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工业增长既有诸多有利的支撑条件,也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工业总体仍将延续平稳增长势头,2014年工业运行的主要特点有:工业增速略有回落,工业品产量涨跌互现,工业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工业投资增速基本持平,工业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预计2014年12月份增速分别为8%左右,四季度增速为7.7%左右,2014年全年增长8.3%左右,预测2015年一季度为8.2%左右。
A 工业运行形势分析:
增速略有回落 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
工业增速略有回落
2014年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速下滑至7.2%,与10月份相比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长8.1%,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而采矿业更是大幅回落1.7个百分点,显示工业运行环境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分经济类型看,各类工业企业增加值均有所放缓,集体企业增速的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0.9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速继续放缓,但中部、西部地区略有加快。从行业增长看,周期性波动较大的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均继续回落,而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略有加快,制造业内部呈现分化。总体而言,工业增速下降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的动能不强,总需求偏弱。
工业品产量涨跌互现
从主要工业品产量来看,乙烯、轿车产量增速由正转负,分别由2014年10月份的同比增长11%和5.6%回落至11月份的同比下降6.4%和4.5%。水泥产量增速降幅进一步扩大,从10月的同比下降1.1%扩大至12月同比下降4%。受节假日因素影响,发电量同比增速较10月份继续放缓。
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与出口密切相关的微型计算机设备2014年11月份同比回落11.6%,较10月份下降幅度扩大7.8个百分点。整体看出口交货值增速从10月份的8.3%回落至11月的3.9%。与前几个月出口好转形势相比,工业领域出口情况不容乐观。
投资增速基本持平
2014年1~11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比1~10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同比增速继续回落0.8个百分点至1.4%。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5%,与1~10月持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17.4%,较前10个月略有回落。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降幅继续扩大、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速有所减缓,显示资源类工业行业需求依然疲弱。制造业中占比较大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投资增速加快,但整体看仍显示出工业领域投资需求的乏力。
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
2014年10月份和11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分别下降2.1%和4.2%,增速不仅较9月份由正转负,而且较8月份降幅分别扩大1.5个和3.6个百分点,呈现了明显的向下回落态势,使得1~9月、1~10月和1~11月利润总体增长分别为7.9%、6.7%和5.3%,已呈连续回落态势。
分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014年1~10月、1~11月同比分别下降1.2%和3.5%,已连续两个月开始出现负增长,其他类型企业的增速也已减缓。分行业看,1~10月制造业利润增速较1~9月回落1.4个百分点,制造业领域的供需环境未有改观,将严重影响企业利润的增长和工业扩大生产的积极性。
B 工业增长有利因素:
基础投资力度加大 消费增速企稳略升
基础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
国家发改委近期公布基建项目的批复明显提速,从2014年10月份至今多次集中批复了铁路项目和机场项目,总投资超过13000亿元。各地、各部门加快落实10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多个涉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细则,12月份颁布了《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出PPP项目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打开基建投资新空间,多个省份相继推出了千亿规模的PPP项目计划,如福建、青海、江苏、重庆、安徽分别推出若干个PPP试点推荐项目,总投资分别达到1478亿元、1025亿元、875亿元、1000多亿元和709亿元等。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将直接拉动钢铁、水泥、机械装备等施工设备的需求。
信贷加码配套稳增长
继加大基建投资力度为稳增长提供重要支撑后,近期又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为稳增长提供资金支持。2014年11月份,新增信贷和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分别为8527亿元和11500亿元,比10月份分别多增3044亿元和4656亿元,其中新增信贷远超出2010~2013年当月平均5682亿元的水平,显示出政府有意提高信贷投放的意图。从信贷结构看,中长期贷款也明显超预期的达到4709亿元,为2014年5月份以来新高,主要是基建投资项目扩容引致了资金需求。总体来看,本月信贷与社会融资出现改善有利于宏观经济的企稳,将对201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特别是推动工业生产起到提振作用。
消费增速企稳略升
2014年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7%,比10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结束此前连续5个月的回落态势;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比10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为2014年以来最高增速。新型消费业态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前11个月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为3858亿元,同比增长了55.9%。分产品看,受“双十一”消费促销的拉动,通讯器材、化妆品、日用品等消费出现了明显增长,其中通讯器材同比增长57.2%,比10月份加快14.9个百分点,创2004年6月以来新高;家电、家具、建筑装潢等与房地产相关的消费受房地产市场销售回暖的带动也出现回升;而汽车消费却有所放缓,11月份仅增长2.0%,石油及制品受价格持续回落影响销售额也出现放缓。随着年末消费旺季的临近,未来几个月消费仍有望延续平稳增长势头。消费稳定增长已成为经济发展并间接带动工业品生产的重要因素。
C 工业增长不利因素:
经济环境与投资增速不佳 工业领域通缩值得警惕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下滑
2014年1~11月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下滑0.1个百分点至15.8%,其中11月份增速则回落至13.4%(10月份为13.9%),环比降幅为历年同期最大。11月份基建投资大幅下滑,同比大幅下降8个百分点至14.9%,为13年以来的最低同比增速。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下滑,增速同比回落下降4.2个百分点至7.6%,单月增速为近5年最低。投资资金来源增速大幅下滑,地产投资资金断崖式下滑。11月份投资资金来源同比增速大幅下滑8.1个百分点至2.8%,环比少增5089亿元,其中自筹资金大幅下降11个百分点至3.1%,预算内资金同比下滑3个百分点至10.6%,连续3个月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增速下降更多,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至同比下降19%,为2009年以来的最低单月增速,其中自筹资金、企业贷款和个人按揭同比增速均大幅回落至负增长。
发达国家经济表现疲弱
美国:美国逐渐摆脱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复苏迹象明显,但受美国国内制造业的兴起影响,我国对美出口仍面临较大挑战。欧洲:由于欧元区经济有陷入通缩风险,对欧出口仍难有起色。IMF和欧盟委员会先后调整其对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预期,并重点下调了对德国、法国、意大利2014年经济增长预期,欧元区经济复苏乏力,仍面临较高的衰退风险。日本:受消费税上调影响,日本经济总体趋弱,未来前景不佳。10月份日本经济观察家现况指数和前景指数均处于近期较低水平,日本投资信心指数创2013年1月份以来新低,凸显日本经济未来前景堪忧。IMF最近下调了日本经济增长预期0.7个百分点,预测2014年日本经济增长0.9%,这表明日本经济未来走势不容乐观。外需不振将直接影响我国工业品出口的增长动力。
工业通缩进一步加剧
受近几个月内需增长乏力和实体经济疲软的拖累,导致当前我国经济的通缩压力持续攀升。生产领域,2014年1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7%,创2013年7月份以来最大降幅,并已连续33个月负增长,同时环比降幅也在持续扩大,表明当前我国工业领域的通缩压力持续加大。消费领域,11月份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1.4%,也创下5年来新低,表明生产领域通缩压力正向消费领域扩散。
当前我国内需疲软态势和产能过剩问题短期内难以消除,同时近期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下跌所引起的输入性通缩对国内价格的影响也正逐渐显现,未来我国面临的通缩压力有加剧之势,预计CPI将低位徘徊,而PPI降幅向回反弹的动力不足,工业领域的通缩压力值得警惕。
D 工业运行形势预测:
2014年约8.3% 2015年将延续平稳增长势头
根据对国内外环境的分析,以及近期工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分析,利用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历史月度统计时间序列,建立多种预测模型,综合考虑各种外生因素和工业实际运行情况以及经验判断,相关的预测分析如下: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预测结果显示,12月份和四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和7.6%,2014年全年同比增长8.3%左右,预计2015年一季度增长8.1%左右。
赛迪工经所的预测结果显示,12月份和四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增长7.8%和7.6%,2014年全年增长8.2%左右;预计2015年一季度8.1%左右。
工信部信息中心模型预测显示,12月份和四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7.8%和7.6%,2014年增长速度为8.3%左右。
电信研究院的预测结果显示,规上工业增长速度2014年12月份为7.6%左右,2014年全年增长8.2%左右;预计2015年为8%左右。
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预测结果显示,2014年12月份和四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为7.6%和7.5%,2014年全年增长8.2%左右;预计2015年一季度为7.8%。
工信部电子一所预测结果显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2014年12月份和四季度分别为7.6%和7.7%,预计2014年全年增速为8.2%左右。
综合各研究机构预测结果,预计2014年12月份和四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7%和7.6%,2014年全年增长8.3%左右。预计201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8%左右。
综上分析,当前我国工业增长既有诸多有利的支撑条件,也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工业总体仍将延续平稳增长势头,预计2014年12月份增速分别为8%左右,四季度增速为7.7%左右,2014年全年增长8.3%左右。预测2015年一季度为8.2%左右。
E 工业运行政策建议:
调结构促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挖潜力提效率促进消费增长
继续出台差别化产业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对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继续实施调控。通过严格控制产能总量,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的势头进行遏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落实淘汰落后产能的产业政策,严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尤其是物流、海运、内贸流通、旅游、现代保险等行业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加快推进各项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推进简政放权,加强审批的事中事后监管。同时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减少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严格规范审批行为,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方式。清理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其次,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让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进入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领域。
鼓励信息消费,挖掘内需潜力。继续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着力营造良好的信息消费环境,充分发挥信息消费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
合理引导投资,注重提高效率。正确认识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投资特别是基础性投资仍然十分重要且必要。在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应继续加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方面的投资力度,同时加强资金的监管,提高投资效率。
●商务部日前表示,中国已将2015年的对外贸易增长目标由今年的7.5%下调至6%。 2015年商务部的重点任务是稳定外需,提升高端制造业产品品质,调整工业结构。
图为江苏连云港港口码头工人将出口的散装纯碱装上外轮。 (耿玉和 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