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能源化工创新谷在成都启动

©原创 作者: 余娜 发表时间:2024-11-01 15:29
分享到:

■ 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10月30日,在成都召开的2024中国化工园区发展大会上,四川能源化工创新谷正式启动。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肖世同发布《四川能源化工创新谷建设方案》。他介绍,彭州是建设四川能源创新谷的最佳选择地,建设四川能源化工创新谷是彭州的使命与担当。能源化工创新谷的建设,旨在推动能源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研创新成果产业化为主线,着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建设为抓手,构建“总部+基地”,“智力+经济”,“制造+服务”的新格局,形成“十位一体”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以打造“一区一园三中心”为路径,推动全省能源化工产业跨区域协调,促进资源协调、科技创新协调、项目服务协调,营造良好的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生态,实现能源化工产业创新发展。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推动四川省能源化工产业集约化、绿色化、智慧化、特色化发展,打造能源化工创新总部集聚区。

在当天下午举办的媒体发布会上,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陆敏进一步介绍了彭州能源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

陆敏表示,近年来,彭州市着力推进强链延链补链、打造产业高地,发展“六个一”特色产业。其中,以“一桶油”“一罐气”为代表的能源化工产业构建了“国家项目、省级园区、成都管理、彭州支撑”的四级保障体系,筑牢了对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的三个支撑,实现了区域成品油、天然气、氢能、电力的四个保供。下一阶段,基于产业优势,彭州创造性提出打造“四川能源化工创新谷”,以生产性服务业赋能产业发展的方式,联动全省化工园区,推动能源化工产业规模化、系统化、规范化、智慧化、特色化发展,加快推进“一区一园三中心”建设,探索建立高效运行的全省能源化工产业协作机制,拟从小区域合作试点示范逐步将合作范围辐射至全省化工园区,为全省能源化工产业早日迈进“万亿级”作贡献。

中国工业报记者获悉,化工园区正成为四川化工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新旧动能转化的主战场。

据四川省经信厅二级巡视员苏平介绍,2023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亿元,跃居中国第五,西部第一,是我国为数不多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31个制造业门类的工业大省。化工园区作为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对加快实现石化强国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四川高度重视化工园区建设与管理,坚持规划布局科学风险管控到位,绿色循环发展,能力齐备先进,推动化工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认定,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已认定四批28家化工园区,扩区调整8家化工园区。

除建设四川能源创新谷的最佳选择地——彭州外,成都、自贡的化工园区发展也迎来发展新阶段。

在化工产业方面,成都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记者获悉,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成都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功能区、天府新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功能区等7个产业功能区差异化布局、集约化发展;12家新材料产业A股上市企业带动引领,22个材料领域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创新创造,文澜智谷、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等6个中试平台成功授牌;2023年,成都市新材料产业规上工业企业超800家,实现营收超2千亿元。

自贡市沿滩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揖辉介绍了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投资环境。他提到,园区于2022年4月认定、2024年1月扩区,是四川省首批认定、首批扩区的化工园区,规划面积10.01平方公里,新增承载能力位居四川省23个化工园区第三位。园区立足自贡盐化工、氟化工比较优势,着力打造“盐化工—氯碱化工—氟化工—氟材料及制品”一体化产业链。园区还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智慧管理中心、危化品停车场、安全实训基地等专用设施,获批四川省首批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化工园区。同时,自贡地区拥有丰富的盐卤、天然气资源,我们立足资源价值放大为目标,着力实现资源变资产,积极发展盐氟化工、天然气化工,已签约引进了中国中化、瑞柏集团等投资超百亿的龙头项目。

“我们围绕配套行业龙头,积极引进了一批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导电剂等锂电材料配套企业,已逐步开展建设即将陆续投产。对于有意向在园区投资的企业,只要通过相关入园联审程序,签订了正式投资协议的项目,从签约完成之日起,我们就会立即成立项目服务专班,与企业一道共同会诊项目落地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围绕双方协议明确的节点目标,倒排工期,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投运。”王揖辉说。


作者:余娜

编辑:左宗鑫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