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引擎驱动新质生产力升级“蝶变” ——“新质观察团”走进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4-12-27 18:41
分享到:

2024年12月20日,由专家、学者、媒体组成的深蓝智库企业文化研究院“新质观察团”一行来到浙江杭州,走进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电科院)实地探访,通过参观学习,以及与一线技术专家座谈交流,深度了解华电电科院在抢抓能源和数字化转型机遇,以绿色低碳理念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用创新探索实现新质生产力跃升的经验成果。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华电电科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立新,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申宇,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新商业实战专家、《新质生产力企业手册:新质商业方法论》的作者段积超出席座谈会并致辞。

1d898858b0ee9521a97058bade27445

新质观察团走进华电电科院合影留念

观察团成员在华电电科院技术专家的带领下,参观了企业文化展厅、远程诊断平台、国家能源分布式能源研发中心以及分析测试技术部分实验室。

观察团成员参观电科院企业文化展厅

观察团成员参观电科院企业文化展厅

WechatIMG2575

观察团成员参观电科院研发中心及实验室

座谈会上,李立新向观察团成员简要介绍了华电电科院的整体概况和业务特点。

华电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立新

中国华电副总工程师,华电电科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立新

李立新用“智囊团、参谋部”来比喻电科院在集团公司当中的角色。他表示,电科院一直坚持“技术建院、服务立院、人才兴院、创新强院”的宗旨,切实履行中国华电赋予的技术监督、技术服务、技术支撑和集团中央研究院职责。

李立新指出,作为中国华电集团直属的唯一科研机构,电科院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以及集团公司各类重大科研任务,聚焦共性问题和疑难问题,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了可喜成绩,今年,两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同时,华电电科院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用事业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着力破解科技、技术人才发展的“天花板”。打造了一支包含79名博士、740名硕士整体素质精良的千人人才队伍。

目前,电科院有5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其中,国家能源储能装备与系统集成技术研发中心、国家能源智能火力发电技术研发中心是国家能源局“十四五”批复的第一批“赛马争先”创新平台。这些研发中心和创新平台为人才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通道。

交流会上,低碳、锅环、水电及新能源等几个华电电科院研发板块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中心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各自团队在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做出的成果以及在技术攻关上取得的成就。

5R0A0974

低碳研究中心主任郑文广

低碳研究中心主任郑文广表示,低碳研究中心坚持“价值创造”理念,围绕“碳氢”科技创新,培育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在低碳方面,发布行业首个碳监测标准,研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监测技术及设备纳入第五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研发区域及企业级低碳数据平台,形成“六碳”智能化解决方案,获多项国家、行业奖励。在氢能方面,围绕沙戈荒和海上风电基地,开展基于海上平台原位制氢及氢能储运关键技术及商业模式研究等一系列前沿技术研究。“碳”路先锋、“氢”动未来,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5R0A1047

锅炉及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杨

锅炉及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杨表示,在“双碳”背景下,火电机组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需要同时承担基础保障和系统调节两大功能。团队紧跟国家政策导向,聚焦火电机组清洁、低碳、灵活、高效的转型发展需求,以火电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和技术难点为导向,持续开展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工作,近三年先后牵头承担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2项课题,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

5R0A1077

水电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晨旭

水电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晨旭表示,水电作为中国华电的特色产业之一,电科院力争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自身发展优势转变为集团公司的发展优势。中心工作主要从四方面开展:一是“定向研发”强化能源保供,创造性研发大坝安全在线监控系统;二是“数智赋能”引领产业升级,牵头建立中国华电智能水力发电标准体系;三是以典型示范为抓手打造发展标杆;四是“超前储备”助力增量发展,聚力打造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智电厂。

5R0A1096

新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周璐

新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周璐表示,中国华电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清洁能源占比达到了52.5%,在新能源产业逐步有大型化、规模化、多元化和智慧化的特征。华电电科院聚焦新能源发电产业特征,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重点项目,在高精度多时空风光功率预测、太阳能组件性能测试及实证、新能源智慧诊断预警、沙戈荒大基地新能源主动支撑及多能互补协同运行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一等奖、第四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领军组全国第二名等重大奖励。

聆听了华电电科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成果后,观察团的专家学者及媒体人展开热烈讨论并作精彩点评。

华电电科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申宇

华电电科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申宇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两次提到了新动能与旧动能的关系,观察团的媒体代表向华电电科院的技术专家们提出了如何看待新旧动能转换,如何帮助能源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对此,申宇表示,新旧动能其实是相对的,电科院也在应用人工智能为传统产业去赋能和插上翅膀,用建设火电的数字电厂为例,就是要将传统的升级打造为智慧电厂,从而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在传统的产业中,利用新技术将其焕发出新的动力来,就是一种良好的“变旧为新”的路径。

5R0A1325

新商业实战专家、《新质生产力企业手册:新质商业方法论》作者段积超

作为新商业实战专家、《新质生产力企业手册:新质商业方法论》的作者段积超表示,从华电电科院的实践案例中可以彰显出其“五含三力”的特点:五含为含新量、含科量、含智量、含绿量以及含金量,三力则是新质生产力的三大核心竞争力,分别是科技竞争力、数据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它们会形成三个IP,分别是科技IP、数据IP和文化IP。段积超还引用了传统国学易经思想对照,进一步肯定了华电电科院在发展新质量生产力方面的成就,他认为,科技人员和企业家最重要的“立功”、首要的“立功”就是确立新质生产力在中国生产力中的引领和主导地位。

5R0A1435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则对此次考察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她为华电电科院的定位概括为是“一个有思想的企业”“一个有价值延展力的研究院”,和“一个胸怀‘国之大者’的社会责任主体”,从党建引领、战略规划、创新驱动、责任担当和文化铸魂五个方面进一步阐释了对华电电科院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理解。陈端认为,党建引领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基础,战略规划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了鲜明的方向与实践路径,创新驱动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了核心动力源泉,企业社会责任担当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支撑,文化之铸魂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五方面彼此支撑,形成有机体系。

此次活动由华电电科院与深蓝智库企业文化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承办。据了解,2023年5月,深蓝媒体智库正式成立。作为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智库矩阵的组成部分,“深蓝智库”建立了“政府+媒体+品牌+智库+研究报告”的发展模式,构建“产学研媒政”五位一体的产品服务体系,聚合区域财经领域专家人才,开展跨界协作,加强政策解读与研究,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深蓝智库在15个垂直领域成立了行业研究院,其中就包括2023年12月20日揭牌成立的企业文化研究院。目前智库已发布了25份专题报告,举办了25场主题沙龙,合作建立了5个调研基地。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