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守望价值”:2025年流动性会对钢价构成比较大的影响

©原创 作者: 孟凡君 发表时间:2024-12-09 11:14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钢材消费将呈现缓慢下降、徘徊下降趋势,钢铁供给强于需求的特征较为明显。12月7日,在2025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我的钢铁”年会上,上海钢联钢材首席分析师汪建华认为,我国钢铁行业面临全面风险管理转型迫在眉睫、节能降碳压力任重道远、结构性调整压力重重、过剩产能出清之路漫长共四大挑战,而机遇就在高质量发展、城镇化、先进制造业以及未来的远景目标。

汪建华建议,我国钢铁企业要“四舍五入”。“四舍”是指要坚决摒弃或者远离经营风险,要坚决降低污染排放,要坚决放弃无效的品种,要坚决不搞无效的产量,对于这“四舍”要断舍离。“五入”就是企业经营要有经营性思维,要建立韧性化体制,要培育新增长曲线,尤其是要有竞争性产品,非常重要的是要保持正的现金流。

我国钢铁首次面对真正意义上的减量发展

2024年,我国钢铁表观消费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连续三年下降,下降趋势已经形成。汪建华认为,2024年,我国钢铁市场符合“承上启下”的观点,并且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安全与发展不期而择,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实现4.8%的增长非常不容易。第二,钢铁价格周期再现,目前看钢价走出了最悲观的情景,也走出了2014年相似的表现。第三,市场供需差强人意,钢铁需求超预期下滑,但并不影响钢铁生产的积极性,供给相对的偏强。第四,企业“囚徒困境”的特征依然难改。第五,全球局势内卷外溢,随着外部的打压,息差的居高,国内资金以各种方式外流。

2024年,我国钢铁行业首次面对真正意义上的减量发展,大概率会在9亿吨以下。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仍存在一些问题,钢铁与上下游创新链割裂,与下游用户缺乏有效合作机制、联合研发、共同创新的体系不健全,特别是下游行业不掌握核心技术,应用反馈断链。钢铁行业工业软件产品对外依赖度高,对上游供应商的技术创新支持不够,研发强度与创新型强国之间差距较大,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比例更低。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认为,我国钢铁行业面对下行压力,应对之策在于通过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不锈钢、电工钢等品种消费。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智能制造两大发展主题,着重解决行业三大痛点,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尤其是自律控产能,持续推进我国钢铁产业国际化进程。“科技创新将决定我国钢铁的未来,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高附加值将是正确之道。”姜维强调。

绝不能忽视行业产能的市场化调控和法治化治理

当前,我国传统制造业面临许多焦点问题,既要加快行业的转型升级,又要培育和发展行业新质生产力。姜维认为,我国钢铁行业面对下行压力,应对之策在于通过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可拉动不锈钢、电工钢等品种的消费,预计将带动中高端钢材消费量年增长800万吨以上。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智能制造两大发展主题,着重解决行业三大痛点,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尤其是自律控产能。

国际化始终是我国钢铁从小到大变强的关键,要持续推进我国钢铁产业国际化进程,“三定三不要”将成为行业应对当前下行阶段的底线思维,即“以效定产”、“以销定产”、“以现定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原中铝集团董事长葛红林认为,在这既要又要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行业产能的市场化调控和法治化治理。除了在节能减排上下功夫之外,也要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下功夫。“对钢铁行业来讲,化解当前供大于需的难点问题,关键是严控实际产量,应以合规产能倒逼产量,将产量控制在产能之内。”葛红林表示。

姜维强调,科技进步是我国钢铁效率提高、由小变大到强的核心要素,要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绿色化等方式有效支撑我国钢铁由小到大变强。随着工艺流程进步,高性能钢材的生产和应用比例显著提高,带动并支撑了下游用钢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换代,部分产品已稳步进入国际第一梯队。目前,我国拥有了一批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冶金设计院、工程咨询公司和工程公司。同时,标准质量的进步明显,我国钢铁行业国际标准化贡献率位居全国各行业前列,发布标准约占我国牵头总量的9%左右,“十四五”以来年平均发布数量达到两位数。国际标准人才队伍不断走向国际舞台,获得ISO卓越贡献奖人数占全国总量的34%,年轻化是显著特征。

当前形势下对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分析判断尤为重要

汪建华认为,2025年我国钢铁市场可以用“守望价值”来形容。宏观层面,全球经济仍然会保持相对低迷的增长,但是通胀可能会有回落,也有不确定性的因素扰动,主要是美国的关税政策。全球最大的主要经济体美国处于去库的阶段,库存相对不高,但是库销比不低,在美国在降息预期不确定的背景下,2025年经济大概率是制造业的弱补库、经济的弱复苏。全球领先指标低迷不振预示2025年经济仍然承压,无论根据全球的领先指标还是我国的领先指标,尤其是我国消费者的信心指数、收支、就业等情况,虽短期经济有所回升,但压力仍然不小。

实际上,下游行业需求变化深刻影响着钢铁行业运行,当前形势下对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分析判断尤为重要。房地产方面,拖累我国经济的房地产仍然可能成为制约2025年经济增长以及钢铁需求的重要领域,预计房地产用钢大概率仍然会有2000万吨左右的降幅。制造业用钢消费方面,机械可能有3%的增长,汽车有1.5%的增长,造船6.4%的增长,家电2.8%的增长,以及能源5.5%增长。

进出口方面,受到国外一系列反倾销的影响、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化、国内外价差的缩小以及海外能力的增加,大概率会对我国出口有拖累,出口大概率将会小幅回落。原材料方面,预计2025年铁矿石均价进一步回落至95美元/吨或以下,焦煤、焦炭均价回落10%或以上。钢材方面,根据钢材成本矩阵推估表,螺纹和热轧价格大概区间分别在2800-3600元/吨以及3000-3800元/吨。值得注意的是,流动性会对钢价构成比较大的影响,流动性改善提振物价、助力钢价,而且股市反弹有利于提振钢价。


作者:孟凡君

编辑:孟凡君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