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消费月将于11月3日在上海举办启动仪式。11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介绍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关消费月活动情况时表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强调,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提升消费结构,培育新型消费业态。商务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在深入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扎实推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会同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培育建设城市在11月举办消费月活动,商务部将指导五个城市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圈、展会、节庆活动,培育更多“必购必带”的商品,打造更多“必游必玩”的场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盛秋平认为,国际消费中心培育建设城市消费月是2024“消费促进年”重头戏,总体考虑是充分发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引领作用,统筹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国产和进口、线上和线下、老字号和新国潮、本地居民和入境游客,更好发挥进博会、广交会等重点展会“买全球、卖全球”作用,丰富首发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广新型消费业态,开展系列精品消费促进活动。需要说明的是,精品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奢侈品、高端消费品,而是指在品质、设计和工艺上达到标准,面向大众的、范围更广的,契合绿色、智能、健康、时尚发展趋势,能提升百姓生活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我国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2024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万亿元,同比增长3.3%,主要呈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大宗消费增势好。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加快展现,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明显向好。9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了20.5%,增速创下了三年多来新高。汽车零售额增速7个月来首次由负转正,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到了53.3%。第二,服务消费需求旺。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7%,快于商品零售额3.7个百分点,其中餐饮收入增长6.2%,不少人因为一道美食、一场赛事、一款游戏、一部影视剧而“奔赴一座城”。据有关平台数据,在《黑神话:悟空》带动下,三季度山西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住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倍。第三,新型消费活力足。数字消费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9%,占社零总额的比重达到25.7%。绿色智能消费备受青睐,9月份高能效家电和智能家电零售额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智能家电增长30%。国货潮品受到欢迎,前三季度主要电商平台中华老字号的店铺销售额已经超过2023年的全年水平。第四,县域消费动能强。前三季度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6.5%,增速均高于城镇,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8.3%。
盛秋平表示,2024年是“消费促进年”,举办消费月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更好地健全“活动+政策”扩大消费长效机制。举办消费月活动,突出首发首秀,突出新型消费,将完善“购物节、消费月、首发季、促进年”消费活动体系,健全“政策+活动”双轮驱动的长效机制,更有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第二,更好地将促消费与惠民生结合起来。消费与民生息息相关,在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中,注重老百姓有“获得感”,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比例,截至目前已有3000多万人参与,带动销售超过4000亿元,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还有更多期待。
第三,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7%。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比8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消费市场出现不少积极变化。在全年工作冲刺阶段,举办消费月活动,引导线下实体商业积极开展促销活动,与“双十一”线上促销活动形成联动,进一步凝聚合力,释放消费潜力,助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第四,更好地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2024年以来,商务部出台了一系列既是扩大开放、又有利于消费促进的政策。比如,扩大电信、医疗、教育领域的开放,扩大免签国家范围,优化支付服务,完善市内免税店等。在广交会、进博会举办期间,举办消费月活动,一方面是让这些政策更好地落地见效,另一方面,也是依托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发挥“强磁场”效应,集聚全球优质消费资源,增强对国内外消费者的吸引力。
让全球消费者“方便来、愿意来”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党中央着眼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盛秋平介绍,商务部举办中国国际精品消费月活动,主要围绕“1+4+N”展开,覆盖面很广,即聚焦1个精品首发季、4大消费领域,举办N场消费促进活动。“1”是指举办1个精品首发季。组织国际精品、本土新品、国货潮品、中华老字号产品等举办首发首秀首展,依托进博会、广交会等重点展会集中组织新品首发。在核心商圈、步行街培育一批首发中心,让消费者能及时了解、体验新产品新服务。“4”是指聚焦精品购物、精致美食、精典旅游、精彩展演等四大板块举办一系列消费主题活动。“精品购物”方面,组织重点步行街、商圈、商场、百货、超市、奥特莱斯以及免税店、离境退税商店等,设立国际精品和国货“潮品”专区、专柜,推出优惠促销活动,助力消费者惠购全球好物。“精致美食”方面,将举办环球美食节、精品美食周、中华特色美食节等活动,组织中华老字号、黑珍珠、米其林等餐饮企业推出更多新品套餐、特色美食、风味小吃,让老百姓能品味更多美食。“精典旅游”方面,组织五个城市发布城市漫步、入境游、康养游、邮轮旅游等精品线路,组织“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演出去旅行”等系列活动,让百姓出游有更多更好的选择。“精彩展演”方面,发挥进博会、广交会等平台资源优势,集中举办一批传统文化、潮流艺术、家居博览等精品展览展出,目前第136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展”正在广州举行,同时将推出一系列优秀文艺演出、体育赛事活动,丰富百姓文体娱乐生活。
盛秋平认为,中国国际精品消费月活动主要特点可以用“一个主旨、三个突出”来概括。首先,“一个主旨”,就是打造标志性的消费盛会,通过政府部门、商会协会、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高水平消费促进活动的联动效应,引领带动全国,把消费月办成一个标志性的消费盛会。其次,“三个突出”。第一是首发经济主题突出,体现商旅文体健融合。初步统计,五大城市活动期间将推出50场精品首发、首秀首展活动。第二是精品消费主线突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第三是政策配套突出,扩大活动成效。盛秋平表示,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指导五个城市紧扣“国际”、聚焦“消费”、突出“中心”,推动培育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
目前,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个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比重超13%,中华老字号数量占全国32%,消费品进口占全国超50%,离境退税销售额约占全国约80%,消费更有品质、更具活力。一是全球优质消费资源加速集聚。三年多来,五个城市着力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加强品牌培育,打造消费升级新高地。二是标志性商圈建设初见成效。三年多来,五个城市加快完善城市商业空间布局,推动步行街高质量发展,推进智慧商圈建设,让消费者逛街更舒适、更便利。三是消费创新引领能力持续提升。三年多来,五个城市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消费新场景,激发市场活力。四是国际化消费环境不断优化。三年多来,五个城市持续改善外籍人员支付环境,不断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让全球消费者“方便来、愿意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