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紧抓新能源汽车风口 通快加码激光技术研发应用

©原创 发表时间:2024-11-27 12:00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余娜

长期以来,激光技术一直是提升汽车制造效率的关键因素。在众多车型上,从内饰到外饰,几乎所有部分都包含了采用激光处理过的组件。得益于其在可靠性、精度、效率和功能多样性方面的突出优势,激光工艺已被大量应用于汽车动力总成、白车身、座椅等各类汽车零部件的制作流程中。而在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激光技术更是凭借着高重复性和高可靠性,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得益于中国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积极政策和支持,以及新兴汽车品牌的快速崛起,即使是在全球经济形势疲软的大背景下,通快在中国依旧收获了显著的业务增长。众多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制造过程中采用了我们的激光技术,覆盖了从车身到内饰,再到车载显示、电机和电池等关键部件。我们通快深感荣幸能参与这一进程,并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近日,通快集团激光技术CTORichardBannmueller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赋能激光焊接与切割

作为一种先进工具,激光在可靠性、精度和效率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激光焊接,其本质属于熔融焊接技术,是一种以激光束为主要能源,通过激光束的高温作用形成熔池,使金属熔化混合,冷却后凝结完成焊接。

在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从电芯制造到PACK组装,焊接都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制造工序。动力电池结构包含多种材料,如钢、铝、铜、镍等,这些金属可能被制成电极、导线或是外壳。因此,无论是一种材料之间或是多种材料之间的焊接,都对焊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动力电池整个产业链中,激光焊接主要应用在动力锂电池中游生产。作为一种高精密的焊接方式,它极为灵活、精确和高效,能够满足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性能要求,是动力电池制造过程中的首选,目前已经成为动力电池生产线的标配设备。

记者获悉,汽车制造方面,不管是激光焊接还是切割,通快集团一直是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特别是在焊接方面,通快的碟片激光器已成为汽车白车身焊接的一个行业金标准,国内外的汽车制造商对这一技术亦十分认可。

激光技术在汽车制造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白车身焊接之外,汽车电动化趋势下也催生了轻量化的需求,导致越来越多的热成型件被制造商所使用。如此发展趋势下,汽车行业对激光三维切割的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

通快在激光三维切割领域占据着全球领先地位。作为全球首家推出激光三维切割设备的企业,通快近20年来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迭代。针对中国市场的多样性,推出了涵盖高端快速加工设备以及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终端产品。

“在焊接领域,电池制造与白车身焊接的技术要求存在显著差异。白车身焊接主要涉及钢材,而电动汽车电池包的制造,尤其是锂电池电芯模组的焊接,涉及到大量铜和铝的焊接。通快的激光技术在这一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我们的碟片激光器具有出色的抗高反射性能,而我们首创的BrightLineWeld环芯可调焊接技术,能有效解决电池焊接过程中抑制飞溅的难题,确保焊接质量。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通快在电动车电池焊接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RichardBannmueller表示,“激光技术在焊接、切割以及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广泛应用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通快的业务增长速度还将保持强劲态势。”

资料显示,激光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只要涉及到车辆制造中的连接、切割、钻孔、改变材料表面特性、清洗、强化或者标记等环节,激光技术均有其施展魅力的舞台。

在过去两年中,通快还在刹车盘涂层硬化技术的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创新性地采用了激光高速熔覆技术。这项技术通过激光将高硬度合金粉末材料熔化,并迅速涂覆在刹车盘表面。

通快激光高速熔覆技术能有效提高刹车盘的耐磨性,减少颗粒物的产生

通快在欧洲已成功将激光高速熔覆技术应用于多条刹车盘生产线,并仅用两年时间迅速成为该领域的行业领导者。在中国,众多刹车盘制造商同样对这项技术有着迫切需求。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也想把刹车盘出口到欧盟市场。另一方面,中国也即将实施自己的更为严苛的汽车排放标准。“我们期待未来在中国能够有更多激光高速熔覆技术的项目落地,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推动行业进步。”RichardBannmueller表示。

夯实在华研发能力

9月20日,德国通快集团激光技术事业部(TRUMPFLaserTechnology)宣布成立激光业务区域中心(中国),以加强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这家高科技公司把其中国子公司从一个本地销售和服务业务单位升级为具备全面功能的综合性本地化组织,标志着通快激光技术中国区将首次拥有自有的研发部门和产品管理部门,与现有的应用开发、运营、采购、销售和服务部门共同构成完整的业务体系。

对此,通快集团激光技术CEO兼董事会成员HagenZimer博士表示:“这一转型体现了我们对中国这一快速增长市场的战略重视。通过强化在中国市场的投入,我们希望充分利用市场机遇,提高我们的竞争优势,并更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

激光业务区域中心(中国)的建立,将使通快激光能够在中国开发和制造激光核心光源、激光加工光学器件和系统,使通快能够高效率、高效益地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通快中国激光技术CEO黄哲表示,“通快正不断加强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这不仅使我们的设备成本更具竞争力,也使我们能够更迅速地响应中国客户的需求。”

目前,通快激光解决方案已涵盖信息技术、电力设备、轨道交通、农机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医疗、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消费电子、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汽车,以及EUV极紫外光刻等行业。

成立于1923年的德国通快集团,是德国工业4.0首批创立成员,长期致力于激光和机床领域,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供应极紫外(EUV)光刻机光源的厂商。

中国是通快集团最大的海外市场。上世纪80年代,通快在中国安装了第一台机床设备。2000年,通快在江苏太仓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当前,通快在华的核心业务主要是激光技术与机床,为包括汽车、电池、消费电子、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高端智能制造业提供金属加工整体解决方案。

位于江苏太仓的通快(中国)有限公司

“通快内部将更大力度推动AI,帮助我们更快地优化产品设计及服务机制,通过AI把更多大数据灵活地利用起来。随着新的AI应用的涌现,通快的激光产品,将在算力硬件制造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ichardBannmueller透露,“未来,我们也会将越来越多的通快产品实现本地化生产,预计在3-5年内会有更多的本土激光设备在中国生产。通快激光产品线,除赋能汽车行业,还服务电子行业、显示面板行业等。对通快整体业务而言,将伴随不同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或新的业务增长点。”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