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面对美国打压 中国显示产业正迎来创新“拐点”

作者: 孟凡君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4-12-24 14:06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随着智能化和AI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互控、互学已成为可能,显示技术正无处不在地融入社会生活。12月19日至20日,以“显示无处不在·映照万千气象”为主题的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汇聚了有关国际组织代表、院士专家、国内外知名学者、行业协会、新型显示产业企业代表等广泛参与,共同探讨显示产业的未来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彭寿认为,新型显示材料是显示技术发展的核心,国家已将其纳入国家战略电子材料体系,并高度重视其战略布局。

一代材料一代显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战略必争领域的关键支撑,新型显示材料始终占据显示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位置。在LCD面板成本中,核心材料占比超过53%;在OLED面板成本中,关键材料占比接近50%;而Mini/Micro-LED的芯片相关材料成本占比更是高达40%;近眼显示的光学材料成本占比也达到了50%。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在开幕式上发布了《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2024)》。他分析,当前显示产业正迎来创新“拐点”,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不断推动产业市场空间的拓展。可折叠屏、柔性屏等创新产品的涌现,打破了传统显示屏幕的形态束缚,为显示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显示面板生产制造基地和研发应用地区,中国显示产业竞争实力持续增强,正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然而,在中国显示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召开前夕,美国康宁公司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337调查申请,指控我国特定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基板及其下游产品和制造方法侵犯了其专利权,涉及多家企业。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鲁瑾表示:“国际巨头的打压,提醒我们要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内配率。我们要积极应对,支持国内头部企业,共同抵御外部风险,推动中国显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在玻璃基板等一些重要基础材料领域,国际寡头拥有绝对的市场支配地位。为了维护其垄断和控制,对国内企业采取全面封锁,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利用先入优势断供威胁,利用先入的知识产权优势及其国际专利布局,祭出知识产权遏制中国显示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胡春明认为,知识产权纠纷尤其是涉及海外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是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挑战。我国企业应以积极态度应对,携手并进,形成合力,避免孤军奋战。同时,他呼吁市场应形成多元化的、安全的、公平的竞争格局,努力避免供应商过于集中所带来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1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康宁公司展开正式立案调查,认为其在便携式设备显示屏玻璃市场存在滥用支配地位的嫌疑。随后,康宁公司提议取消其与手机制造商和原片玻璃加工公司的所有独家条款,以结束欧盟的反垄断调查。这一举动不仅反映了国际市场对康宁公司行为的关注,也为中国显示产业应对类似挑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对此,张立提出了四点建议: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发展;加快产业生态建设,构建完整且富有韧性的产业生态体系;以数字经济为着力点,关注绿色低碳,加快人工智能在显示产业的创新应用;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与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作者:孟凡君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