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江新区发布消息,2024年重庆文化旅游产业云课堂在两江新区高科·山顶总部基地举行,重庆渝富控股集团博士后胡际权,以如何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实现文旅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并和与会代表探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投融资策略以及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18日下午,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从上海来渝旅游的杨丹,在江北区北仓文创街区拍照打卡。“这里不仅有老小区的味道,而且还有工业厂房的原始痕迹,很有老重庆的味道。”杨丹说,走累了,还可以到生活美学馆坐一坐,或者去文化咖啡店品尝一杯咖啡。
“北仓里”的前身是塔坪小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因年久失修,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外立面破损、电线乱拉等问题。2021年,重庆江北区正式启动塔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基础设施进行更新,并对沿街店面进行商业文创性的改造,吸引年轻创客群体进驻,参与老旧街区共融共创,如今老厂房成了网红打卡地。
这是文旅产业投融资最成功的典型案例之一,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让工业遗址“活”起来“火”下去的重庆发电厂,如今变成了重庆美术公园,是一个艺术与工业完美融合的场景。
又比如,渝中区鹅岭贰厂文创公园,其前身是民国中央银行印钞厂,现在成为文创园,各种新潮文艺品种吸引无数年轻人来此聚集,作为网红景点,旅游络绎不绝,拍美照发抖音发朋友圈。
再比如,重庆钢铁厂变身重庆工业博物馆,自2019年9月底开馆以来,重庆工业博物馆共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
胡际权说,保留工业厂房的原始结构,延续历史建筑的独特性。同时,通过引入创意设计工作室、展览空间和艺术市集,将文化产业、艺术设计和公共空间形成多元复合,打造出一个富有活力的公共文化场所,这就是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实现文旅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文旅项目的边界不断模糊和扩展,一些改造后的旧厂房、老街道、废弃的矿坑,以及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型旅游形式也逐渐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文化旅游还能满足消费者的内向需求,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为地区文化产业的繁荣注入新动力。”他说。
文旅产业应该多样业态与智慧科技共融。他说,近年来,文旅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央及地方政府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消费。他认为,我市文旅产业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未来应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胡际权还分析了文旅产业投融资的主体、区域分布、投资概况、投资方式、投资趋势、融资概况、融资模式等,并指出未来文旅产业投融资将呈现投资规模质量提升、投资主体更加多元等趋势。
据了解,此次培训不仅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融资提供了深刻的洞见和策略指导,还为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智慧化升级指明了方向。未来,我市将继续借助政策扶持和模式创新的双重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不断探索新的业态和投融资模式,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持续赋能地区经济的繁荣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