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肩负着守护黄河安澜、筑牢生态屏障、传承黄河文化的重要使命。
10月30日,中国工业报从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获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第七场新闻发布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河南省洛阳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李新红,洛阳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关宇飞,洛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劲松,洛阳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雷,洛阳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振刊,豫西河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郭鹏等领导出席发布会,会上介绍了洛阳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
李新红说:“近年来,洛阳市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引领,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治理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2个,成功入选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坚决守护黄河长久安澜
洛阳市突出干流治理,持续完善黄河洛阳段干流河道防洪工程体系,推进黄河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黄河(孟津段)荣获“河南省2023年度省级美丽幸福黄河”称号。
实施“四水同治”,统筹抓好支流河道清淤、岸线除险加固、河岸绿化管理等重点工作,河湖“四乱”问题动态清零。
开展险工险段和薄弱堤防治理,伊河、洛河普遍达到市区段100年一遇、县城段50年一遇、乡村段20年一遇防洪标准。
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洛阳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统筹抓好农业蓄水保水、工业节水减排、城市节水降损,走好水资源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重点河流考核断面生态流量保障率达97.8%。
增强多源化支撑保障能力,建成投用引黄入洛等引水调水工程,优化9个地下水水源地,成功入选国家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
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营造全社会节水浓厚氛围,洛阳入选省级节水型城市、顺利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省级初验。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洛阳市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战略要求,统筹推进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工业源深度治理、移动源污染管控和面源污染防治,推进挥发性有机物等多污染物协同减排,优良天数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在全国率先推出“河长+检察长+警长”联动机制,国考、省考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连续5年保持100%,伊洛河入选全国美丽河湖。
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持续抓好生态保护修复,湿地保护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55%、45.8%,入选全国首批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抢占产业新赛道,大力发展“风口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再造“新优势”。20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一轮“三化改造”全覆盖,智能车间、绿色工厂、制造业头雁企业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形成“新集群”。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项目电池工厂正式投产、二期项目全面开工,加速建设千亿级新能源生产基地。光电元器件集群规模全省领先,新型耐火材料、现代农机装备入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洛阳入选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50强城市。
未来产业多点发力、抢占“新赛道”。氢燃料发动机实现规模化产销,航空航天、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产业链营收两位数增长,2023年“5+17”产业链群营收规模达4200亿元,“洛阳制造”向“先进智造”全面升级。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洛阳市坚持围绕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模式,深度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课题,5项考古项目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荣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十佳城市。
做好黄河文化资源活化开发利用,实施文化传承发展“专精特新”工程,在全国率先打造隋唐洛阳城3.0版大遗址保护利用示范样板,洛阳全市博物馆数量达102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数量河南全省第一。
突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新文旅特点,打造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2024年1-9月,接待游客1.2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近千亿元,跻身全国清明假期十大热门目的地,成为“五一”假期全国净流入旅客最多城市,上榜十大暑期“旅游外卖”热门城市。
生态为首扛实“洛阳责任”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扛稳落实重大国家战略‘洛阳责任’。”李新红说。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开展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三年行动。
全面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严格规范水资源管理。加快实施黄河孟津段险工及控导除险加固等防洪工程,提升黄河干流防灾减灾能力。
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持续淘汰落后产能,持续推进“5+17”产业链群建设,力争2024年营收突破4600亿元。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以集中连片推进乡村振兴为路径,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李新红表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持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打造黄河精品文化旅游带。通过一系列具体行动,努力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中贡献洛阳出彩力量。(张慧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