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放合作深度融入 全球供应链体系加速重构

©原创 发表时间:2024-12-09 15:50
分享到:

11月26日至30日,第二届链博会在北京举行。

第二届链博会上中国中车的展台。

第二届链博会上中信集团的展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文/图

11月26日至3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举行,620家企业和机构集中展示供应链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凸显中国供应链优势和全球供应链的韧性。

本届链博会上,设置了先进制造链、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6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琳琅满目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展示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活力。

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为推动全球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本届链博会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增先进制造链展区,近70家中外知名的企业展示从前端研发设计、新材料运用、关键零部件加工、智能制造到高端装备的全产业链过程,彰显出先进制造业在推动产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也彰显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活力。

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面临重构,虽然产业链供应链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上升,但全球供应链的发展环境总体较为稳健,全球供应链本身具备倾向连接的内生动力。

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体现着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市场营销等生产过程构成的链条或网状结构。专家表示,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面临重构,产业链供应链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上升。

11月26日,在链博会上发布了2024版《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和全球供应链连接指数“一报告两指数”,分别诠释了全球供应链促进的最新趋势、全球供应链连接的现状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研究结果能够互相印证。其中,促进指数和连接指数整体上升趋势十分明显,表明全球供应链的发展环境总体较为稳健,促进因素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全球供应链本身具备倾向连接的内生动力。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表示,全球供应链的发展趋势、连接程度是世界各国、全球工商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是全球供应链韧性与稳定的具体表现。中国贸促会围绕全球供应链系统开发了“一报告两指数”,首次用具体数据回答全球供应链连接得好不好、断链的风险大不大等问题。

据介绍,《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梳理总结出全球供应链促进体系的最新态势:全球物流、通信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朝着兼顾效率与安全的方向发展,展现出一定的韧性,保障全球供应链有效连接;随着全球供应链向着区域化、多元化、数字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涌现出了一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的多双边经贸规则开始探索新领域的规则制定;主要经济体通过立法保障关键产品供应链韧性,强调关键原材料的本土化供给,加强供应链风险监测与预警;新技术涌现速度有所加快,技术进步助推全球供应链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国际金融机构、各国政策性银行不断推出新产品,优化、丰富金融供给,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运转。

任鸿斌表示,科技创新是先进制造业的核心驱动力,企业要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交流合作,探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先机、赢未来。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表示,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为我国经济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成为了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伙伴,已经深度融入了全球产业供应链。

徐念沙介绍,今年中国机械工业增加值、资产投资、对外贸易发展依然平稳。机械工业14个大行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万亿元,增长0.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近两年平均增速12.7%,高于全社会和制造业水平;完成了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8600亿美元,同比增长6%。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对产业链供应链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世界经济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为经济全球化再度加速蓄积了强劲的动能。”徐念沙说。

深度融合先进制造链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先进制造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面临诸多风险,需要各方携手应对挑战。

第二届链博会在首届链博会设置的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绿色农业链和供应链服务展区基础上,增设先进制造链展区。

任鸿斌介绍,先进制造链展区聚焦新质生产力,从前端研发设计、新材料运用、关键零部件加工到智能制造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全球先进制造领域的全产业链,包括新材料研发及运用、关键零部件加工、工业母机、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先进设备、高端装备和工程机械等。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工业与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何海林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在能源、材料、生物、信息、制造等多个领域,颠覆性、突破性技术持续的进步和应用,人工智能日益成为影响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变量。全球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先进制造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面临诸多风险,需要各方携手应对挑战。

何海林表示,工信部将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和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强做大先进制造业,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完备健全的产业体系,是孕育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要统筹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深入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何海林说,“当前,先进制造业正朝着区域化、本土化、多元化和数字化方向加速演进。希望广大企业紧跟技术发展步伐,开拓发展思路,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

中国中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表示,中国中车集团作为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始终突出创新引领、改革赋能、价值创造三大主题,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创新链催生产业链,努力培育新动能、布局新产业、制胜新赛道。

“中国中车愿同社会各界一道,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构建更具韧性、更有效率、更富活力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不断释放发展新动能、构筑发展新优势,为促进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孙永才说。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德成表示,目前,工业母机产业供应链全球化、技术研发全球化、市场竞争全球化特征非常显著。各国和各地区依据自身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参与到全球制造业的分工与协作中,也使得各国和地方能够专注于自身擅长的领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王德成说:“从全球供应链来看,我国在中低端产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供应能力,并积极向高端市场努力。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机装的第一生产国、消费国和第一进口国,对工业母机乃至于制造业的全球供应链都发挥出了关键性作用。”

王德成表示,我国作为工业母机的生产大国,建立了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通过自主研发形成多样化、多层次产品供给能力,为全球不同产业,不同场景个性化需求提供新的选择。通过开发联合创新,参与全球工业母机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同时也为全球工业母机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也要看到我国工业母机存在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健全完善,供应链存在断点,创新链与产业链缺乏深度融合等不足。”王德成强调,要加速新技术新装备的创新应用,推动产业供应链的重塑,加速人工智能赋能工业母机,推动产业供应链升级,加速标准化赋能工业母机,加速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

共同构建绿色制造链

随着全球对绿色低碳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制造业的绿色转型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中国正在加速构建绿色低碳先进制造链,夯实先进制造业的生态底色,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绿色低碳是先进制造业的生态底色,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市场和装备制造国,供应链绿色转型离不开国际合作,是本届链博会与会人士的共识。本届链博会不仅展示了从研发设计到智能制造的全产业链绿色转型成果,更成为中国绿色低碳制造领域最新进展的缩影。

多家参展企业表示,随着全球对绿色低碳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加速绿色低碳先进制造链的构建,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本届链博会上,伊利打造了全链可持续发展成果展厅,覆盖了“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圈。展厅通过绿色牧场、绿色制造、绿色包装、绿色物流、绿色消费等,向广大消费者展示了伊利在推动奶业供应链绿色发展方面的领先实践与成果。

本届链博会期间,先进制造链企业共同发布《共创绿色低碳工业新时代——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先进制造链参展企业联合倡议》,倡议共同打造绿色低碳的先进制造链,由60余家先进制造链参展企业参与。

倡议呼吁,所有先进制造业企业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构建绿色制造供应体系、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转型、赋能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加强国际绿色交流合作,有效推动制造业向更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任鸿斌表示,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时代潮流。希望广大企业在降碳、减污、增绿等方面积极实践,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主动推进绿色制造国际合作。希望行业龙头、领军企业要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带动全产业链绿色发展。

康宁显示科技中国总裁兼总经理曾崇凯表示,倡议内容可以用“1+3+8”来概括:“1”是指一个核心目标,即推动制造业向更可持续、低碳环保的方向转型。“3”是指三方合作,即由政府搭平台、机构提建议、企业共倡议。“8”是指八个着力方向,包括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构建绿色制造供应体系,促进资源利用循环转型,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生产方式转型,加强国际间绿色交流与合作。

“康宁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体现在产品研发、生产优化、能源使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等运营的方方面面,我们深知企业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和链博会先进制造链的各位伙伴发起联合倡议,旨在共同推动制造业向更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转型,为地球家园的绿色未来贡献力量。”曾崇凯表示。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