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业遗址的城市化改造

来源:工业旅游动态 发表时间:2024-10-24 15:28
分享到:

对于工业遗存的改造设计,一方面保留过去的历史,重拾了工业系统的价值,让人们了解过往这片土地曾发生了什么,另一方面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设计,如生态修复、环境恢复等,并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科普教育,融入城市生活的场所。同时,这类遗存的改造焕新,还会对城市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效应。

1.多米诺炼糖厂改造/布鲁克林经济天际线,办公与住宅混杂的社区公园

1856年时,多米诺制糖厂曾经是世界规模最大、产量最大的制糖厂。在它生产力的巅峰时期,全美消耗的糖量的98%都由其生产。多米诺制糖厂于2004年关闭,是布鲁克林昔日繁盛的东河岸边留到最后的主要活跃的工业企业。

多米诺公园的改建,是对场地的故事的致敬,将一代又一代多米诺的工人、他们的家人和邻居的多样性与适应性展现出来。


2017年,炼糖厂大楼的改造再利用计划开始,根据总体规划,该大楼将成为新的多功能社区的冠上明珠,其中将包括创意办公空间、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社区零售和社区设施以激活社区。

打造开放式建筑,将现有街区与四分之一英里长的滨水区无缝连接起来。最终,425,000平方英尺的工作空间被安置在一个美丽、独特的城市工艺品中,展现了后工业时代威廉斯堡的独特之处,为其居民和更大的社区提供了独特的体验。


他们采用了一种不同的方法,即在现有围护结构中嵌套一座全新的建筑,在新旧建筑之间留出10至12英尺的空隙,而不是在组合砌体外壳上处理错位的地板和窗台。通过向后拉开原有墙体,可以实现理想的标准化层高,从而创造出一流的办公空间,满足新租户的需求。


一排排历史悠久的窗户不受内部隔墙的干扰,将曼哈顿的广阔景色尽收眼底,同时也让人们能够毫无阻碍地欣赏到现存的建筑结构。外围的采光和通风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体验,并增强了自然光对核心区的渗透。新的玻璃桶形拱顶将耸立在历史建筑之上,与原炼糖厂的美式圆拱风格和奇特的造型相呼应。

在底层,窗户被改造成门洞,形成一个多孔的围墙,使行人可以从肯特大道穿过炼糖厂,进入通往多米诺公园的公共门厅。

2.首钢文化产业园/抓住冬奥会机遇实现涅槃重生

以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为契机,首钢老工业区的西北角摇身一变为冬奥广场,成为为集办公、会议、展示和配套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园区。赛事、展场,规模优势。




首钢老工业区的北区建设了滑雪大跳台,这也是单板大跳台运动(BigAir)在全球的第一座永久跳台。

北京首钢三高炉博物馆,为城市留住工业记忆,首钢一号高炉转变成元宇宙乐园。

东北部建成了首钢极限公园,满足城市当代年轻人追求不拘一格的运动需求。

如今的首钢园区逐步实现从厂区、园区到街区、社区的转变,吸引了众多人流,展现了城市复兴新地标的繁荣气象。未来,首钢园区还将不断开启产业发展魅力,持续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

3.LocHalLibrary图书馆/复合功能的社区共享空间

这个建筑外立面以玻璃幕墙为主的钢结构建筑,位于荷兰,是一个结合市民公共图书馆、咖啡厅、联合办公、文化艺术中心等多功能的一个「文化场所」。它的前身竟然是一座已经废弃了的1932年的火车工厂!如今这个破旧的工厂摆脱了原本被淘汰的命运,被赋予了全新的使命,继续为荷兰的人们服务。




不同于一般你所见到的传统图书馆,人们在LocHal一点也不「安静」,反而充满了活力。在图书馆的门口可以看到巨大的LocHal招牌,这里是一处咖啡馆,开放式的空间围绕着咖啡吧台。城市里的人们可以约在这里喝咖啡、聊天、聚会。

在咖啡馆的另一边能看到3张巨大的桌子,人们在这上面阅读、工作、讨论工作或者学习。这些长桌非常特别,是由火车轮子改造而成的,并且架在了一条火车轨道上,提醒人们这里曾经的历史。




室内空间非常庞大,旧有的工业气息被赋予了全新的表现力。通过室内空间结构图,可以发现原本空旷且无用的工厂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功能完善且空间开阔。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年代感,将城市特色反映在了室内设计当中,尤其是运用了独特的钢材、橡木等建材。

最终这个空间呈现出了红色、橙色等色调的温暖氛围,看起来更加感性,并且利用原先就存在的钢柱来作出空间的区隔。




不断向上延伸的楼梯景观周围不仅是有历史痕迹的工业钢柱,更有绿色的植栽,创造出了温室一般的有机景观。层层叠叠的台阶,不仅保留了原先空间的宽敞度,增加了层次感,同时也达到了空间功能分区的作用。




台阶上的座椅区域都由橡木制成,并且放置着可以移动的木质座椅。这些木质座椅以及小型格子的划分,也给予了小朋友在这里游玩、攀爬的场所。




而整个图书馆内部中最亮眼的,莫过于这个会移动的巨大纺织幕布。这个幕布能够根据当下的需求移动,将看室内空间分割成不同的区块。这些幕布是通过机械滑轨来进行移动的,并且采用了现代的科技控制技术。

幕布的设计也各有不同,充分考虑到了光线过滤、隐私性与功能性等需求。当需要举办例如演讲、沙龙等活动的时候,就可以将中央的台阶区域用幕布包围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会议空间。

这个图书馆同时还是一个联合办公场所,在围栏可以看到长条形的窄型工作桌,或者是各种不同的「工位」。LocHal图书馆还有具备了「实验性质」的功能空间,例如下方这个「DigiLab」,就提供了各种新媒体空间。独特的架子可以进行开合,多媒体空间,也有更加私密的会议空间。

原本工厂内用来收集机油的空间,则变成了办公室。橙色的外观在这里充满了活力。




LocHal颠覆了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将更多的具有城市公共功能的空间纳入到了里面,通过多元的规划和展示,串起不同文化创意的知识殿堂。

4.东莞,厚街时光/亮眼的橙色提亮街区色彩

东莞市厚街镇,原辽下区第一工业区建筑群。在充分考虑现有老工业建筑的综合保护和利用的基础上,将其改造成一个以工业文化和城市拼搏精神为主题的文化创意复合型街区——“厚街时代”。




5.酒窖改建住宅/生态住宅填补城市功能短板。

Coop酒窖位于巴塞尔Lysbüchel社区,巨大柱子,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讲述了建筑的历史故事。改建项目保留了现有的柱子作为设计特色。

为了保持它们在新的住宅中的可感知效果,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展示了这些独具一格的柱体:在横跨建筑宽度的公寓中,它们被保留在空间中以营造不同的空间体验,其庞大的纪念性被保留下来,而在沿建筑纵向延伸的两条“内部街道”中,它们则排队成列。




因此,这些柱子也成为房屋内部组织的起点:实际的城市发展由现有建筑定义,但是在该项目中沿着“内部街道”,一个房屋内的城市正在成形。这个内部系统不仅提供通往楼梯间、公共房间和洗衣房的通道,还为各个世代和不同类型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多样的公寓类型(1.5到7.5个房间的公寓)。




在夹层空间中,家庭领域与城市领域相连接,在这里,‘内部街道’通向横向入口大厅,通过楼梯和坡道邀请人们进入房屋。商业空间和咖啡馆位于建筑首层,直接面向城市。路径网络的终点是社区空间和集体屋顶露台。



除了通过现有柱子的定义了建筑的表现力外,生态可持续性也激发了对现有结构的谨慎对待。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继续使用旧结构,该建筑42%的灰色能源被节省下来。光伏系统和地下水热泵使建筑物的总能源消耗实现三分之二的自给自足。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