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中国汽车软件大会打造融合共创生态

作者: 祁晓玲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4-11-13 07:22
分享到:

11月7日-8日,2024中国汽车软件大会在上海嘉定举行。本届大会以“软件智领未来,融合共创生态”为主题,聚焦智能汽车领域人工智能前沿技术、高级别自动驾驶、全球化出海浪潮、多模态智能座舱、低空飞行器场景应用等软硬融合一体化以及跨行业协同发展等重点议题。大会汇聚政府领导、行业组织、国内外头部车企领袖、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精英和专家学者等600余人。

上海市嘉定区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陆祖芳陆祖芳表示,新时代赋予汽车产业转型新的使命,在新赛道上更需要生态伙伴们携手共创共建,共同开启智能化的新征程。嘉定将持续打造更好的产业生态和更优秀的营商环境,努力拉长产业链、突破创新链、开放资源链、提升价值链、优化服务链,为智能汽车软件产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全力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汽车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

上海市嘉定区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陆祖芳

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走向软硬件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在此次大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加强软件自主研发。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协会平台,汇聚行业资源,做大做强中国汽车软件产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筑牢软硬件技术底座,实现安全可控;二是加快标准体系建设。联合整车厂、零部件企业和软件生态伙伴及行业力量,推动标准的制定与共识的达成,实现资源共享与产业协同,构建科学、前瞻的产业标准框架;三是坚持软件开源共建。推动形成开源文化、行业规范、创新商业模式和开放生态,携手构筑一个开放、开源、共享、协同的汽车基础软件生态,推动产业的长远发展。

中汽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认为,在进入AI高速发展时代的当下,AI技术目前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及挑战,例如在数据获取和处理能力方面,AI技术所需要大量数据的获取和处理仍然存在瓶颈,尤其是高质量的标注数据;在复杂场景的适应性方面,路车云AI技术需要适应各种复杂的交通场景和天气变化,如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雨雪雾天等,这对AI技术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法律法规和伦理问题方面,AI技术的应用仍面临隐私保护、数据安全、自动驾驶的责任归属等问题亟待妥善解决。何积丰建议,下一步需着力推进深度学习、联邦学习和可解释AI三方面的技术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

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引发新一轮智能化变革,从语音语义感知交互到复杂的深度机器学习,AI正在成为赋能千行百业、推动新型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其发展趋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潜力。在这场技术革命中,汽车无疑是AI技术深度融合最为重要的智能终端,AI技术重塑着汽车设计、制造、运维全产业链条。为构建一个汇聚行业智慧、促进技术创新的全新舞台,“汽车+AI”智域协同创新生态平台正式发布,通过共建、共享联合实验室、前瞻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空间、集成创新应用示范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激发技术创新的无限潜能,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高效转化。

汽车早已从传统的交通工具演变成如今的超级智能体,跨界协同碰撞出的火花照亮了智能汽车多元共创的未来。为更好地支撑“汽车+AI”智域协同创新生态平台的建设发展,10家来自不同细分领域的代表企业和高等院校、金融资本开启合作签约,从联合技术开发与研究、数据共享与分析、产品优化与推广、人才培养与交流、标准制定与合规等方面开展相关合作。相信此次签约对于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促进AI技术与汽车融合、提升中国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产业AIGC技术应用白皮书发布仪式

智能化是汽车技术发展最主要的方向,近年来AIGC产业蓬勃发展,逐渐覆盖到了各类行业,也极大地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变革,成为汽车智能化的基石技术。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指导,中国一汽高端汽车集成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汽车之家、燧原科技等业内多家企业,起草编制了《汽车产业AIGC技术应用白皮书》,通过发挥全国重点实验室前瞻引领作用,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普及,启发行业认识和理念升级。本白皮书汇集了多家企业在汽车AIGC技术研发过程中的认知和应用实践案例,分别描述了汽车AIGC概念、涉及的关键技术、已出现的一些典型应用或基础探索,对汽车AIGC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判断,并提出了行业可行性建议。

自动驾驶开源仿真引擎生态共建签约仪式

软件开源大大推动了技术创新迭代,降低开发成本,提高软件标准、质量、安全性。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作为智能汽车创新技术的策源地、成果转化的加速器、示范引领的新引擎,始终保持在产业数字化变革中勇立潮头,基于2023年中国汽车软件大会发布的中国汽车软件开源生态平台,软件园持续输出,打造了AI开源、硬件底盘开源、具身智能开源、操作系统开源等开源生态体系。CARLA,以其开源、高保真、社区活跃的特点,成为全球自动驾驶开发者广泛使用的仿真引擎。双方携手,聚焦“自动驾驶开源仿真引擎生态共建”核心目标,共同推进智能汽车软件平台、自动驾驶仿真技术以及开源社区的建设与应用拓展,推动智能汽车软件解决方案的产业应用与落地进程,促进智能汽车软件产业生态的共同繁荣与升级。

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中,操作系统是构建智能汽车生态体系的关键。而操作系统的内核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开发难度大、周期长,难以独立形成商业模式,需要共建产业生态。2023年2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软件分会发起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共建计划,普华基础软件作为核心发起单位之一,率先发布了开源微内核“龘”EasyAda。2023年6月,“龘”EasyAda通过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TOC评审,成为基金会孵化筹备期项目。在本次大会上,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贡献“龘”EasyAda,共同助力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生态迈向新高度。

数据正逐步融入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战略资源。然而,汽车行业数据的供给、流通、应用等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大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信通院、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广汽、北汽、比亚迪、长城、蔚来、理想、小鹏、北理新源、众链科技、中汽创智、重庆安驿、上海汽检、车云数据、先导产投、智行众维、零数科技等,共同启动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工作,旨在共同构建可信可管、互联互通、价值共创的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

为规范汽车数据处理活动,五部委联合发布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对汽车行业提出了数据安全要求。基于该文件和国标GB/T41871,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汽车网络安全工作委员会联合国家级技术机构,制定了一套关于汽车隐私保护能力测评的规范。“汽车隐私保护”标识在2024中国汽车软件大会上正式发布,根据今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关于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第一批)”,首批共有20余种车型通过测评,在本次大会上为首批通过测评的车型颁发证书。会上同时授权相应车辆使用“隐私保护”标识。

此外,大会还展示了20个“中国汽车软件优秀创新案例”,涵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基础软件”“生态贡献”四大领域,全面覆盖汽车产业软件技术的各个方面,从底层驱动到顶层应用、从技术创新到生态构建,全方位展现中国汽车软件行业的蓬勃活力与卓越成就。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软件分会理事长,中汽创智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谈民强以《开源开放-构建智能汽车软件生态系统》为题,指出软件不仅在提升汽车性能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成为汽车企业创造利润的新途径,因此亟须加快构建开放、开源、多层解耦的立体汽车软件生态体系。重庆长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软件工程总经理曹斌、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华为终端BG智慧出行部长熊燕、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晓先、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兼CTO杜强和苏州智行众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资深安全专家PangSungHoon分别从软件定义下的汽车智能化转型路径、人-车-家全场景智慧出行解决方案、车用操作系统开源共建赋能、AI时代的整车操作系统和自动驾驶软件安全工程实践等领域展开了相关内容的分享和探讨。

本次大会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安亭·上海国际汽车城联合主办,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中德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中心、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基础软件分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软件分会和智能网联汽车分会协办。

作者:祁晓玲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