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10月29日,“庆祝洛轴建厂70周年庆典暨智能工厂投产仪式”在河南洛阳市洛轴新厂区召开。记者从投产仪式上获悉,该厂是国内首个风电齿轮箱轴承智能工厂,是洛轴形成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的标志性工程,是国内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齿轮箱轴承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将进一步提升洛轴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技术地位。
洛轴70周年庆典仪式上,洛轴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新莹提到,近几年洛轴增速位居行业主要企业第一,随着大兆瓦风电、重大装备专用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之重器配套轴承成功运用,进一步巩固了洛轴行业领跑者的地位。
国人骄傲的神舟系列飞船、天舟系列、中国首次载人航天任务、“嫦娥”“北斗”“天问”“天宫”“墨子”“梦天”、C919、辽宁号、福建号、中国天眼等大国重器,身上都有着洛轴制造的身影。
记者了解到,为打造世界一流轴承研发生产基地,洛轴历经两次“混改”,成为而今的国企改革样板。
2022年以来,洛轴认真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对照国家“科改示范”企业要求,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经过两次“混改”,基本实现了股权多元化目标,迈出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一步。
经过两次混改,洛轴引入了包括郑煤机、金风科技在内的优质战略投资者。这样的改变更利于企业市场化经营,让企业更有活力,按照市场规律去办事。
洛轴集团风电齿轮箱轴承智能工厂成立于2024年8月,是国内首家特大型轴承智能生产线。
该工厂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了3D模型与设备工作状态运行关联,实时展示设备运行信息、告警信息、产品加工节拍、加工产量、在线检测等关键性生产数据,与企业的MES系统能够做到无缝衔接,获得生产、库存和市场订单等相关数据,实现更高效的资源配置和智能化的运营管理。
这个为提升我国海上风电增速箱轴承研发生产能力而建的智能工厂,内部构造不一般:主要由多个工序加工岛组成,核心特点在于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将工业大数据分析和“5G+工业物联网”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了产品从设计、选材、生产到交货的全程数字化。
此外,工厂采用了先进的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智能控制系统和无人物流系统等实现生产流程的高度自动化。同时以智能化管理的方式确保生产线的稳定运行和高效产出。
“建厂70年,是洛轴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打造世界一流专精特新企业,建设‘百年洛轴’成为企业的重大发展命题。”王新莹表示,将以实现“百亿”洛轴为目标,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的落实,努力为我国由“制造大国”加快迈向“制造强国”贡献力量。
谈及未来发展,他提到,未来将瞄准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目标,紧盯轴承产业新“风口”,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同时,完成股份制改造,加快上市步伐,让企业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洛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洛阳市立足“一厂一所一院一校”(洛轴、轴研所、中机十院、河南科技大学)的完整产学研用体系,组建了河南轴承产业联盟,培育了轴承及配套生产企业300多家,成为国内轴承产品品种最全、用途最广的综合性轴承生产基地。全市轴承产业链营收规模2025年预计突破330亿元,创新驱动力、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理事长周宇认为,洛轴建厂70年来,从白手起家到创新突破,从单一产品线到多元化产品结构,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始终站在轴承行业发展最前沿,引领中国轴承行业不断进步。此次智能工厂投产,再一次展现洛轴作为领军企业的潜力和担当。
王新莹表示,历经70年接续奋斗,洛轴已经站在一个新的更高起点,打造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建设“百年洛轴”成为企业的重大发展命题,这是洛轴政治荣誉、经济地位的标志和象征,更是广大干部职工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的体现和寄托。全体洛轴人将以此为契机,牢记“共和国长子”担当,弘扬“信得过”精神,以深化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为目标,抢抓风口机遇,加快改革转型,做强做优做大主业,朝着“打造世界一流的轴承研发生产基地,成为国际杰出的轴承供应服务商”目标奋勇前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