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库丨杨浩:优化产业营商环境,提升全国统一大市场下民营经济竞争力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4-12-21 23:56
分享到:

编者按:本文系中共广元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杨浩同志在当地营商环境专题调研会上的讲话。

2024年前三季度,广元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92.9亿元、增速6.5%,全市民营经济整体呈现加快恢复、稳中向好的态势。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各项决策部署,未来,我们要聚焦产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发挥民营经济的生力军作用,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持续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精准制定政策措施。制定《广元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支持服务业经营主体上规上限上台阶十条政策措施》《支持食品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八条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力促政策直达快享。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惠企政策,让广大民营经营主体应知尽知。建立惠企政策“一站式”兑现服务专区、专班、专窗,设立惠企政策资金池,建立“集中咨询、一窗受理、分类转办、部门办理、集中反馈”运行机制。上半年共兑现惠企政策资金8.04亿元,惠及企业10.4万余家。三是实时清理废止修订政策。深入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将公平竞争审查列入前置实质性审核重点,梳理排查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共310份,废止及失效11份,修订6份。

持续提升涉企服务水平。

一是强化“一对一”专班服务,18个重点产业专班加强全产业链条服务保障,新洽谈项目188个、签约项目132个、签约金额209.35亿元,新开工项目122个、投资金额68.2亿元,助力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全省。二是开展“面对面”恳谈交流,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定期主持召开“广结亲(清)缘”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已累计召开10次,邀请企业180家、梳理解决企业反映问题建议200余个。三是邀请民营企业参与“背靠背”满意度监测,逗硬执行2023年“背靠背”满意度监测结果应用,督促2024年“背靠背”满意度监测一般等次的县区、部门抓好专项整改,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质效。四是强化“专广快”在线服务,组建企业诉求处置专班,深化“办不成事”专窗运行,累计受理诉求990余件,办理满意度达99%以上。五是实行“专职化”受理举报,成立广元市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累计受理投诉举报700余件,最大程度解决市场主体投诉无门问题。

持续加强要素环境保障。

一是强化融资服务。聚焦“1+3+3”工业优势主导产业,组织银行机构常态化开展融资对接,全市贷款余额1601.4亿元,较年初增加145.3亿元,同比增长13.3%。依托“民企首贷通”平台对接民营和小微市场主体融资需求,1-10月共投放贷款18.76亿元,签约客户916户。二是缓解用工难题。开展重点企业“一对一”人社助企专员服务,协助解决招工用工、人才招引、社保参保等问题136个,全市718家用工监测企业(用工30人以上)用工总人数5.18万人,空岗缺工人数4人,空岗缺工率0.0077%,较去年同期增加了0.0038个百分点。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83场、达成就业意向16145人,“点对点”向148家企业定向输送用工82批次合计2739人,达成就业意向1391人。支持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34.68万元。三是加强要素保障。推动水电气网“一件事”高效办理,高、低压办电时间分别压缩至7.87、2.37个工作日,达到全川最优,在全省率先发布地方标准《营商环境供水服务规范》,首次接入用水(无外线工程)平均办结时限压缩至2.65个工作日,用气报装最快压减至2个工作日。深化电力“精算师”服务,帮助企业降低电费支出400余万元。深入实施不动产登记“五零五同步”,解决云栈园、新民翠屏社区棚改区不动产“登记难”问题。

持续深化政务效能提升。

一是强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创建2个省级园区示范政务服务中心、1个标杆政务服务大厅、9个星级便民服务中心,打造行业典范。持续深化“村能办”“家门办”,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全覆盖。二是深化综合服务窗口改革。1159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域通办”及国、省重点“一件事”纳入综合窗口受理,实现企业群众办事“一窗受理”。推进“政采贷”在线办理,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1-10月全市发放“政采贷”79笔、贷款金额9124.91万元。三是提升线上政务服务能力。推进全市自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应用接入“天府通办—广圆办”,配置掌上办事项141个,政务服务承诺提速81.68%,全程网办率97.59%。推动共享168类电子证照,材料减免率72.44%,即办率63.03%。苍溪县荣获首批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县。四是优化项目联合审批服务。推行“拿地即开工”“承诺即开工”“交房即交证”,分段办理施工许可证、分段联合验收,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现企业申办和部门审批服务精准接续、快办快批,审批再提速30%以上。

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创新科技服务模式。深入推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入库高企特派员70名,为企业“一对一”提供惠企政策宣讲、项目申报指导、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服务。开展“科惠达”科技服务活动11场次、服务企业200余家,帮助企业获“天府科创贷”专项贷款4110余万元。二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02项,成交额4.64亿元,新登记科技成果57项,转化科技成果352项,实现成果转化产值300亿元,四川省核设施退役与三废治理中试研发平台创建为省级中试研发平台,广元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荣获全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服务之星”称号。三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牵头实施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与周边城市签订《川陕甘毗邻地区知识产权共享共治协作协议》,实现“一地认定、区域共认、异地联保”。推动特色品牌建设,“朝天核桃”“苍溪猕猴桃”“米仓山茶”入围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单67位、87位、88位。

当前,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正加快建设,对于提振广元民营企业发展信心,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带来稳定的制度预期和市场预期。下一步,广元市营商环境建设将在持续深化“1+5”工作机制基础上,加快从过去的“大水漫灌”的普适型改革转向“精准滴灌”的分类型改革,即基于产业链发展需求打造产业营商环境,将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各个参与主体有机整合起来,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融合发展,进而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整体优势和全国统一大市场下民营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