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周村古商城,在古色古香的明清古建筑里,真切感受百年商埠深厚的鲁商文化底蕴;登高凤凰山麓,在风光旖旎的山水田园间,纵情享受乡村风情游带来的快乐;徜徉孝妇河畔,在精心设计的研学线路中,真实体验寓教于乐的喜悦和充实……
一幅幅画面,铺展成周村区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喜人画卷。
近日,记者从周村区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全区7家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达4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7亿元,其中仅周村古商城景区接待的游客就达392万人次,同比增长12%。
在周村区“文旅产业+‘1+3+4’八条重点产业链”构成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文旅产业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今年以来,周村区以古商城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加快推动全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老工业区转型振兴注入了澎湃动能。
古商城景区是周村区文旅产业的一块“金字招牌”,今年更是作为全省唯一景区,承担着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重任。“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累计投入近12亿元,用于景区工程建设、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品质提升等工作,如期高标准完成了十大类、216项创建任务。”周村古商城保护利用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大投入带来大变化。据介绍,周村古商城景区新建总面积460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新改建停车场2处,建成观景休闲设施10余处,对景区9处旅游厕所、周边道路及河道进行提档升级,同时完成智慧景区建设,实现了查询、购票、购物、住宿等一网通办,可实时监控游客流量、停车位数量,智能调度、智能讲解、智慧导览、720度全景图像展示等服务实现全覆盖,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心便捷高效的服务。
古商城以“古”闻名,以“商”著称。在创建工作中,景区紧紧围绕这一内涵特质,先后引进中华老字号9家、省级老字号9家、市区级老字号22家,入驻各级非遗项目近30项,并充分挖掘鲁商文化精髓,打造鲁商文化馆和全市非遗展示体验中心,同时引进霸王茶姬、水井坊等30余家新业态,推出“古城迎宾礼”“票号风云”等沉浸式演艺项目,让游客充分领略百年商埠和鲁商文化的深厚底蕴。
文旅产业的巨大带动力,源于对其他产业的高度兼容性。周村区依托辖区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着力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实现了文旅产业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一体发展。
凤凰山是周村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座“金山”。南郊镇以凤凰山为核心,整合韩家窝、皇住、山头等村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以游山玩水、赏花摘果、农事体验、农家美食等为特色的乡村风情游。目前,凤凰山周边已建成乡村民宿22套、星级农家乐餐饮两家、采摘园60余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王村镇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辖区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传统村落2个、省级传统村落8个,其中李家疃村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3A级景区,万家村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周村区因势利导,将各村历史文化、非遗文化、自然风光等要素串点成线,大力开发古村落深度体验游,自线路开通以来日均接待游客1800余人次。
当下,研学游方兴未艾。周村区充分挖掘本地工业、农业、生态、文化等资源,在研学线路开发上精准发力,依托王村醋博物馆、周村烧饼文化园、福王红木博物馆等资源,探索“旅游+工业”新模式。辖区北郊镇串连孝妇河畔的北旺、圈头、小杨、大七、丰乐等村,打造“一河五村”研学游线路,各村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均已实现盈利。
文旅搭台,经济唱戏。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周村区15家文化企业累计实现营收7000余万元,同比增长27.79%。11家限上住宿业累计完成营业额近4000万元,同比增长15.73%,位居全市前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