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煤矿工业旅游如何持续赶“潮”?

来源:中国煤炭报 发表时间:2024-12-09 11:04
分享到:

“请问您二位从哪儿来?

“北京。”

“怎么想到来这儿的?”

“抖音里刷到多次,朋友送的大同文创图册里也有井下探秘游的介绍,反正交通方便,就来了。”

“感觉怎么样?”

“天气是冷点儿,但空气很好。煤炭博物馆、井下探秘游都去了,有些好东西,值得来。等暖和的时节再来,上山去看看果树、棚户区遗址等。”

初冬时节,笔者在位于山西大同的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食堂里,偶遇一对来此旅游的夫妻,有了以上这番对话。该公园食堂布置简洁,在这里花20元就可吃到三菜一汤的当地美食。

2024年,《黑神话:悟空》带火了山西旅游业。携程旅行发布的《2024年国庆旅游消费报告》显示,在热门旅游目的地中,大同成为旅游订单量增速最快的十大目的地之一。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是游客去大同旅游必打卡之地。凭借与云冈石窟隔河相望的地理优势,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亮出井下探秘体验、能一览云冈石窟全貌的观佛台等吸引游客的特色旅游项目,不负众望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4年以来,客流量同比增长23.3%,“十一”假期日客流最高突破1.2万人次。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在大同市以西12.5公里处,依托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晋华宫矿建设而成,是全国首批建设的28个国家矿山公园之一,也是我国煤炭行业较早开启文化旅游转型的典型。

作为一个以工业遗迹为核心资源的旅游景区,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走出了一条怎样的探索发展之路?

晋华宫井下探秘游,你从哪里来?

晋华宫矿曾先后有过晋华宫小井、马武山小井、晋华宫大井、南山井4个井口。晋华宫小井和马武山小井分别于1966年和1985年封闭停产。此后,晋华宫大井与南山井成为该矿两个主力生产矿井。

进入新世纪以来,1956年投产的晋华宫矿面临资源缩减、开采难度增大、成本增加等很多老牌能源企业遇到的共性问题,转型发展问题被摆上日程。

晋华宫矿转型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交通便利,依傍着宽阔的十里河,隔河便是炙手可热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

新世纪继往开来,思想的火花碰撞出能源企业更多的转型希望。晋华宫矿的干部职工针对转型发展展开了一场大讨论。作为一个多井口开采的矿井,能不能利用其中一个井口搞“井下旅游”,让游客深入几百米深的地下,看看煤炭的形成、开采、运输过程等?

彼时,国内的工业旅游刚刚兴起,但仍停留在“进厂参观展示墙,流水线、购物店一日游”阶段。游览形式单一,缺乏体验性,很难引起游客的游览和消费兴致。

由于煤矿作业的特殊性,不经严格的安全培训和得到相关证件无法下井,因此煤矿井下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相当神秘的。如果将开采后的井下工作面改造成“井下旅游工作面”,对游客群体的入井限制会大大降低,包括女性、老人、青少年、儿童等在内的普通游客都可以入井,能极大地满足游客下井体验的猎奇心理。这个点子一经提出,就得到从矿领导到基层职工的广泛认同。

2004年,晋华宫矿开始建设井下探秘游项目,由该矿总工程师带领一队技术人员设计出图纸,反复实地测量、考察。按年代和采煤方式的演进,在原始采煤展区安放刨煤、背炭等人物塑像;在综采工作面展区,介绍现代化采煤设备和采煤工艺。在这里,游客能近距离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煤炭工业的巨大发展进步。

前来视察的相关领导对晋华宫井下探秘游给出“中国第一,亚洲唯一”的高度评价。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前来报道。2005年,“晋华宫井下探秘游”获得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称号。

有了一定的声誉,井下探秘游出现在聚光灯下,开门迎客。游客纷至沓来,有120人的考察团,有专程到井下接受教育的青少年,还有来井下为女儿办“圆锁”(为年满12周岁的孩子办的一种地方特色生日仪式)的家庭……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4年底至2005年初,我国决定借鉴国外的经验做法,投资建设国家级矿山公园。晋华宫矿依托井下探秘游项目,申报建设。2005年8月,经层层筛选评议审定,晋华宫矿获得国家首批矿山公园建设资格。

在国家矿山公园建设中寻找出路

2009年6月,晋华宫矿关闭了南山井,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大幕开启。

当时,工业旅游是个新生事物。煤矿和旅游,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行业,矿山公园的建设者们边建设边摸索,力求提升景区的观感和体验效果。

2012年9月,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正式开园迎客,并于2013年6月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该公园建设总面积32.9万平方米,由大同煤炭博物馆、晋华宫井下探秘游、煤矿工业遗址区等八大景点组成,是一个集煤炭历史、工业遗迹、绿色矿山、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工业旅游景区,也是目前国内情景最真实、系统最完整的煤炭矿井旅游景区。

八大景点各有千秋。煤炭博物馆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共有煤的形成、开采、煤企发展等五大展区。展区内注重趣味及观感,5D影厅、引入声光电技术的仿真恐龙,以及恐龙蛋化石、煤炭形成过程中的植物化石等珍贵实物,应有尽有。镇馆之宝是出土于口泉沟煤矿的长5.7米的猫眼鳞木化石,为目前国内已发现最高的此类化石。馆内还有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长处3.2米、最宽处1.68米、最高处1.76米的侏罗纪时期煤块。

晋华宫井下探秘游作为景区核心,在156米深的井下,揭开煤炭形成和开采的神秘面纱,让游客真实感受形成于1.4亿年前的侏罗纪煤田。为避免工业旅游同质化现象,景区建设者们下足功夫:150余根上世纪60年代井下使用过的“摩擦式金属支柱”、1956年开始使用的“康拜因采煤机”等,都是晋华宫井下探秘游的特色。景区工作人员在编写讲解词时也煞费苦心。他们请来有丰富经验的矿工带着讲解员在井下一次次熟悉情况、掌握常识,十多名讲解员各自写好讲解词后请矿工师傅指点修改,力求讲解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形成独特的讲解风格。据景区负责人介绍:“讲解员是景区服务的重要一环,讲解水平、与游客互动交流的能力等都会影响客流。因此,我们每季度都进行考核,根据讲解词优劣、讲解标准程度评选星级讲解员,提升服务水平。”

讲解员陈欣介绍:“井下探秘游游览时长1小时至2小时,旺季时我们最多一天能下4次井导游讲解。我接待过年纪最小的游客仅5岁,下了井好奇地问个不停,也接待过因为下井后感到害怕拉着我的手坚持参观完全程的中年大姐。游客里有从新疆过来的,也有从海南慕名而至的。”当笔者问及有没有外国游客时,陈欣干脆地回答:“有,而且不少,他们一般跟随旅行团而来。我曾好奇地问过他们来自什么国家,美国居多,也有少部分来自非洲,还有奥地利的。我们日常有英语学习课,同事间也会相互交流,提升英语口语水平。”

几乎每一位来过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的游客,都对材料井绞车平台那面矿工万岁群像墙记忆深刻。上面有132位具有代表性的矿工人物照片,包括全国道德模范欧学联、感动中国的矿工陈氏四兄弟,以及煤矿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劳模和优秀矿工等。他们是平凡又伟大的煤矿工人的代表。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也是矸石山治理改造的典范。站上公园37米高的观佛台上,可一览云冈石窟全貌。这里也成为该景区的又一亮点。更让游客惊异的是,他们脚下的栈道、台阶,以及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是曾经伴有自燃、污染风险的矸石山治理后的成果。

景区内各个景点各自独立又相互照应。景区充分利用煤矿原有的设施设备,修旧如旧,突出煤矿特色。例如,一架由加拿大1913年生产的大滚筒绞车被从煤峪口矿运抵矿山公园,放置在工业遗址处一间特制的玻璃钢架构绞车房供游客参观。游客还可登上高高的木栈道,看大秦线上的运煤专列驰骋而过。景区内的秋千被设计成井下猴车的式样,旧时使用的矿车“偏安一隅”,蒸汽机车头、锅炉房、大烟囱都充满年代感,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均可在此找到情感寄托。

为煤矿工业游谋划美好明天

除了特色旅游资源,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逐年上升的客流量离不开科学有序的管理。2019年之前,景区由晋华宫矿维护管理,之后由集团文旅公司托管。为了实现对景区更好更专业的运维,2021年6月,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经内部重组,成立了晋泰新业企业管理公司,并与之签订文化旅游资产专项托管协议。晋泰新业企业管理公司下设晋泰新业文化旅游公司,全面负责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的管理运营。

晋泰新业文化旅游公司先后制定出台培训管理、景区投诉处理、讲解员服务规范流程、讲解员季度考核等多项制度,以专业规范的运营满足园区发展需要。

随着景区知名度的提升,客流量也逐年攀升。近年来,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紧跟旅游产业潮流,推出“煤炭糖”“煤矿乃心虎儿”“蒸汽机车冰箱贴”“矿山生活刺绣”等文创产品,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日销售额最高达1.5万元。在大同市2023年4月举办的晋冀蒙文旅推荐会上,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完成最高一笔20万元的销售订单。

同时,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开发出煤炭文化及煤炭科普教育相关课程20余种,制定“4+1+1”特色教学课程,制定了“晋华宫井下探秘游+大同煤炭博物馆+云冈石窟+万人坑遗址纪念馆+矿工大讲堂+煤矸石雕刻”等12条研学路线。与大同市研学基地、大同市教育局及中小学校协作,开展大同市中小学研学教育活动。2021年以来,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累计接待研学团队4.5万余人次,其中港澳台及国外友人千余人,实现收入百万元以上。

2021年至今,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累计接待游客百万余人次,营业收入达1345万元。其中,2024年以来,客流量同比增长23.3%,国庆假期日客流最高突破1.2万人次。晋华宫井下探秘游获得“全国青少年传统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山西科普教育基地”等众多“头衔”,并先后获“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第二十一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全国首批最具特色魅力旅游目的地”“山西省十大新锐景区”等殊荣。

十年磨一剑,来时路上的不断摸索换得今日景区的繁盛,而探索工业旅游的创新发展,因地制宜、盘活资源的路还在继续。

晋泰新业文化旅游公司最新发展规划中提到: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的市场定位为云冈石窟景区服务配套景区,要全力优化运营,在完成2023年首次实现项目招商400万元的前提下,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拟建设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太空舱休闲旅居项目、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工业遗址区厂房改造等7个项目,进一步丰富景区多样化游玩与体验;在现有研学品牌合作的基础上,积极与多方沟通协商,逐步丰富研学课程体系,并通过与大同大学等高校开展学术合作,搭建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孵化平台和创新平台,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23年,晋泰新业文化旅游公司携手中露赢旅居休闲(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与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2024年10月,又携手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与中露赢股份,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露营地高尔夫研学旅游指导师培训班。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鼓励依托工业生产场所、生产工艺和工业遗产开展工业旅游,建设一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将继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尝试,探索新业态,扩大影响力,将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着力打造成工业旅游的旗帜,让更多人了解煤矿、关注煤炭企业。

工业旅游创新玩法

01趣味科普

一般意义上的参观展览馆的确能够吸引一部分游客,但很难让游客长时间逗留。在工业博物馆的基础上,融入趣味科普元素,能明显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例如,青岛啤酒厂将百年老厂房改造成博物馆,历史文化区讲述品牌百年历史,生产工艺流程区展示高新生产流程,多功能区提供啤酒品尝等服务。从了解历史到观看生产流程再到品尝实物,增强了整个游览活动的趣味性,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并更好地宣传品牌。

02沉浸体验

“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干过”。让游客亲身体验、动手参与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加深游客对工业生产的认识。例如,在钢铁车间,可以让游客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加工钥匙扣等小饰品;在面包厂,可以让游客动手制作面包、饼干等;在废弃的矿坑里,可以让游客穿上工作服,体验一回当矿工的感觉;在中药博物馆,可以让游客亲手配制一剂中药、制作一个中药香囊等。

03创意空间

在保留原有工业遗址建筑格局的同时,可以进行合理改造和空间利用,引进网红餐饮、酒吧、花艺体验、时尚买手店、画廊等,打造摄影体验、绘画写生基地和匠人手作工坊等,不定期举办展览、表演、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借助文创产业形成网红打卡点。

04户外拓展

在利用工业厂区的同时,可以拓展外围空间,形成“工业科普研学+户外拓展体验”模式。例如,杭州霍普曼电梯有限公司以电梯生产为基础,开发生产观摩、乘梯安全、科普教育、文化展示、垂钓采摘、餐饮烧烤、体育拓展、研学旅行(冬夏令营)、亲子娱乐、真人CS、水上闯关等系列产品,在工业参观的同时,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户外拓展体验。

05时尚秀场

改造工业遗址,打造时尚秀场。例如,751北京时尚设计广场前身为北京正东电子动力集团有限公司(751厂)的厂房。如今,该广场推出751国际设计节、751汉文化节、宇宙工厂、Drama一夏·首届北京戏剧嘉年华等原创文化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往。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