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生态环境关乎地球生态平衡和资源合理利用,关乎人类文明永续发展,关乎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现实与未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海洋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保护海洋不仅是对自然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
12月7日,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人海和谐共生”为主题的2024海洋保护大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席王秀峰、第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翟青、集美大学校长谢潮添、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二级巡视员冯波、中国海油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谭海涛受邀参会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党支部书记张永红主持。
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席王秀峰在致辞中表示,海洋是生命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蓝色家园。2023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美丽中国建设全局,要求到2027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3%左右,美丽海湾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5年,“人水和谐”美丽海湾基本建成。中华环保联合会长期关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早在2013年就提起了关于保护红树林的公益诉讼案件,以司法保障海洋生态环境;策划海洋保护宣传海报,利用《中华环境》杂志平台积极宣传海洋环境保护知识;开发海洋保护微信游戏产品,组织环保社会组织开展海洋净滩活动,提高公众保护海洋的意识;组织专家及驻京主流媒体现场调研中海油海上采油平台保护海洋的企业案例。
王秀峰表示,中华环保联合会将围绕实现国家环境与发展的目标,围绕维护公众和社会环境权益,充分体现中华环保联合会“大中华、大环境、大联合”的组织优势,发挥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继续搭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沟通交流平台,为领域内的领导、专家分享关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智慧成果。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翟青在致辞中指出,30多年来,厦门以“筼筜湖综合治理”为发端,系统性推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切实把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经验做法,不断转化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建设的思路办法和具体成效。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要大力推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推动河湖海湾生态环境保护从污染治理为主向推动河湖海湾生态环境保护从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协同治理转变,从单要素质量改善向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转变,从主要关注指标变化向更加注重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转变。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陆海统筹、区域联动、部门协同,推动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集美大学校长谢潮添在致辞中介绍,一直以来,集美大校以海立校,以海强校,形成了航海、水产等面向海洋的学科专业特色。今天海洋生态领域的领导和专家学者齐聚集美大学,共同探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推动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将更好的推进人海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二级巡视员冯波在致辞中说,近年来,生态环境部着力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2023年,全国近海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到85%的历史新高,较2018年增长了13.7个百分点,并且实现“六年连续增长”。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自2021年后就消除了“不健康”的状态。冯波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深入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让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越来越美。
中国海油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谭海涛在致辞中介绍,中国海油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用实际行动践行央企的责任与担当,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生产体系,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防治风险的防范管控,建立了一支专业的应急队伍。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夏光主持了主题会议。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刘友宾作了题为《生态环境传播的实践和思考》的演讲,刘主席表示中国有非常辽阔的海岸线,海洋保护方面有很多工作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部政法司原司长别涛就《海洋环境保护法》进行了解读,别司长生动地回顾了40多年来我国海洋和环境保护法的演变过程;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刘青松作了题为《我国滨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思考》的演讲,刘会长介绍了我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的历程和实践案例。
主题会议上,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张金智介绍了山东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助力海洋强省建设情况;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施余兵分析了国际海洋法法庭气候变化咨询意见对我国的影响;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福建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厦门大学)副院长曹玲介绍了“可持续蓝色食物系统与海洋保护”情况;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坤宇作了题为《海洋文化与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的演讲;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蓝文陆分享了“守护北部湾,海好有你——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科普行动案例”;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室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姚瑞华以黄河-黄河口邻近海域为例,作了题为《关于陆海统筹系统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的报告。
7日,2024海洋保护大会还举办了“海洋保护人文与法律分会”和“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分会”,来自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管理学院、广东海洋大学、集美大学、厦门海事法院、上海海事大学、海南大学、厦门市律师协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分享了海洋保护的成果与思考。中华环保联合会监事长刘香芬,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教授黄文树分别主持了两个分会。
据了解,2024海洋保护大会由中华环保联合会、集美大学主办,由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中华环境》杂志社、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福建省法学会海洋法学研究会承办,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中心协办,中国海油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公益基金会为支持单位,海洋保护大会已成功举办了四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