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文物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名单,确定了100项“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和77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茅台酒酿酒作坊:酒旅融合助力工业遗产活化利用”入选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
茅台酒酿酒作坊位于茅台集团制酒、制曲生产和酒库区域,其核心物项与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所含十处不可移动文物相同。茅酒之源文物区是茅台集团开展酒旅融合,助力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生动实践地,是茅台劳模精神孕育地和传承地,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物区是茅台从私营到国营、从手工作坊到现代化工厂的实物见证。以茅酒之源文物区为核心的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于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
茅酒之源
据悉,该名单的公布旨在进一步加强工业遗产和共和国工业发展见证物的保护利用,深入挖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时代价值,大力弘扬工业精神,讲好党的故事、共和国的故事、工人阶级的故事,讲好75年来中国工业改革发展的伟大历程、伟大成就、伟大贡献。
20世纪50年代茅台酒包装场景
茅酒之源文物区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基础上,老一辈茅台人充分践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劳模精神的实物见证。在百废待兴、生产艰难的环境下,老一辈茅台人凭着敬业、奋斗、创新、奉献的精神将残破的作坊完成了工厂制改造,走上了发展正轨。正是这种精神的一脉相承下,茅台集团在茅酒之源文物区创新开展酒旅融合发展,在盘活工业遗产资源,活化利用遗产方面开创了新的路径。
“成义烧房”烤酒房旧址
在遗产活化利用上,茅台集团按照因物施策、充分利用、挖掘价值、赋能文化的总体思路,以酒旅融合为抓手,对公司不同类型的遗产进行分类分策保护利用。茅酒之源文物区6处不可移动文物,“成义烧房”烤酒房旧址、“恒兴烧房”烤酒房旧址,已实现活化利用。此外,因文物区与中国酒文化城和茅台酒镇等4A景区毗连,具有旅游景区的区位优势,且开辟为旅游景区,能够拓展现有景区的纵深,提升茅台镇整体旅游资源的禀赋。茅台于2016年投入资金建设一期工程,2023年再次投资打造“茅酒之源沉浸式体验区项目”,推进以文物活化利用和非遗活态展示为核心吸引物的酒旅融合景区。
茅台甲辰年(2024)端午敬麦仪式在“茅酒之源”举行
在成效方面,茅台集团通过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置改革,以委托管理协议形式,将文物资产委托集团旗下股份公司和文旅公司运营。股份公司依托文物建筑每年可实现茅台酒产量约200吨,文旅公司在工业旅游运营中,2023年接待游客27.6万人次。通过管理权和经营权改制,盘活了闲置的工业遗产,发挥了遗产文化效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一步,茅台将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保护意识,落实管理责任,提高管理水平,持续酒旅融合,释放遗产价值。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