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宜兴昔日紫砂厂区和老街,向陶文化旅游目的地转型

来源:第一财经 发表时间:2024-10-23 11:46
分享到:

近日,宜兴丁蜀的陶二厂文化街区开街,处于核心位置、由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UCCA陶美术馆迎来了开馆展览。

这个由宜兴紫砂工艺二厂旧址改建而成的街区,已有不少文化创意企业入驻,它以大量文化、展览、集市活动迎接着络绎不绝的游客。UCCA陶美术馆作为地标建筑吸引了许多关注,一片片特制陶板覆盖着这座宛若山峦起伏的建筑,人们穿行其中,不停寻找着更好的拍摄角度。

近年来,当地政府在发掘陶文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到今年10月1日,一条围绕传统陶文化的主题旅游线已经形成,从古龙窑、紫砂厂、古南街、陶二厂到黄龙山,陶瓷的前世今生都已经显露出来。

陶二厂里的美术馆

陶二厂为原宜兴紫砂工艺二厂旧址改造后的综合性文化商业街区,它位于紫砂路和蜀山路之间,南临蠡河,北侧紧靠着更加有名的紫砂一厂,即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整个街区曾经承载着宜兴紫砂产业的核心产能,见证宜兴作为“陶都”的发展历程。历经从传统工业厂房到文化创意街区的转型之后,陶二厂已经成为以陶文化为主体,集文化创新、生活体验于一身的综合性创意街区。

书店、画廊、文创公司、设计品牌、餐饮企业等已经相继入驻街区,以陶文化为主题的陶书店也开始试运营,在开街期间举办的活动还包括第二届世界壶艺大赛、第六届中国风盆景展等。当游客在市集闲逛,造型独特的UCCA陶美术馆始终是视线尽头不能忽视的背景,它也吸引了很多人在旁边徘徊拍照。

一墙之隔的紫砂一厂,至今依然保持着传统紫砂产业的浓厚氛围。厂区内外开设着鳞次栉比的紫砂门店,厂内大楼里集中了各位紫砂壶大师工作室,紫砂博物馆陈列着清末至今很多大师杰作,清华美院也在这里设立了紫砂艺术研究所。

漫步丁蜀陶历史

宜兴南部山区蕴含着丰富的陶土资源,大约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宜兴先民便已熟练掌握制陶技术。令宜兴享誉海内外的紫砂陶器,始于明代开始烧制,因其独一无二的适茶性能而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喜爱。

在紫砂一厂东北侧,与其隔河相望的蜀山古南街,正是明清时期因陶瓷的制作、烧制和销售而形成的街市,而今依然保持着一派江南水乡的模样。明清以来,这里的大部分居民都从事陶瓷生产和经营,其住宅后屋就是制陶作坊,临街前屋则摆起货架设店营销,楼上生活居住。街区背后,沿蜀山的西、南山麓,是明清时期陶器烧制的地方,最多时候建有十座龙窑。街区西侧的蠡河,则是陶瓷器交易和外运的码头,蜀山周边生产的紫砂、均陶和各种日用陶器从这里通过船只,经太湖、长江、京杭大运河销往全国各地。

蜀山古窑群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蜀山古南街2010年4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丁蜀镇于2015启动了蜀山古南街保护改造工程。而今,街巷里有蜀山展示馆、紫砂同业公会、毛顺兴陶器厂、陶庐茶社旧址等文化遗迹,以及很多紫砂壶大师的旧居、故居。其中一些老宅还是由其后人居住、经营着,另外一些则是出租给其他紫砂壶艺人作为工作室和商铺使用。游客可以在这里买到价值上万的名家作品,也能花费几十元钱亲手制作一个紫砂壶。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