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建材公司:杨凯峰用精工品格铸就建设匠魂

©原创 发表时间:2024-10-29 11:22
分享到:

工作三十余年,他俯身车间,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细化工艺流程,张张图纸成就于他熬红的双眼,座座站间执着于他手上层层老茧。改革创新是他对责任的精致品读,攻关创效是他对忠诚的不懈注解,多年来累计30余项革新成果在油田公司获奖,完成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在国家级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7篇,解决各层级生产技术难题50余项。他就是刚刚获得大庆油田“油田工匠”荣誉称号的杨凯峰,现担任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建材公司油气工程橇装设备厂容器制造车间主任。

“挥剑好”始于“练剑勤”

1992年工作伊始,为了更好投身一线,杨凯峰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考取了油气管线安装工、油漆工、后勤管理、桥式起重机等证件,实现了一专多能。

杨凯峰虽然没有过硬的学历,也没有超人的天赋,但他用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立足企业发展,积极开展创新创效活动。为剪板机增加照明系统;改造焊接机架的指示系统和焊药回收系统;对卷板机传动部位加装了防卷入护罩;对桥式起重机进行了加装地面遥控系统;设计制造了焊药回收料斗、钢管除锈机等装置……细致入微的创新创效工作,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减少了原材料浪费。精湛的技术加上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这就是人们常常称道的“德技双馨”。杨凯峰用这种执着、坚守、奉献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诠释着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铸平台”成就“高站台”

油气工程橇装设备厂是“风雨草原七昼夜”精神的发源地,常年承担各种类型的压力容器预制任务。

杨凯峰所在的车间号称“龙头车间”,主要承担各类压力容器、大型油气储罐、大型钢结构以及橇装计量间等“拳头产品”配套设施预制任务,每年处理大量钢板和型材,为全厂各车间和前线各施工单位提供有力的生产保障。

产品多、任务重,安全风险必须重视。特别是进行压力容器焊接时,员工在2~6米的容器壳体上进行焊接作业和焊道外观处理,安全风险更是高。为了解决罐顶高空作业的安全问题,每天杨凯峰一闲下来就拿出纸来写写画画。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和研究论证,杨凯峰带领团队设计研发了双轨双层多功能电动焊接平台。利用报废的平板车和恢复动力系统,让平板车能够沿着轨道在容器侧位前后移动;搭建双层焊接平台,在四周安装一米高防护栏,每层焊接平台上都设置一个用配重铁通过滑轮连接的吊桥式悬梯,方便施工人员从平台行走至容器顶部;每层平台靠近容器壳体一侧,设计一个可伸缩旋转的安全带挂杆,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带能够高挂低用。

这个双轨双层多功能电动焊接平台投入使用后,累计焊接滤罐、缓冲罐、加热炉等各类压力容器共计80余台,在进行压力容器高处焊接作业时,为焊工提供了有效的安全保障,节省了架梯子和移动梯子的时间,得到了安全部门的高度认可和使用者的好评,荣获油田公司革新成果一等奖。

在热浪滚滚的压力容器生产车间中,杨凯峰对加工技术的思考从未停止,这些年的硕果累累,也证实了他的信念——唯有千锤百炼,方能淬火成钢。

“一人能”带出“多人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公司开展“师带徒”活动中,杨凯峰主动带新徒弟,以团队协作,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指导帮扶、实践锻炼等方式,提升整体功效,形成“1+1>2”创新攻关大格局。

在传技带徒方面杨凯峰从不含糊,无论是徒弟还是其他员工,只要想学、肯学,都倾囊相授、毫不保留。在传帮带过程中,他坚持“勤、学、严、细、精”,以主动见行动,破解发展难题。

勤发现,针对生产需求,抓问题导向;学先进,积极引进行业先进方法;严求证,一起研究,论证攻关可行性;细钻研,分解技术要领,保证年轻员工快速上手;精训练,把成果用于实践,在岗位中强化效果。

他先后为建材公司培养输送技能人才百余名,徒弟张万臣、李彦军因个人业绩突出,分别被免试认定为高级技师和技师。特别是在大庆油田2024年新时代技能大赛中,杨凯锋利用业余时间指导本厂参赛四名员工苦练技能操作项目,取得了2名员工摘得银牌、2名员工摘得铜牌的好成绩。

作为“过来人”,杨凯峰总是对别人说,“面对工作要有积极的态度,要沉下心去做好规划并每天对照检查。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就是伟大的进步,这是为自己的未来负责。”(李毅 包红艳)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