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在中煤新集阜阳矿业井下中央变电所,只见一台智能巡检机器人正沿着导轨匀速前行,通过拾音器、高清摄像机及热成像仪等高精度的检测元件专注地巡视着。同时,位于地面智能化集控中心的终端屏幕上,沿途环境数据、设备运转和部件完好等情况一目了然。
“我们通过智能巡检机器人代替人工巡检,实时采集声音、温度及图像等数据,实时视频回传并精准检测设备运转情况,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该矿生产办主任黄仁屏介绍。
今年以来,该矿全力推动矿井智能化建设水平,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紧紧围绕“系统优化、流程再造、数据治理、管理智能”工作目标,掀起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点燃新引擎。
矿井建成“运行一大脑、矿区一张网、数据一片云、资源一视图、生产一平台”的整体布局,形成覆盖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建设、组织党建及园区生活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煤矿综合生态圈,矿井各领域综合赋能效果显著。
建成140506、111104工作面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建成1111采区轨道大巷、北翼轨道石门北段智能化掘进工作面;矿井提升、供电、运输等19个车间硐室实现远程集控和无人值守;探索形成“探、治、护、卸、支、检、监”深部软岩矿压综合治理“七字诀”,获得适用新型专利一项,为全国同类煤矿开采提供了“阜矿”方案……这是今年,该矿坚定不移推动新质生产力在煤炭开采各环节的应用的生动实践。
该矿积极推进采掘机运通等11项智能化系统全覆盖。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常态运行,采煤机自动截割率、跟机率达90%以上;建立智能掘进作业线,应用智能化掘进机、皮带集中控制系统、自移机尾等设备,掘进工效较上年同期提升26%;智能辅助运输系统提速,“半小时运输圈”与智能仓储并举,物料“一站式”服务到位;安全生产智慧管控及GIS一张图融合平台,实现矿井协同调度、集中管控及科学决策。
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该矿优化创新生态,开展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实施“双创”大幅度奖励、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集中攻克制约生产发展的各类“卡脖子”难题,激活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池春水”。
该矿立足源头加强顶层设计,高度重视创新制度机制建设,制定下发《生产提质创效考核办法》《全员创新创效管理办法》《“双创”激励基金管理办法》等5项管理制度,实行月总结、季评价、年考核的动态管理机制,厚植培育新质生产力沃土。
“目前,矿井高标准打造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安徽省劳模创新工作室’‘中国中煤青年创新工作室’及专业化工作室等6个,形成了科技创新特色‘品牌方阵’,以年度确定的创新项目为抓手,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该矿总工办负责人朱阳涛说。
该矿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围绕智能矿山建设和创新项目课题开展联创共建,一体推进千米深井地温灾害治理、地压治理技术体系建设等创新项目,推动矿井安全高效开采。同时,发挥创新平台作用,加强与生产现场的无缝对接,抓好多种灾害叠加条件下的综合治理,确保在技术治灾、技术保安、技术提效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截至目前,该矿先后完成水害治理、集中制冷降温、大数据安全预警分析决策等6项“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升级改造工程,众多科研攻关项目和科技成果在安全生产中得到快速转化,矿井向“新”而行的步履更加铿锵有力。(高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