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工信局聚力聚焦“安业”工程培优育强领航企业,积极引导企业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全力推动制造业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一、坚持系统观念,明确发展路径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制定《关于推进“心安工信”建设助创“心安城市”的工作方案》,成立“心安工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围绕优质企业培育、创新能力提升、质量品牌建设等7项重点工作,细化落实措施,强化过程管控,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二是构建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制定出台《全市激励工业经济良性发展资金管理及实施细则》《关于深化全生命周期制造业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模式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惠企文件,对新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新获得省级“独角兽”企业给予100万一次性奖励,新获得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三是持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牢固树牢“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城市核心理念,加强对标杆企业典型事例、经验做法和创新成果的宣传力度,聚焦培优育强优质企业,联合市财政局开展单项冠军赋能“心安城市”建设专题调研活动,现场向第二、八批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负责人颁奖授牌。举办心安“智”造暨全市科技创新赋能新型工业化推进会,激发“心安城市”建设内生动力,70余家企业参加培训。四是推动心安“智”造试点建设。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新发展理念,分层分类开展心安“智”造试点建设工作。聚焦科技创新,打造益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创新示范点,突出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标杆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引领全市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聚焦惠企利企,打造北海经济开发区“党建统领,益企圆梦”综合服务体惠企服务示范点,针对企业发展痛点、堵点、难点,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于企,提供长效、高效、精准服务,优化企业成长环境。
二、坚持多点发力,驱动发展引擎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科技安全意识和科技风险防范能力。159个项目入选2024年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13家企业入选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企业入选全省质量标杆,4家企业入选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3家企业入选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同比增长160%。二是深化数实融合。印发实施《滨州市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行动,累计推动650家企业“智改数转”。新培育省级“工赋百景”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8个,省级“产业大脑”4个;新增全国数实融合百强企业2家,全国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1个;邹平市入选全省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县。三是提速产业发展。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实施意见》,全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成功承办全国2024纺织服装“优供给促升级”活动首站暨山东省现代轻工纺织“新轻纺享生活”活动、中国棉纺织大会、全省无人机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全省工信系统“党建链动”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产业链发展现场会、全省高端化工医药产业产业链产学研精准对接和新技术新产品推介活动,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三、坚持重点突破,提升发展能级
一是坚持建库培育动态管理。建立优质企业培育库,实施清单化管理,全过程跟踪服务,目前在库企业608家。成立优质企业培育帮扶小队,赴10县市区283家企业开展优质企业培育提升行动,现场指导企业收集资料、优化格式,帮助企业吃透政策内涵。二是坚持分类培育精准施策。分县区、分层次、分类型举办“赋能强基”优质企业培育提升会、“金融赋能”企业政策宣贯会等专题活动,全面提升企业研发、质量、品牌等各项指标,全市10县市区400余家企业参加培训。三是坚持梯度培育攀高进阶。新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436家,同比增长24.6%;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7家,同比增长16.3%。5家企业入选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占全省11.1%,同比增长400%,推荐入选通过率100%;16家企业入选2024年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同比增长14.2%,均创历史最好成绩。(房冬梅 赵长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