了一座太阳能光伏提灌站。这座提灌站巧妙地运用“变光为电,引水上山”的先进技术原理,将滔滔金沙江水沿着泵房一级一级地提升至高度相差640多米的高坡之上,从而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村民一小组、二小组以及三小组的缺水老大难问题。
在工程动工建设的过程中,村民们满怀热忱、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水管的铺设架接等各项工作当中,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共同为改变家乡的面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那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却没有丝毫的怨言;那一双双勤劳的双手,布满了老茧和伤痕,却依然坚定有力。他们挖土、埋管,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我们驻村工作队,作为石可莫村的一份子,也全过程地参与到了这项意义重大的民生工程建设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为石可莫村的蓬勃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与勤劳善良的村民们携手共进,共同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阔步前行。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石可莫村驻村工作队深刻领悟到只有真正像农民一样劳作,才能体会他们的艰辛。于是,工作队自行开辟土地,在田间挥洒汗水。面对这片土地和辛勤的村民,工作队决心全力服务村民,将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作为帮扶工作首要任务,不负村民信任。工作队在土地上种植了生菜、西红柿等多种农作物,实现蔬菜自给自足,还试栽了无花果树、人参果等,为农业发展探索理论与实践经验。
农业对乡村振兴至关重要,树堡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深知其重要性,积极引进项目,驻村工作队也全力参与。2023年石可莫村成功引进人参果项目,其种植地位于金沙江上游姜驿河沿岸,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干热河谷气候阳光充沛,海拔一千一百多米,非常适合人参果种植。该项目采用滴灌技术,种植一百余亩,每亩收入万余元,惠及三十余户村民。
(驻村工作队和农户一起栽种人参果苗)
在一年多的驻村时间里,我切实感受到会理市卫生健康局、树堡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尽管石可莫村自然环境恶劣,但他们仍然积极为村民谋福祉,通过引进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拓宽了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为集体经济注入活力,开创了凉山州10千伏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集体经济的先河,仅2023年就为村集体经济带来十余万收益。
会理市卫生健康局局长杨文莉及副局长袁明坚等领导经常下村调研,听取工作队汇报,询问困难,提供指导和帮助,还通过走村入户了解脱贫户情况,开展以购代捐活动,为脱贫户和监测户发放生活用品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党和政府关怀及各方共同努力下,石可莫村被评为2023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但我们不会满足。为了村民的美好未来,我们将继续以人民利益为重,努力为人民谋幸福。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广大党员干部和驻村干部的团结努力下,乡村必将振兴,人民更加幸福,国家更加富强。(欧阳鲁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