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遂宁市大英县:工业强县 文旅兴县 聚势赋能建设“大美大英”

来源:四川日报 发表时间:2024-12-26 11:39
分享到:



大英县城区全景


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


大英县隆盛镇土门垭村乡村旅游火起来


四川大英经济开发区

近日,四川大英经济开发区内,四川飞亚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支支汽车发动机曲轴“走”下生产线,经过检验合格后,将发往比亚迪、奇瑞、长城、江淮等汽车生产厂家。去年,该公司共生产60万支汽车发动机曲轴,今年扩能30%。

近年来,大英县坚定走“工业强县、文旅兴县”发展路径,踔厉奋发,聚势赋能建设“大美大英”,坚持工业当先、制造为重,强化圈链思维,推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向产业链前端迈进,加快建设“西部绿色油气融合发展样板区”;坚持创意文旅发展方向、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健全文旅业态升级、产品升级、服务升级的政策体系和保障体系,变“文旅流量”为“发展增量”,加快建设全国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

强化科技创新工业强势崛起

在大英县,科技创新企业越来越多,见证着大英工业的崛起。

锚定“工业强县”发展战略,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英县已尝到“甜头”:构建起“2+3+2”现代工业体系,形成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今年1—11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1%,排名遂宁全市第二。

大英县重点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扩容倍增行动,以创新链赋能产业链,用产业链反哺创新链,不断增强“双链”发展内生动力,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大英县创新创业智造产业孵化中心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并组建成渝地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联盟,推动实现与成渝地区孵化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人才共推。强化基础研究运用,用好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着力攻克醇氢转化、汽车发动机曲轴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有效提升科技供给能力。

培育高质量创新主体。围绕降本、增效、提质、扩绿,分类建立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智改数转”路线图,大英县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四川盛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推动盛马化工完成12套装置检修,实现连续稳定生产。对天骄纺织、森帝汽配等传统产业,引导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有效增强工业企业“含绿量”;对鸿鹏新材料、蜀泰化工、佳世特橡胶等高新技术企业,全力推动微通道连续流科转基地等中试基地建设,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应用,认定永津环保等5户企业为创新型中小企业,蜀泰化工、飞亚动力2户企业通过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

招引高精尖产业项目。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的项目加速落地,不断增强大英工业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活力,今年以来,大英对接储备高性能碳纤维智造暨低空经济新材料产业园和核酸新药等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亩均效益好的优质项目55个,签约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6个。

除强化科技创新和招引项目外,大英县紧跟遂宁市委推进项目建设全过程效率革命的决策部署,聚焦项目“策划生成、规划立项、施工许可、质量管控、竣工验收”五个环节,大力清除卡点、打通堵点、破解难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坚持全链条发力,做大项目储备“蓄水池”。大英县建立“抓项目、争资金、促进位”工作竞赛激励机制,落实“周四项目大会商”机制,健全“1+6+N”工作机制,分领域开展链条式、地毯式策划包装项目,同步完善发改部门、要素保障部门、三方机构集中会商会审制度,谋划储备2025年及“十五五”期间项目896个,总投资7252.66亿元,在库项目实现数量、质量、体量“三量齐升”。

全过程跟进,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大英县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建立项目首问负责、分段受理、并联审批工作机制,项目规划和施工许可减少5个环节,政府和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53个、43个工作日,实行承诺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38个工作日,分段审批施工许可的项目动工周期平均节约30%以上,项目建设全过程效率革命开展以来,服务重大项目86次,办理规划和施工许可等65件。

引客入遂全国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建设加快成势

12月28日,“拳动大英”首届格斗冠军争霸赛将在大英体育馆举行,一场令人震撼的搏击狂欢、一场力量与激情的对决即将上演。

赛事亮点纷呈,备受瞩目。国家散打队队长姜春鹏将在本次赛事中复出,K-1WORLDMAX史上首位双冠王泰拳传奇播求也将助阵本次比赛。中外对抗赛是本次赛事的核心看点,中外格斗选手汇聚,在赛场上对抗展现多元格斗技术与战术的碰撞,将让观众欣赏到不同风格的格斗竞技,会吸引大量省内外游客前来观赛旅游。

格斗冠军争霸赛是大英县开展“引客入遂群英荟”系列文商旅体活动之一,将不断激发城市活力,增强引客留客影响力。

大英县坚持文旅打头阵,推动“N+旅游”大融合,实施基础设施提升、旅游产品提质、旅游服务提能、宣传营销提效四大行动,促进文旅与农业、工业、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增强引客入遂吸引力,力争通过3—5年努力,全县接待游客总人次、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速达12%以上,将大英建设成为欢乐之城、青春之城、活力之城,持续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充实全国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内涵。

以重要景点引客。大英持续做好“盐文章”和“水文章”,提升中国死海盐卤、盐雾、盐粒“盐疗”三态康养体验,建设“一千零一夜”水上游世界3.0版,形成全时、全季运营模式,实现“海洋之心”常态开放、《丝路神灯》大型山水实景剧常态演出。抓好大英影视城建设和专业化运营,推动《课本里的中国红》等存量剧目加快拍摄,打造集影视剧、短剧、短视频于一体的全域化影视基地。

以多元业态引客。大英大力发展“影视+研学”和“影视+旅游”,推进建设宋井桃源非遗技艺工坊和乐享土门中医药康养主题民宿、城郊会客厅,开发“来大英不得不吃”的独特风味美食,打造一批具有“体验感+文化味+烟火气”的文旅消费场景,加快建设郪江新城夜间消费集聚区、郪江湿地公园休闲体育和音乐营地,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以特色活动引客。持续开展桃花美食春游季、黑泥狂欢节、浪漫盐卤漂等特色文旅活动,引导企业、商会、社团等在大英举办年会、订货会、供应商大会,举办“拳动大英”格斗冠军争霸赛、“跳动大英”全国少儿跳绳俱乐部杯赛、“越动大英”健步走以及“星动大英”粉丝见面会、演唱会、脱口秀、音乐节等系列活动,支持开展“我型我秀”街头演艺,积极承办“川渝乐翻天”文艺展演活动,提升大英文旅知名度,增强引流能力。

引客入遂,涉及硬件建设、软件服务、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英县将卓筒井文化融入城市肌理,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建设体育广场、郪江湿地公园等区域休闲设施、便民设施、儿童游乐设施等,建设城市漫步打卡点15个以上,美化、亮化城市主干道和消费集聚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新建城区和景区景点充电桩100个以上。

构建便捷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大英东站和高速路出口旅游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将重要景区纳入城市公交线路,开通县城到宋井桃源、乐享土门等乡村旅游景点专线公交,适时增加旅游铛铛车、旅游小黄车等旅游接驳车辆,建成全域旅游“快进慢游”交通体系。

提升“引客入遂”软实力。每年开展市民旅游公约宣传活动4次,提高全县居民“当好城市主人,笑迎八方游客”的意识,建强文旅志愿服务队伍,建立5个“旅游服务爱心驿站”,常态化提供全域、全时旅游咨询服务,做亮“遂心愿·英为你”文旅志愿服务品牌。

绘就幸福民生画卷共享县域发展成果

近日,大英县天保镇鹊桥村村民刘婆婆突然感觉头晕目眩,向本村村医蒋艳“呼救”,蒋医生立即背上新领的全科医生助诊包迅速赶到,进行检测诊断,通过对症治疗让刘婆婆转危为安。

蒋艳的全科医生助诊包来自“行走的医院”健康180项目。大英县于今年4月启动该项目,通过打造新时代科技型基层医生,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基层群众身边,全县已上门免费服务群众近万人次,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大英通过“健康180指挥中心”进行县、乡、村三级调度,实现全县范围内医疗服务三级联动,实时调度就近配有全科医生助诊包的基层医生,随时随地响应区域内人民健康服务需求,为群众提供及时的医疗保姆式上门服务,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质优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行走的医院”健康180项目为大英基层医院和村卫生室配备全科医生助诊包100套,每周提供100个北京三甲医院远程门诊专家号,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北京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全科医生助诊包可与北京三甲医院专家远程会诊,配备多普勒超声仪、免疫生化检测仪、尿常规检测仪、心电图检测仪等检验检测设备,乡村医生可上门为群众开展健康体检服务,真正做到把健康送到家门口。

一座幸福之城,必然少不了温暖明亮的民生“底色”。大英县兜牢民生底线,聚焦“一老一小”,绘就幸福民生画卷,让群众共享县域发展成果。

锚定“三个为荣”办教育。大英县投入工程建设资金7805万元,新、改、扩建学校8所,新增学前教育普惠性学位540个,入选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四川省首批示范性义务教育学区制治理改革试点县。四川文轩职业学院二期项目加快建设,目前在校师生人数达2.56万人。大英中学、育才中学食堂9月回收由国有公司运营,全县58所公办学校食堂全部收归公办。

构建“三网一队”养老服务体系,即“2+3+N”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县镇村老年教育服务网络和老年人志愿服务大队。大英县养老护理楼、河边镇养老服务综合体建成投用,进一步补齐养老服务设施短板。强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家庭适老化改造等项目,累计服务老年人6.9万余人次,大英县社区老年助餐网络建设项目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大英创新县域公益慈善服务体系“片区化布局、项目化运作、赶场式服务”运行模式,探索出“慈善+农村养老”“慈善+地名文化”“慈善+儿童+项目”工作机制,赋能推动传统民政工作更有成效,入选2024年省级慈善城市试点;引导社会组织聚焦困境帮扶、养老助残、儿童关爱等领域开展暖心服务340余场次,服务群众6.3万人次。

让城市建设更加贴近群众所需。近年来,大英县以推动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为统揽,推进公园城市品质提升工程,通过建公园、修绿道、连水系,实现公园与城市景观融合,打通城市生态空间。同时,丰业态、优管理、强基础,持续完善城市功能,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这份美好还体现在城市空间功能布局优化上。完成2022年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一标段、大英县内涝整治及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田坝子社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配套改建项目(一期)、大英县2023年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二期)项目四个项目建设,盘活城区“零碎”空间,见缝插“绿”,建成10余个“口袋公园”,并稳步推进花点、花带、花街、花廊、花园“五花”景观建设,实现绿地色彩提升,让城市生态空间更加亮丽,群众生活空间更加舒适美好。

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起点。目前,大英累计新增城区绿地面积超11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率达38.7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13平方米,2023年县域空气优良天数率91.5%,综合指数位列遂宁第二。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