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萧县老年大学在开拓前行中不断壮大。
这一年,学校解决了建校以来一直制约发展的瓶颈性难题。自建校以来,萧县老年大学一直缺少一个独立封闭的教学环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为切实解决这一发展难题,今年初在学校临时党总支书记、校长张秀珍带领下,以发展老年教育事业的政策为抓手,向县委、县政府寻求支持路径,同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办法,和部分群众沟通处理措施,以政策开道,用温情感化,最终争取到800多平方米的校园通道,建起了独立的校园和新颖别致的萧县老年大学校门,形成了独立封闭的教学空间。
2024年,萧县老年大学在砥砺奋发中持续释放创新潜能。
这一年,学校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了“一条红线统全局”的管理办法,形成了全新的萧县老年大学管理模式。创新建设了具有萧县老年大学特色的文化长廊和校园文化墙。成功探索出一条书画教学、非遗传承等特色课程的教学路径。
2024年,萧县老年大学在创建中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中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这一年,萧县老年大学把创建中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作为创建“重点推进年”来抓,通过一年重点创建活动的实践与探索,有力有效推动了全县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老年大学建设的加强。
........
像2024年这样,近年来,萧县老年大学始终遵循“增长知识、丰富生活、促进健康、奉献社会”的办学宗旨和“政治化建设、科学化教育、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办学理念,聚精会神抓教育,一心一意谋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走出了特色鲜明的办学之路。
把稳方向,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萧县老年大学始终坚持政治立校的原则,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教学全过程,积极探索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开展党史理论宣讲,引领学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在服务社会、传递正能量中发挥更大作用。
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党建先锋引领。创立了“一条红线统全局”的管理模式,校临时党总支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突出政治立校,创新实施“一条红线”为主线的党建模式,以抓政治建设强党性修养、抓阵地建设强组织凝聚、抓队伍建设强作用发挥“三抓三强”工作法,把党的建设融入教育、教学、服务、管理全过程。强化政治引领,常态化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采取“理论研讨+教育实践”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引导老年党员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强化阵地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目标,着力打造党员活动室、党建文化墙、“先锋课堂”等阵地,为老年人增长知识、丰富生活、促进健康创造条件,让老党员在浓厚的党建氛围中聆听党的声音、感受党的关怀、接受党的教育、紧跟党的脚步。强化队伍建设,积极创建党员示范岗,划定党员责任区,建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党员主题党日活动,引导老年党员队伍“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搭建活动载体,增强党建工作活力。学校各支部根据实际情况,以主题党日活动、志愿服务为平台,促进组织生活常态化、多样化、规范化,以各项活动为载体,增加支部工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近年来,学校常态化开展讲党史和主题教育,各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学员积极参与文明创建、政策法规宣讲、慰问演出、摄影书画展览、义务写春联、关爱未成年人等活动,参与国家、省、市、县老年教育系统和基层乡镇老年学校文化交流活动。
双轮驱动,办学质量大幅提升
萧县老年大学的高质量发展来源于:课堂教育教学和网上教育教学相结合的线下线上双轮驱动教育教学模式。
线下教育教学丰富多彩,步入萧县老年大学,不同教室内风景各异,既有泼墨山水的豪迈,也有吹拉弹唱的纵情,更有舞姿绰约的风采。手风琴班、腰鼓班、模特班、瑜伽班、古筝班……各种各样的课程满足新时代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在这里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萧县老年大学设置的课程不仅丰富多元,而且特色鲜明。萧县书画源远流长,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萧县老年大学设置山水、花鸟、工笔、书法基础、书法高级等5个班级,成立了“书画艺术研究院”,不定期开展书画笔会、师生书画展,创作出一大批紧跟新时代步伐、反映新时代风貌的优秀书画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研究、传播是老年大学艺术教育的一大特色。学校邀请专人创作词曲,创新表演形式,创编了渔鼓道情等系列节目,为学校增添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传承和弘扬非遗传统文化作出卓越贡献。学校还结合萧县剪纸这一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邀请省非遗传承人在校任教,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还提升了学员文化素养。学校4个系37个专业,让“老有所学”有了具体载体,也塑造了老年大学的“灵魂”。
线上教学灵活多样。萧县老年大学充分发挥线上平台重要作用,大力推进老年教育线上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安徽远程教育网、学习强国、北京东方银龄远程教学、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网上课堂”、安徽老年远程教育网、东方银龄远程教学、萧县老年大学公众号等平台开展在线教学、远程教学,2021年学校注册萧县老年远程教育网,注册学员31616人,2022年成功申报安徽省第二批老年远程教育实验区,每学期开设书法、山水画、花鸟画、摄影等远程教育课,观看名师讲座,学习平台优质课程;同时还充分利用安徽老年开放大学网站,借助优势资源,采取建立链接、转载内容、关注公众号等方式,满足老年人利用琐碎时间,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足不出户也能学到相关课程,丰富了学习形式,实现资源共享。
多元投入,硬件建设不断淬火
领导高度重视,学校主动作为。学校办学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并随当地经济社会和老年教育事业发展逐年增加。从2017年至2024年,学校每年财政办学预算经费从原来每年25万元增加到现在的60万元,按照去年学员1680人数计算,超过了人均200元的标准。2021年县财政拨款30万元新添置了教学设备、整修了校舍。2022年拨“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专款120万元,2023年在县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划拨“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专款55万元,2024年划拨“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专款50万元,创建专项拨款23万元。学校针对老年大学办学实际情况,进一步夯实了硬件,升级了软件,大大改善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条件。
教学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善。萧县老年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龙湖公园内,东邻县体育场,南接淮海路,西连龙湖路,距县医院1公里,并在县医院开通了绿色通道。学校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安静清幽。目前学校教学面积近7000平方米,共有17间教室,其中多媒体教室6间。划分出了教室、办公室、多功能礼堂、排练室、阅览室、医务室、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棋牌活动室等不同的功能区域。学校内宽带无线网全覆盖,建有网络监控系统、广播系统、呼叫系统。教学区、办公区、文体区、相对隔开,在功能布局上较好满足了老年学员学习及休闲娱乐的需求。
多彩活动,服务社会持续升温
今年萧县伏羊节综合文艺会演上,萧县老年大学的节目成为开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了前来喝羊汤市民的阵阵喝彩。
对于萧县老年大学来说,这场演出仅仅是众多演出的一场。近年来,学校以“文艺送下乡”“文艺进社区”、节庆活动为切入点,每年演出达20多次。服务社会中,学校组织学员下乡镇,进社区,每年举办写春联送春联活动,为群众送去新春祝福;开展“清扫家园,党员先行”活动;为贫困村捐赠书画,为广大人民群众送去文化大餐;在养老中心举办文艺联欢会,为老人们送上问候和祝福;帮助基层单位、街道社区建设高水平文艺队伍,带动城乡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谱写出一曲又一曲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美好篇章。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学措施,大大推动了萧县老年大学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安徽省示范老年大学”“安徽省老年大学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敬老文明号”“全省离退休干部正能量团队”“老有所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未来还得从脚下走起。学校管理团队从未满足现有成绩。今年以来,学校以评促建、以评促优、以评促强,开启了创建中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新征程,有效推动了老年大学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郑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