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Craftart)是指制作手工艺品的艺术,是造型艺术之一。工艺美术品是以手工艺技巧制成的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一般分为日用工艺和陈设工艺两大类。我国工艺美术品的制作较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彩陶。工艺造型手法既“简法洗练”又“纷繁复杂”,讲究实用、经济、美观,体现出独特的韵律美、气势美和严谨美。福建省的工艺美术洋洋大观,叹为观止。
鲜艳的“中国红”,浓浓的“福”文化。11月29日—12月1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2024年第三届福品博览会如火如荼,在中心3号馆3T027展位的福建工艺美术展销馆内,福建工艺美术展销活动更是人潮如涌,美赞如潮。
宣传、推介、销售福建工艺美术精品日用品,扩大闽派工艺美术品的影响力、美誉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下足功夫推动“福文化”赋能“福品”,在福品博览会上举办工艺美术展销等系列活动,取得实效,赢得口碑,受到人民群众广泛好评。
第三届福品博览会举办的福建工艺美术展销活动面积近1000平方米,邀请了80多家福建工艺美术及特色消费品企业到场,销售品类超1000种,工艺品涵盖寿山石雕、木雕、陶瓷、建盏、漆器、软木画、民间工艺等。消费品涵盖食品(包含保健功能食品、酒产品)、茶、竹制品、床上用品、皮制品、陶瓷用品、婴童用品等。
前往第三届福品博览会参观工艺美术展,既能让你近距离欣赏独具匠心的福建工艺美术精品,还能以优惠的价格带走自己心仪的工艺品。尤其是工美艺人现场展演工艺品制作,一同参与体验,惊喜不断,观众爆棚。
“是真非真画非画,经纬既见分纵横。”这是清代泉州翰林陈肇仁赞美永春纸织画独特视觉效果的诗句。
纸织画把举世闻名的中国画用特制的利刀裁切,再像织布一样放在特制的纸织机上穿梭交织,裱背成画。
“很费工,制作一幅差不多要一天时间。”来到展馆,永春永芳纸织画社的员工在现场制作纸织画。
永春古称桃源,桃花盛开时姹紫嫣红,薄雾轻纱,这种独特的景致激发了当时艺人的创作思维和灵感,纸织画便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应运而生,并流传至今。
纸织画保持中国画独特的笔墨韵味,还增添“雾里看花”的朦眬之美。现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清乾隆年间的纸织瑰宝—清高宗御制诗十二扇屏风。
“你现在编的什么?”
“蜗牛。”在上青棕编展位,来自福建泰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海雄,正认真地编一只蜗牛给小朋友。他自幼受到祖父的影响,学习棕编技艺。棕编作品从早期编法单一、造型单薄向多种编法交汇融合、构造丰满立体转变,作品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神态生动。
棕编的原料主要是棕榈树的叶子,这些叶子经过加工后可以编制成各种工艺品。棕编的工艺品包括提兜、箱子、凉帽、拖鞋、玩具等,具有结实耐用、质地柔韧、造型优美的特点。杨海雄代表作有十二生肖、丹顶鹤、孔雀等。
他编了一朵花给小朋友后,问道:“小朋友喜欢吗?”
“喜欢。”小朋友乐开了花。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以面粉、糯米粉、食用色素等为原材料制成,是一种世代相传,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民族艺术。中国的面塑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作品可存放上百年,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面塑色彩鲜艳,造型生动,做工精巧,人物表情细腻、传神,服饰飘逸质感丰富,体积小、便于携带。
“你看,这个面团越揉越软,有的是越揉越硬。它里面其实是白的,但是加了油画颜料进行调色。”来到延平区一叶工艺品店叶良美的展位,她正教小朋友制作。
叶良美是面塑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作品获得第五届福建省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大赛金奖。
“我们的传统文化丢失了许多,让孩子们从小学习传统文化,为了非遗进校园,我已经跟二十多所学校合作了。”她认真地介绍道:“我们不仅要教他们学传统工艺手法,还要教他们学习背后的文化渊源。”
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的柯昌云,祖籍湖北郧西。在晋江市缠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展位,她让我们见识了缠花。
缠花,是指用多色丝线在以纸板和铜丝扎成的人造坯架上缠绕出鸟、兽、虫、鱼、花、果等美术品,具有“小”、“巧”、“精”、“活”的特点,人们称它是“立体绣花”、“线艺雕塑”、“立体工笔画”。
缠花源自于中原汉文化里的簪花礼俗,始于明代,盛于清代,是一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气息的中国传统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这个二十四节气春分,要做多久?”在展位上,看到她最近完成的作品,喜鹊栩栩如生,仿佛在对客人歌唱喜悦。
“要做一年。每一片叶子都要把握它的光泽度,要让画面平整,一点痕迹都没有。如果做的不好,到处是痕迹就很丑。”她高兴地介绍了她的缠花作品和经历。
“我不能让缠花失传,一直在我手上是不能进步的,只有大家学到了才能进步。”不断找到生活里有重要意义的事做,让未来有所期待。柯昌云说每天花的制作时间超过了14小时,想出版一部专著或者教材,让年轻人学习传承。她的国色天香代表作,获得了福建省第五届工艺美术大奖金奖。
“我在研究闽南本地的一些文化,想把它作为可识别的一个符号或者形式来表现。”面对未来,她说:“站在工艺美术的角度来看,要一边传承一边创新。传承与创新的中间是个衔接。在工艺美术的边界之内展现艺术,在创意上面达到艺术家水平,在工艺方面达到国际奢侈品水平,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缠花走出国门。”
薄如蝉翼,晶莹剔透,珠光细闪,似乎带着清晨露珠儿刚从枝头摘下,看那叶片的形态,片片舒展,娇而不妖,连花瓣上的纹路都看得清清楚楚!宛若美人肌肤自然生长出来一样,吹弹可破,润极了!
陶瓷捏雕是陶瓷雕塑制作方法中的一种,其以手捏为主,工具为辅,擅长以生动写实的手法塑造各种动植物的形象,故捏雕也可以称其为“捏花”。捏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它通过手工将瓷泥捏成羽毛、花瓣等一些物体的详细部分,再将其一一粘贴在花瓶、瓷盘等瓷坯上,对这些瓷坯进行装饰,最后进行烧造而成。捏花技艺,是德化陶瓷匠人的指尖奇迹。
来到展会“拾巧”品牌展位,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苏华羽与陶艺家曾巧霞告诉媒体,拾巧顾名思义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遇见美好。所制作的系列作品均有陶瓷捏花妆饰,纯手工捏制,片片白如压、薄如纸,充分展现出德化特有羊脂玉质地白瓷的细腻。
“这些作品以德化传统手工捏花手法工艺结合周塑工艺经过陶瓷72道工序倾情打造,每件作品都是耗时耗力精心打造的心血结晶。”
福建是工艺美术大省,工艺美术门类齐全,涵盖了陶瓷、漆器、石雕、木雕等13大类、100多个品种,福州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德化白瓷、惠安石雕、安溪藤铁,莆田木雕、古典工艺家具,南平建盏等产业有较强竞争力。
2023年,福建省工艺美术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省)。目前,全省已形成了一批相对集中的工艺美术产区,包括福州“中国寿山石文化之都”“中国脱胎漆艺之都”、泉州“中国工艺美术之都”、莆田“中国木雕之城”、南平“中国建盏之都·建阳”等11个国家级区域品牌,惠安“世界石雕之都”、德化“世界陶瓷之都”、仙游“世界中式古典家具之都”、安溪“世界藤铁工艺之都”等4个世界级区域品牌,成为福建亮丽的名片。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福建工艺美术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为传承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丰富群众生活、增进国际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福建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告诉媒体,“我厅消费品处携手省工美中心,在本届福博会上,首次打造工艺美术精品、日用品及特色消费品展销活动,参展规模创历届新高。”(文/闵恭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