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大力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据相关人士介绍,该措施涵盖10个大方向,规划了北京市未来5年在文化科技融合机制、科技创新带动文化产业创新能力方面的发展前景。
按照该措施的规划,北京市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演艺、出版、影视、网络视听、文旅文博、媒体融合等重点领域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不断涌现,文化与其他领域实现深度融合,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国家级产业集群,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全国文化中心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彰显,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在促进文化领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赋能文化新场景新业态。支持文化科技企业享受科技创新相关扶持政策,推动大型文化科技企业牵头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
在拓展演艺新业态新空间方面,引导市场主体发展线上演出、艺术直播、舞美展示等新业态。推动智慧剧场建设,大力拓展沉浸式交互体验等数字演艺新场景,鼓励会馆、园区、商业综合体等建设文化新空间,运用光影艺术、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丰富文化内容供给、增强体验效果。
在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方面,健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激发文旅消费活力。建设智慧文旅平台,支持运用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打造沉浸式游览等消费新场景,推动建设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和“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
在创新文博数字活化利用方面,积极开发文物机构数据要素,打造一批文博藏品数字文化IP。支持利用扩展现实、数字孪生、具身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展陈内容形式,形成可感知、可互动展示新场景。推动文博藏品“触网创新”,鼓励社会力量创新举办以数字呈现、沉浸式体验为特点的展览活动。
在强化文化供给延链建设方面,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打造具有中国风格、北京特色的文化IP。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