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王仲颖:未来能源转型实现“五化”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4-12-06 19:39
分享到:

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王仲颖在第二届链博会·清洁能源链成就专题会之一——“聚焦全球化:清洁能源链的合作与竞争大会”上发表了题为《中国能源转型发展问题思考暨2060展望》的演讲,就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与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融合点、实现电力绿色化的条件以及建立新型电力系统的要点等内容提出了重要观点,为我国能源转型发展提供了参考。


王仲颖表示,当前能源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能源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是能源总量供给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迫切需要之间的矛盾,现在是能源供给高碳结构制约,甚至可能倒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矛盾的主要方面,过去是保障煤炭供应以解决总量供给的不足,现在是发展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电力以优化能源供给结构。

“十年来,中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新能源规模化跃升发展,多元驱动能源供应体系加快形成,含绿量、含新量不断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壮大,互利共赢的能源国际合作新局面加快形成,‘“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推进,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方案正在贡献力量。”王仲颖说道。

王仲颖解释,经研究发现,我国能源转型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环境是全世界最好的。

王仲颖表示,我国的化石能源消费整体占比还很高,发展绿色能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就要求能源转型应该处理好两对关系:一是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关系;二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如果这两对关系不能处理好的话,能源转型的方向就会走偏。

“能源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就像人离不开土地、粮食和水一样——能源相当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粮食和水。”王仲颖表示,我国需要遵循能源安全新战略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这个体系就是“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即“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绿色、安全、经济才是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要素。

“未来的新型能源体系一定是绿色的,更是安全的和经济的。要建立新型能源体系,传统的能源体系就必须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过去的大系统要变成未来的模块化(可集成的电子子系统);过去以集中式为主,未来分布式和集中式并举;过去是自上而下,未来应该自下而上;过去是封闭的,未来是开放的;过去以供应方为中心,未来以消费者为中心。”

王仲颖认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与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融合点是终端用能高比例电气化;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是实现电力绿色化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建立新型电力系统必须坚持系统统筹、坚持多元平衡,同时构建新形态,才能实现经济与安全的统一。

展望未来,王仲颖表示,一次能源需求和电力需求结构将出现重大变化,终端用电比重有所下降,根据今年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206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20-22.2万亿千瓦时,去年发布的结果是20万亿千瓦时。

“未来能源转型的方向是实现‘五化转型’,即能源供应低碳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治理现代化、产业科技装备化、能源供需互动化,用新型能源体系和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支撑未来的生态文明社会。”王仲颖强调。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