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转型、两化深度融合、信息消费促进、4G和宽带中国建设、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加强等,都必将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带来巨大的内生动力和创新空间。展望2014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如何抓住发展机遇,迎接产业巨变?
日前,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中国电子报社承办的“2014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年会——趋势前瞻与政策解读”给出了上述问题的答案。
会上,赛迪智库发布了《2014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形势展望系列报告》,2014年电子信息产业报告内容涵盖电子信息制造、软件、集成电路、光伏、新型显示、锂离子电池、LED、计算机制造、移动智能终端、数字视听、印制电路、信息技术服务、工业软件、信息安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电子信息产业多个细分领域。
行业仍将维持低速运行
2013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处于低速增长区间,工业增加值和产值增速逐步减缓,出口明显下降,投资略有回升,除通信设备制造业之外的主要行业增速均低于13%。另外,2013年1~11月,受经济增长放缓、市场需求不振影响,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呈现放缓态势,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84万亿元,同比增长24.8%,增速低于2012年同期2.5个百分点。
在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赛迪智库认为,2014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有四个方面的热点值得关注:一是以集成电路、平板显示为代表的基础产业有望成为投资热点;二是移动智能终端引领4G手机、平板计算机等整机产品加速增长;三是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与产品的创新加速;四是行业龙头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
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方面,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既受到市场需求减弱的挑战,又面临着信息消费需求强劲增长、信息化投资加速、新兴领域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
就2014年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形势,赛迪智库提出四条基本判断:一是促进信息消费政策和创新驱动战略将加速落地实施、“4号文”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的落实将优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二是市场规模在各种有利政策因素推动下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医疗、金融、电信等领域的软件应用将得到深入拓展;三是网路化、平台化、融合化等重要技术趋势深入发展,加速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四是软件产业运行将在2013年稳中有落的基础上延续缓中趋稳态势。
展望2014年,赛迪智库认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将继续维持低速运行,内外部环境未有明显变化,但仍然存在需注意的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成为产业提质增效的最薄弱环节;二是我国龙头企业产业链整合能力较弱;三是国际贸易壁垒有所抬头,阻碍“走出去”。
集成电路继续向好
2013年,我国集成电路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产品创新更加活跃,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展望2014年,在国发4号文件细则进一步落实、国家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以及国家信息安全建设需求迫切、信息消费需求不断释放的带动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凸显。
为此,赛迪智库就2014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形势提出四条基本判断:一是政策细则陆续出台,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二是全球半导体市场仍将低位徘徊,我国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三是技术产品创新活跃,推动产业发展不断向前。四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的产业发展形势以及市场竞争格局下,制约我国集成电路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与国际水平差距逐步加大,产业发展主导能力较弱。二是产业链联动机制尚未建立,产业生态环境有待优化。三是产品自主配套能力较弱,持续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未来,在产业环境不断优化、新兴市场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自主芯片产品应用推广力度持续增强。二是资金投入有望不断加大。三是资本运作更加灵活。四是市场新兴热点不断涌现。
移动智能终端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移动数据流量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快速发展,推动移动智能终端普及率越来越高,2013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超过70%,我国已经进入智能手机时代。
展望2014年,国家信息消费战略将会深入推进,4G市场开始启动,众多厂商开始涌入移动智能终端领域,新型智能穿戴设备的兴起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据此,赛迪智库就2014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形势提出四条判断,一是信息消费战略的推进、4G市场的启动将为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国产智能终端产品在国际、国内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三是移动智能终端仍呈现出快于PC行业的硬件升级速度,;四是我国智能终端产业规模仍将维持高速增长,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在高端市场开始挤占苹果、三星等厂商的生产空间。
虽然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将在2014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但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大量的厂商进入恐导致行业恶性竞争,损害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其次,企业高速扩张中所隐藏的质量问题也将透支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信任。
同时,赛迪智库认为,2014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发展中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八核、2K分辨率、指纹识别或成为发展的焦点;二是高端智能手机产品打开突破口;三是4G技术的商用和普及带来新机会;四是多种移动智能终端形态的出现带来新热点。
相关报道
集成电路或迎来战略机遇期
2013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发展规模、发展质量、竞争能力等方面一改前几年发展乏力的局面,取得了近几年来少有的进步。
据统计,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集成电路销售额达到1813.8亿元,同比增长15.7%,高于全球同期增长水平1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中国集成电路产量达1031.6亿块,同比增长30.6%。预计我国2013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增速约为14%,产业规模达到2460亿元。以深圳为例,深圳市IC产业聚集地,数据显示,深圳集成电路研发机构以及生产企业达到139家,去年深圳IC设计产值突破150亿,已经形成包括3C融合、通信设备、安防、智能家居、能源、医疗电子在内的十二大IC应用产业链,或将带动2000亿元以上的IT增量产值。
从应用市场上来看,智能手机对半导体IC设计业贡献最大,占比67%,第二是固态硬盘,第三是平板电脑,而固定电脑是负增长。高端智能手机或高端平板电脑的高速增长,明显给半导体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未来五年的营收增长率比较高的是存储器、光电器件、非光学传感器。
在制造工艺方面,过去几年,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保持在65nm、45nm,而2013年,28nm、32nm已经成了领先的工艺。目前65nm是我们的主流工艺,预计到2017年,20nm、16nm及以下将会成为主流。
面对全球工艺发展趋势,这样的变化需要我国不断把握当下的市场机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等快速发展,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需求也将成为继计算机、网络通信、消费电子之后推动集成电路发展的新动力。
随着先进工艺、先进工具的诞生,驱动技术能力提升。但历年来信息产业大而不强,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利润率较低,问题在于知识产权。鼓励整集企业向设计领域转移是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转型的一个重要内容。
据报道,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纲要即将发布,随着国家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力度的加大,以及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快速发展,未来几年,将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期。
(小嘉)
作者:wy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