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张楠 通讯员 赵凤莉 齐昕滢
10月28日,中国石油广东石化公司化工二部80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装置首次使用HPR-1018HA牌号种子料成功转产5天,已生产该牌号茂金属聚乙烯产品5000吨,目前装置生产稳定,产品质量较好。
该公司化工二部工艺工程师王凯介绍,之所以能够成功转产且产品质量较好,功劳还得归于他们创新的“爬壁机器人”。有了“爬壁机器人”加持,能够更加健康、安全和高效清理扩大段粉料,减少人员受伤风险,降低反应器结片和结块风险。
80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装置引进了钛系、铬系、茂金属三个催化剂体系,可生产高、中、低密度的聚乙烯产品,涵盖膜料、注塑、中空、拉丝、管材等应用领域。10月23日,按照排产计划,该装置将要转产茂金属聚乙烯产品,生产前需要将反应器内的粉尘清除干净。
反应器是全密度聚乙烯装置的重要设备,如果反应器扩大段吹扫不干净,聚乙烯粉沫会形成片料,一旦脱落到反应器,流化状态不好,将会引起生产波动。
“反应器扩大段最大直径将近10米,清理面积256.3㎡,在以往的检修工作中,需要利用长钢管连接气源胶带,一点点进行反应器壁上结片的吹扫工作,作业风险大、难度高,往往需要七、八名有经验且体格健壮的操作人员轮流作业,整体时间最短也要8个小时。”王凯介绍。
为了进一步提高检修效率,化工二部创新理念和思维,以科技应用赋能装置检修工作,多次联合和配合机器人厂家研发了首台智能“爬壁机器人”。
“该机器人配有三个强力吹扫口,一台多角度摄像头,能直观观察反应器内粉尘堆积情况。通过底部强磁铁作用,可实现直接吸附在器壁上,在反应器内进行自由移动,吹扫范围广,清洁程度远超之前。”王凯说。
“爬壁机器人”可替代原来多人配合的方式,不仅吹扫的干净,省时省力,而且机器人配有的可垂直悬挂在反应器顶部的两根防坠线,能有效解决原有顶部粉尘的吹扫不到位等问题,有效预防掉落产生的风险。
“爬壁机器人”完全可实现探得清、扫得净、防得住。不仅让原来的8小时人工吹扫时间缩短到了3小时,而且让反应器扩大段吹扫得更加干净,尤其是反应器穹顶部粉尘被吹扫的“片甲不留”,这为全密度聚乙烯装置平稳开工投产和茂金属催化剂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王凯介绍,首次使用“爬壁机器人”清理后有两个最大的变化,一是反应器穹顶无聚乙烯粉料的残留,对茂金属膜料质量有一定帮助,新生产的聚乙烯产品吹膜后晶点较以往开车初期显著减少;二是本次转产使用的是茂金属催化剂,该催化剂对反应器扩大段料位控制有极高的要求,这次清扫时未发现因片料脱落影响流化状态。
“自装置开工以来,我们深化技术创新,积极植入全新的创新手段和理念,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进行再创新,占据主动,持续发力,为市场持续提供优质、高效的化工产品。”化工二部常务副经理于现建表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