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自主可控产业生态上 构建新型工控系统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4-12-23 08:31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张永杰

当前,传统工业正在与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通信、区块链、工业控制、工业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融合,作为工业的神经中枢、新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支点,构建新型工控系统成为支撑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自主研发重构产业基石

CPU芯片是工业控制系统的核心器件,是新型工控系统安全、稳定的基石。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杜安利表示,在构建自主可控的新型工控系统过程中,要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抓住“新质”与“新型”两个关键点。站在自主芯片技术的角度看,“新质”意味着要打破国外的技术壁垒,掌握和运用自主CPU、操作系统、编译器、工业协议、工业软件等,以完成我国的工业生态重构。而“新型”则要求区别过去传统的、封闭的工业体系,实现可复制、可移植、可重构、可交互操作的工业系统平台,从而构建出自主的、开放的产业链条。

然而,构建新型工控系统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高伟表示,以电力工控系统为例,与传统发电模式相比,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核心和技术制高点是数智化,对系统安全稳定性、实时性、智能性和互操作性要求更高,要实现这一目的,只有加快实现关键软、硬件全部国产化,解决‘卡脖子’问题,加大自主工控与智能系统研发力度,才能满足高水平自立自强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要求。

图: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基于龙芯2K1500的铁路信号地面安全计算机平台

发挥产业合力打造自主可控供应链

工业场景非常多,有共性部分也有差异化部分,但大多都离不开CPU、OS以及底层软件的支撑。杜安利表示,只有从“根”技术上构建自主生态,才能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作为链主企业,近年来,龙芯中科与工业生态伙伴一起,基于国产CPU、OS、工业软件等,搭建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工业计算机、服务器、控制器、通讯设备以及多类泛工业场景使用的开发资料,龙芯中科提供的自主“根”技术平台,以及解决方案案例,方便工业企业构建自己的国产工控系统。

图:华龙讯达基于龙芯处理器的具身智能生产线

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华龙讯达CEO龙小昂表示,过去,我国工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主要依赖于国外的芯片与操作系统,大部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市场份额被国外企业占据,只有发挥自主可控的产业优势,才能攻克这一难题。华龙讯达与龙芯中科深度合作,成功研制第二代大型PLC控制器JCPLC8010,电子元件实现百分百国产化,彻底摆脱国外依赖,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为实现工控设备的国产化探索一条路径。

新型工控系统在不同工业场景下的创新性应用,需要发挥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合力,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杜安利表示,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解决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卡脖子”问题和战新产业应用场景快速匹配的问题,龙芯中科主动与工业软件和工业装备厂商协作,面向大能源、大交通、大智造领域的应用场景,积极布局解决方案。从边缘端的数据采集、终端、到工业现场的自动化设备、再到监测系统、业务软件以及工业云平台,龙芯中科全线打通自主工业应用场景,为推动工业信息化体系的更新换代贡献力量。

编辑:江平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