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金融正逐步成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12月3日下午,高端装备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开展知识产权金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分享,相关政府、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代表40余人参会。
本次活动由泉州市装备制造业协会、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联合主办,平安银行泉州分行、平安产险泉州中心支公司参与协办,特邀福建海峡西岸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李劲松主讲,详细阐述了知识产权金融的多种形式及企业如何利用知识产权金融撬动创新杠杆。
知识产权金融化是通过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可交易的金融资产,从而为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其中,专利权质押融资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现金流的充足,还是申报政府专利奖、成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有力支撑。在专利权纠纷中,专利权的评估价值还能作为赔偿额的参考依据,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法律保障。
李劲松指出,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还能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多地政府已出台相关政策给予贴息支持。例如,泉州市和福建省的政策规定,贴息比例可达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30%-50%,且贴息时间最长不超过2年,每家企业享受贴息资金总额最高可达30-50万元。
此外,知识产权引资、专利权入股或增资也是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李劲松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知识产权如何为企业带来显著的财务益处。例如,企业可以利用知识产权成果进行摊销,从而节省企业所得税。同时,以知识产权作为实缴注册资本,不仅能有效规避股东风险,还能提升企业的注册资金实力,为企业在项目投标时赢得更多中标机会。此外,使用知识产权注册资本还能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和科技感,增强合作伙伴的信任度,从而助力企业拓展更多合作机会。
在分享中,李劲松还提到了专利权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险以及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等创新模式。这些模式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和风险管理手段,还促进了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运用和价值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知识产权在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泉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相关政策,拥有国际发明专利、核心技术国内发明专利或掌握核心竞争力、形成有独创性、领先性商业模式的科技创新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若其所在企业符合一定的营收、纳税和研发投入等条件,且所承担科研项目曾获得重要奖项,则可直接入选为泉州市高层次人才。这一政策进一步凸显了知识产权在推动企业发展和人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知识产权金融的不断深入发展,其在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未来,将有更多企业借助知识产权金融的力量,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