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抢占制高点:内蒙古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作者: 孟凡君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4-11-25 15:48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为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围绕制造业主战场,加快未来产业布局,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联合教育厅、科技厅、交通厅、文旅厅、国资委、能源局、政数局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要建立内蒙古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推进机制,加强跨部门协调,统筹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鼓励政策性银行和金融机构等加大投入;大力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在我区建设前沿技术研发技术中心,推动未来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实施方案》的印发,为内蒙古锚定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拓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空间,抢占赢得未来经济发展先机的制高点,加快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有着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实施方案》坚持创新驱动、应用牵引、梯次培育、安全有序原则,以传统产业高端化升级和前沿技术产业化落地为主线,优先发展碳基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稀土新材料、新一代半导体材料、氢能、新型储能、算力网络、低空经济、合成生物9大优势型未来产业,加快培育生物质绿色能源、增材制造、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航天产业5大潜力型未来产业,超前布局超导材料、元宇宙、先进核能3大前瞻型未来产业,构建“9+5+3”未来产业发展格局。到2030年,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产品,推广一批应用示范场景,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建设一批中试验证和公共服务平台,建成3-5个高水平未来产业先导区。

《实施方案》从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培育标志性产品、拓展应用场景、壮大产业主体、打造特色产业高地等5个方面部署重点任务,并提出系列保障举措,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实施。一是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提升技术创新供给能力。深入实施“科技突围”工程,布局新领域新赛道重大项目。发挥国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作用,加强基础共性技术供给。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未来产业重大科技攻关。按照产业需求建设一批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加快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内蒙古赛区赛事,挖掘潜力企业和创新团队;拓展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发挥“蒙科聚”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聚合、聚变作用,打造未来产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资本运作、企业孵化、知识产权保护总窗口。推动“政产学研金介用”组建未来产业创新联合体,实现研发设计、工程化验证、市场化推广之间有效衔接。

二是培育标志性产品。打造标志性产品。制定并动态调整自治区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目录,分行业遴选、打造一批未来产业新品、精品、名品,积极参与国家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揭榜挂帅;加强标志性产品推广。举办重点技术及产品供需对接活动,加速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开展品牌诊断、品牌故事大赛、品牌创新成果路演及发布等活动,培育未来产业品牌。

三是拓展应用场景。开拓新型工业化场景。围绕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领域,面向设计、生产、检测、运维等环节打造应用试验场,以产品规模化迭代应用促进未来产业技术成熟。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推动产业链结构、流程与模式重构,强化自治区国有企业应用场景示范作用;建设标志性场景。聚焦“低空+”“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建设综合类和行业类应用场景。定期遴选并发布自治区典型场景需求和供给清单,建立优秀案例和解决方案库。组织新场景发布、供需对接等活动,畅通场景“应用-反馈-迭代”机制。

四是壮大产业主体。培育高水平企业梯队。引导龙头企业加快新领域新赛道布局,支持通过内部创业、投资孵化等方式培育未来产业新主体。建立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梯度培育未来产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打造特色产业链。依托龙头企业培育未来产业产业链,建设先进技术体系。制定未来产业招商图谱,聚焦未来产业优势领域实施精准招商。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生态体系。

五是打造特色产业高地。布局未来产业先导区。制定自治区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方案,支持创新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深厚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推动产业特色化集聚发展。加速创新资源集聚;发挥先导区牵引示范作用,推动创新技术成果应用转化,促进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强化先导区管理机制创新,建设数字化的供应链产业链,加速资金、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高效流通和科学配置。


作者:孟凡君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