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空俯瞰,10个直径14.4米的圆圈如“利剑”嵌在海面上。“剑柄”处,中交一航局三公司承建的红沿河取水口拦污网三化改造项目第二道拦污网最后一段现浇胸墙施工正酣。9月29日深夜,一个个蓝色小点开始摆动闪烁,仿佛是剑鞘上点缀的生动宝石。“提前15天完成”,施工现场响起了阵阵完工的喜悦的欢呼声。
今年7月,随着2025年5·20关门工期的最终确定,项目团队深感工期紧迫。“这么算下来,到10月中旬必须确保一层现浇胸墙完工。”项目总工程师张友毕斩钉截铁地说。
万事开头难,为了顺利完成第一阶段施工,除了模板、船机、作业人员等资源投入需要翻倍增加外,技术难题的攻克才是施工的重中之重。10座胸墙主要由方驳吊机辅助进行海上钢筋、模板施工。1号胸墙采用天泵浇注,2-10号胸墙采用地泵进行陆上长距离混凝土浇注。“起步就是60米的长距离输送,单根2米的管要用到30节,最远处需要125节,稍有不慎就会堵管。”项目团队仔细打量着施工图纸感到空前压力。“咱们得提前明确分工,浇注的时候,我去拌合站盯着混凝土搅拌过程,你们轮班在现场密切监控管节输送。”为了将堵管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张友毕有条不紊地做着安排部署。
堵管预案安排妥当,工程部长徐鹏程又将新的问题“抛给”大家:“除了防范堵管,最后三座预埋件才是真正棘手所在。”原来,为了留出车辆转弯的空间,设计时“剑柄”处的三座沉箱以三角形排列,这使得二层胸墙悬挑部分预埋件变得复杂起来。
张友毕点点头说:“8-10号胸墙现浇施工时,我们就得规划好这3座胸墙的边缘空间,以确保悬挑结构的稳定性。”徐鹏程接话说:“我跟设计老师沟通了承载力的问题,我认为可以采用全面铺设工字钢的做法。”工程副部长马珂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是这个尺寸和重量的工字钢结构,整体铺设时不仅需要租用大型起重船机,而且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系数也会显著增加。”张友毕附和:“马珂说的对,大家再想想,能不能有更优解。”
一场头脑风暴悄然展开,大家冥思苦想。徐鹏程率先打破了静寂。“张总,我们能不能把模板与工字钢整体加工,分4片做成底模,分别进行吊装,在一层胸墙上完成拼接?”“这个想法好!既能节省船机费,更能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施工效率,一举多得。”张友毕对徐鹏程竖起了大拇指。于是,在张友毕的带领下,施工员们集思广益,最终敲定了浇注时预留L型台的小块空间来搭接工字钢的施工方案。
一层胸墙浇注作业需要夜间进行,一方面是赶潮水作业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夜晚气温适中,对混凝土总体入模温度控制有利。因此,项目施工团队个个变成了“夜行者”。
“毕总,地泵泵管堵住了,你快来看一下啊!”第一次遇到地泵堵管问题的李昆朋着急忙慌地汇报着现场情况。“别慌!按照之前的预案,找堵点。”张友毕边安排部署,边乘车赶往现场。于是,现场施工人员挨个管节听声检查,像极了“挑西瓜”。“这块声音不对!”,李昆朋发现了堵点连忙喊起来。张友毕轻轻一敲,确定堵点所在。“这节发闷,大差不差就是这了。咱们马上拆管换管,不能耽误后续浇注!”现场人员迅速行动。有了2号胸墙堵管的经验教训,施工人员都会在浇注前后用水和砂浆对管节进行彻底清洗,加上输送时操作得当,保证施工连续性,后期再也没出现堵管问题。
时间定格在2024年9月30日凌晨2点。10号现浇胸墙完工,比原计划提前了15天。现场施工人员疲惫的脸庞上,难以掩饰兴奋的喜悦,心里都在默默地向国庆献礼。(朱梦瑶)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