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位于中国甘肃省东南部,地处西秦岭南麓,东邻陕西略阳县,南邻陕西宁强县,西与武都区毗连,北以西汉水为界与成县相望。康县的总面积约为2967.95平方公里。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康县虽然地域面积不算小,但是受狭长山地地形限制,主城区建成面积仅为1.7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仅3万余人。尽管只是这样一座小的县城,却是很多人赖以生存、魂牵梦萦的地方,境内有花桥等多个全国最美乡村。受到山大沟深的地理位置制约,康县的地域文化和南北自然条件表现出诸多差异。青龙山旅游度假区位于康县西北部的长坝镇,镇内有华侨村国家4A级景区、花桥如意鎏璟温泉度假酒店、水洞寺景区等景点。青龙山主峰高2483米,山系体量庞大、浑然高峻,树木郁郁葱葱覆满山脊,远望形似青龙盘踞。森林覆盖率达到90%,空气负氧离子每平方厘米在2.2万至2.6万个之间,夏季平均气温18.6℃,夏可避暑、冬可赏雪。青龙山旅游景区开发中,充分保留原始风貌,以农文旅融合为主要着力点,在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打造以茶马古道文化和绿色生态文化核心的新生态旅游格局。以文化传承打造景区和村社融合之美,保留青龙山原貌打造康养之美,赋予龙文化元素彰显文旅融合之美,加大保护力度守护山川生态之美,“五美融合”的新举措造就了青龙山旅游度假区和美宁静、登山揽胜、旅游度假的全域旅游“新引擎”。
把脉青山绿水,建设康养旅游产业链
近年来,康县着力于“北山南水”建设,将山转化为旅游增长新节点,致力于休闲度假、文旅康养新态势,聚焦打造一流的文旅康养品牌体系,加大旅游设备设施的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能力,促进传统旅游业态向康养度假的扩展升级。“北山”即为青龙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南水”即为阳坝文旅康养示范区,这其中,北山着力于山的开发,南水着力于水的深加工,逐渐形成了康县山水一体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为什么青龙山会成为康县全域旅游新格局的主体性工程?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通过采访,这才明白其中的缘由。“青龙山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康县长坝镇,是康县境内海拔最高的山峰。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林草资源和水资源,植被良好,地处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青龙山的主峰海拔高达2483米,森林覆盖率达到90%,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一个典型的天然氧吧。该区域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而且位于康县全域旅游的重要门户,是游客探索自然、体验生态的绝佳地点。”此处康养资源丰富,古树名木、古老村落、历史文化应有尽有,而且适宜的温度和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都处在绝佳的区间,是发展康养旅游的圣地。2022年以来,康县立足地域经济发展现状和天然氧吧的自然资源优势,持续性深耕全域旅游概念,谋划农文旅产业的深度发展,在经过充分的调研、反复的实地勘察、广泛的征集听取各方建议的基础上,“青龙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项目顺利实施,康县全域旅游新格局逐渐形成。为什么说是新格局?在此之前,青龙山下的长坝镇及其周边地区在经过多年的建设后已经有了多个农文旅融合的典型村落,其中不乏多个国家级最佳旅游村落,当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长坝镇及其周边的农文旅融合村落分布较散,存在相互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产业发展处于零散分布的状态,游客体验感不佳的问题。“在充分的考虑了交通、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文旅融合配套设施的基础上,这才决定将青龙山作为一个核心,一个基点,一个标志去打造,以此来带动周边的农文旅融合景点,将整个区域整体连接,达到打造一处、带活一片、联动全域的目的。”青龙山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青龙山度假区项目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已经具备游客接待能力,景区多功能服务中心、茶马驿站、龙门客栈、茶马集市主体已完工,青龙山度假区、青龙山国际冰雪运动基地、茶马驿站野奢酒店、青云星空酒店、茶马古道文化展览馆、福坝古民居博览园等一个个极具地标性的文旅项目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同时青龙山度假区项目已被列为省列重大项目,并被评定为青龙山省级旅游度假区。新的全域旅游格局形成,意味着新的产业增长点形成,为康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的青龙山旅游度假区作为长坝镇及其周边旅游发展的集合点,将青砖黛瓦、古色古香的福坝村,三水汇聚、村落整齐的吴家坝村,千年菩提古树绿树成荫、碉楼画栋的国际级4A景区花桥村,康县古八景之一水洞流泓的水洞寺,华侨如意鎏金温泉度假酒店…………等富有特色的旅游景点连点成面;将茶马古道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供销文化、传统村落文化融为一体,将资源与山水有力的结合,将历史和文化注入青龙山大景区当中,激发了产业的发展,成为富民增收的新热点,构建起全域旅游新图景、新格局。如今的山根梦谷、桃园喜居等民俗农家乐中来来往往的游客就餐居住,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据当地负责人介绍,去年一年的营业收入就到达了100余万。山根梦谷民俗酒店是由当地的老房子改造,坐落在山水间的墙皮斑驳的老民居改建而成的民宿具有历史的厚重感,沧桑而又宁静的旧民居焕发出生气,熠熠生辉的朝阳从牛头山升起,照耀着民宿的风貌、庄基、堤渠、台阶。低处的墙面全部用石块砌成,其中还有一些露天房,睡前可供游人仰观天象,通达自然。“我刚到这里的时候,民宿才刚刚开业,那时候效益不太好,每个月也就发2500元左右,如今随着青龙山的不断深入开发,游客越来越多,民宿的生意好了,我们每个月的工资也随之水涨船高。”这是在山根梦谷工作的小张最真切的感受,当地很多年轻妇女在要照顾老人和小孩的情况下无法外出工作,如今随着青龙山旅游度假区周边产业的发展,不但解决了就业问题,也让当地居民增加了收入,可谓是一举两得,意义深远。随着青龙山旅游景区的开发,各种做小生意的、发展养殖种植业的、手工业品的都生意逐渐好转,让原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青龙山旅游景区的开发是康县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案列,像这样的例子在康县还有很多。近年来,康县始终将富民作为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出发点、落脚点,充分发挥产业的支持带动和催化集成作用,多措并举持续拓宽稳定增收渠道,文旅康养产业正成为带动群众持续增收、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从青山绿水中谋发展,康县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整合盘活县域资源,以山水自然之美、乡村集群之美、特色产业之美,助力文与旅深度融合,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基。
汇聚文化资源,打造茶马古道文化长廊
在2009年甘肃康县文物普查中,望关石猫梁发现了半截明代石碑,其文字中有“茶马贩通蕃捷路”字样。随后,按照康县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康县文化研究者通过多方论证,确认此地是国内惟一有石碑佐证的“茶马古道”。在由国家文物局和云南省政府共同主办的普洱论坛上,也确认在中国西北地区历史上的确存在着一条以茶易马的商业通道,改写了只有西南地区存在茶马古道的历史。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康县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组建了弘扬以茶马古道为主线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等民间组织,搜集整理了大量的茶马古道素材,出了一批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2013年5月,康县茶马古道入选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同年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7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康县为“中国茶马古道文化之乡”。“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秦岭山脉以南、巴山以北的峡谷地带,处于嘉陵江上游,西汉水之侧,地理形胜,地域独特,东接陕西汉中,西过甘南达青、藏,南通巴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与丝绸之路相接互通,是中国茶马古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康县全域旅游的建设中茶马古道文化是研学旅游的重要一环,对康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康县茶马古道文化研究专家邓文德如是说。2022年以来,康县立足于古道文化实际,响应习总书记提出的“万里茶道”文化思想,大力发展古道文化,在青龙山下建起茶马古道文化博物馆,作为青龙山旅游度假区内的重要节点,成为研学旅游不可多得之地。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繁荣和拓展文化事业、产业,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包容合作,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具体实践,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要求。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提出的要求。茶马古道蕴含着的深厚历史文化价值,在新时代的今天仍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发掘。建设茶马古道文化走廊,既能让人们重新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上茶马互市的故事,推动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带动沿线文化旅游发展,又能以文化走廊建设充分展现历史上劳动人民为开辟古道而不畏艰险、坚韧不屈、开放包容的中华民族精神,增进各族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推动文化兴盛、稳定。
康县青龙山旅游度假区建设立足古道文化,建设茶马古道文化长廊,依托茶马古道(康县段)的现有历史遗迹,让茶马互市的悠久历史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康县地区茶文化的底蕴深厚,是整个陇南乃至甘肃地区最早的茶叶产地,现存古茶园遗址2处:太平麻地沟园(三百年以上),该茶园有树龄在八百年以上的老茶树一棵;龙王坝茶园(四百年以上)。其余茶马古道遗存更是丰富多彩,现存察院明文石碑一块、古桥7座、栈道遗址11处、茶马驿站遗址9处、交易集贸市场5处、古民宅遗址9处、城堡遗址8处、寺庙遗址20处、古墓遗址6处、渡口遗址2处。康县产茶历史悠久,随着青龙山旅游度假区的开发,越来越多的游客到康县,不但为康县的古道文化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以各种茶产业、茶马古道文创产品也得到了发展,助农增收的同时让更多人知道了康县的历史文化底蕴。“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新时代,茶马古道沿线覆盖和辐射的地区,民族特色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所体现出的多样性,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构建以区域特色茶马古道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茶马古道文化旅游带,整合古道商贸交通网络沿途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曾经的古道重镇、遗址等进行创新性的历史还原和重塑,打造出茶马古道特色的文旅路线和品牌,是建设茶马古道文化走廊的重要途径。”康县茶马古道研究会会长杨青军对此有着深切的感受。康县致力于茶马古道文化的建设,将文化旅游和青龙山旅游景区的开发有机结合,巧妙的打造了“六大神龙”文化内涵,让文化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茶马古道历史文化价值发掘提高了文化旅游的吸引力,青龙山优质的自然生态为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是茶马古道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果,是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培育生态文化的目标融入文化发展建设的成果,让茶马古道(康县段)不仅是历史文化遗存,还是自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长廊。
聚焦共同发展,用五美康县理念助力青龙山景区发展
走进青龙山旅游度假区,四季分明,三水汇聚,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游客接待中心,六大神龙景区等都在诠释着康县人民的幸福生活指数不断的提高。康县县委书记张书怀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说:“推动县域发展,要坚持把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市工作要求同县情实际和群众期盼结合起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年接着一年抓,接续奋斗,积小胜为大胜。我们久久为功推进乡村建设,在全域美丽乡村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共同致富”机制创建,激发乡村内部活力和群众内生动力,常态化做好美丽乡村后续管理、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工作,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探索的“微心愿”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院坝会”“板凳会”被中央重点媒体报道,“背包警务”入选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百强案例。有7个村被评为省市级和美乡村,今年6月在全省首次唯一成功申报“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获得中央和省上资金支持2.5亿元,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久久为功发展多元富民产业,着力构建以文旅康养为主导、促进三产融合的富民产业体系,关联带动群众共同发展。持续在“田、路、社、种、厂、联、帮、带、引、奖”十个方面下功夫,分区域发展食用菌、核桃、天麻、茶叶、花椒、中药材等特色农林产业近100万亩,太平鸡、中蜂、大鲵、虹鳟鱼等特色养殖规模达到110万只(箱、尾)以上,累计建成特色产业示范村150个,发展龙头企业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06个,2023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构建“北山南水”文旅产业布局,青龙山旅游度假区和阳坝文旅康养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组织成功举办青龙山半程马拉松、赛龙舟、天麻节、美食节等节会活动。康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我们久久为功推进城市建设,结合“小县小城”实际,确定了县城“北茶马古道重镇”的历史文化定位和“服务乡村服务文旅”的经济定位,聚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坚持高标准设计、艺术化提升,邀请国内高水平专业团队规划设计,下“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拆除城区“危老破旧”建筑,建设口袋公园、绿地、停车场、专业市场、文旅商街、文化体育场地等城市设施,调整城市街区建筑色彩,系统推进棚户区和老旧小区补短板式改造,改建联系城区三水六岸的人字桥,开工建设“新天地”商业街项目,将茶马古道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常态整治市容市貌,“精致美”公园城市形象初步显现。”白墙青瓦,小桥流水,山有奇峰、景有秀水、水自神泉,置身于青龙山旅游度假区,满目翠色,扑面而来,没有城市的繁华喧嚣,犹如世外桃源。一步一景,一步一精彩。眼下的青龙山旅游度假区内不但是整洁有序,更重要的是将五美康县的理念充分融合。五美康县即为:山水自然美,康县的自然风光秀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美丽的山脉,提供了优美的自然环境。乡村整体美,康县的乡村地区保持着传统的田园风貌,村舍整齐,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产业品质美,康县注重产业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城镇精致美,康县的城镇建设注重细节和品质,现代化的建筑和街道布局合理,体现了精致的城镇美。社会真善美,康县社会风气良好,民风淳朴,注重社会公德和文明礼仪,展现了真实的社会美。眼下走进康县青龙山旅游景区,总给人一种处处有景、景色各异、赏不知返的感觉。在山根河畔的福坝村,整齐排列的各种基础设施在设计的时候就倾注了心血,龙形的游客接待中心好似巨龙一般盘踞,别有风味。倾力打造的“茶马古道博物馆”即将完工,农文旅融合的度假区的图景在青龙山下已落地成诗。藏在秀美的大山深处的山村山根村,依山势建出的民居错落有致的散在彩色之中,古老的民居建筑群向来往的游客诉说着历史的变迁。在这里,时光走得特别慢,生活悠然自得。不止一村,不限一景。举目青龙山旅游度假区,游客接待中心、茶马古道文化博物馆、山根村、青龙山六大神龙景区正在等待游客的到来。这里民风淳朴,当地人民热情好客,是康养旅游的不二之选。五美康县的理念正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文明的种子日益植根到每一个康县儿女的心田,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准则和基本价值取向。
全域旅游、大众旅游时代已经来临,旅游业发展大有希望、大有可为。康县正在因地制宜的抢抓全域旅游发展机遇,借势而为、乘势而上,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井喷式增长,努力把康县青龙山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当地一流的景区、继而辐射周边省市,让康县青龙山旅游度假区成为山地旅游的绝佳目的地,让康县青龙山旅游度假区成为助农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刘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