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应急装备“区域行”推进产研对接、产需对接、产融对接

©原创 作者: 孟凡君 发表时间:2024-10-28 09:40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孟凡君

在先进安全应急装备展示现场,可以实景体验安全应急装备应用场景需求。10月25日,2024年度安全应急装备发展“区域行”(湖北站)在湖北随州举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巩天啸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巩天啸表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开展安全应急装备“区域行”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安全应急装备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工信部等五部门《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重点任务部署的关键举措,旨在汇聚区域安全应急装备产学研用等资源,提供技术、装备、园区、企业的展示窗口,搭建安全应急装备的资源对接平台和区域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产需对接、产研对接、产融对接。

巩天啸介绍,为贯彻落实《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关于“鼓励地方举办安全应急装备发展大会、博览会等活动,推进产研对接、产需对接、产融对接”的要求,强化部省联动,统筹推进重点装备研发攻关、发布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等任务,引导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营造全社会关注发展安全应急产业的良好氛围,2024年度安全应急装备发展“区域行”(湖北站)活动的目标:

一是打造先进应急装备展示平台。以工信部先进应急装备典型案例为基础,以场景为特征,结合实战化场景动态展示先进应急装备及相关解决方案,为国内先进装备企业打造国家级的动态展示空间,充分展示其实战技术水平。二是打造产业发展交流平台。以中部五省为核心,针对供需衔接、企业培优、集群建设等当前产业发展重点问题,组织地方政府、园区、产业协会等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推动国际级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和推广。三是打造产业资源对接平台。全面汇聚区域内安全应急产业的研发、需求、金融等资源,持续吸引先进安全应急装备企业和产业资源在国家级基地集聚。

2024年度安全应急装备发展“区域行”(湖北站)活动的亮点:一是静态展示与动态展示相结合。邀请装备制造企业共同参与应急装备实战化演练,在传统的固定展区基础上,让装备“动起来”,为产品应用成效介绍、路演推广提供最直观有效的展示平台。二是供需对接与产业赋能相结合。以基地内实战场景为基础,在装备演练中助力消防救援队伍与装备制造企业深度对话交流,深入推动供给与需求信息交流衔接,同时及时发现装备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为产品的研发和改进提供依据。三是线上直播与线下体验相结合。利用线上直播平台,对活动进行实时直播或录播回放,扩大活动影响力和传播范围。同时组织线下体验活动,设置专门的展示区域和互动环节,让产业各界代表可以更深入了解并体验活动内容。

巩天啸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8月底,安全应急装备区域行第一站落在广州,主要聚焦安全应急机器人、无人机等技术装备的供需对接互促开展深度交流,形成了一批需求清单。湖北站作为安全应急装备发展“区域行”系列活动的第二站,随州安全应急基地在国内创新性的搭建了一系列突发事件模拟场景,希望能够依托这个平台,在装备与场景的深度结合的基础上,邀请政产学研用等各方走近产业一线、需求一线,碰撞思想火花,宣传展示先进装备,挖掘培育优质企业,促进各区域安全应急产业特色发展。

巩天啸表示,我国支持安全应急装备发展。顶层规划方面,2023年9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10大场景+10大任务”的发展思路,明确了100余项重点发展的安全应急装备,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同时,北京、江苏、广东、陕西等十余个省份结合本地实际,陆续出台省级层面的行动计划,推动安全应急装备高质量发展。集聚发展方面,目前全国已形成26家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含创建单位),年产值合计约5000亿元,安全应急装备集聚效应逐渐显现。同时,京津冀、广东等重点区域也围绕安全应急装备集群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应用推广方面,工信部组织开展了2024年安全应急装备应用推广典型案例征集,遴选并发布了150项典型案例;印发了《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工业领域2024版)》,提出100项重点装备。标准支撑方面,安全应急装备标准化工作组正在筹建,其成立有助于推进安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提升我国工业生产本质安全水平。


作者:孟凡君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