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跨界融合!工业旅游--让你眼前一亮的新型旅游体验

来源:工业旅游规划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4-10-23 11:25
分享到:

所谓工业旅游,就是随着社会产业结构转变与人们对旅游资源的重新理解从而拓展出来的一种旅游新概念和产品新形式。工业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的创新,更是一种跨界的产物。工业旅游把旅游、科普、教育结合在一起,通过工业场景加上科普内容,以及教育知识,从而形成了一种合力,产出非常好的旅游产品为企业提升品牌效益的同时,为社会提供了高质量的科普教育资源。当前,我国文旅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消费加速回暖势头正劲,工业旅游发展未来可期。

工业旅游的发展原因

工业旅游不是工业和旅游简单叠加,而是充分利用已有的生产要素和产业资源,通过恰当的组合改造形成新的旅游产品,工业旅游蕴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无法估量。

工业旅游是游客的新看点

工业旅游的形成,源于其生产活动的科技性、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特点构成的旅游吸引力,因此适应了游客多方面的旅游动机和旅游需求。工业旅游不同于一般的观光旅游,它在观光休闲的同时,还能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旅游来获知许多从未涉及的工业知识和信息,因此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和不同年龄段的旅游者都会产生吸引力。这正是工业旅游的价值所在,也是一般的观光游无法替代的。

工业旅游是企业的新卖点

开展工业旅游对于企业来说等于低成本做广告,变看点为卖点,变游客为顾客。工业旅游是宣传企业形象、提升品牌、促进销售、提高效益的新手段和新平台。通过工业旅游还可以了解游客需求,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和信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将企业形象、生产操作、企业产品、企业文化展示给公众,等于为企业引入了良好的外部监督机制,有利于形成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的动力。

工业旅游是旅游的新热点

工业旅游作为传统旅游的延伸,是现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传统的旅游资源观,只有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奇风异俗才是旅游资源。工业旅游大大拓宽了旅游资源观,使得大批工厂、矿山都可以成为旅游吸引物。依托传统旅游资源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基本都是观光型产品。而工业旅游产品的推出拓展了旅游产品的类别,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档次、不同兴趣的旅游消费需求。

工业旅游是城市的新亮点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加速期。工业旅游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是工业企业无形资产变为有形资产的一种有效手段,它能让游客在参观游览中认识企业、认同产品、认知城市,从而达到以企业、产品、城市“三赢”的目的。

工业旅游的三大玩法

趣味科普,助力品牌宣传

一般意义上的参观展览馆、观看产品生产流程的确能够吸引一部分游客,但很难让游客长时间逗留,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就更不要说助力品牌宣传了。而青岛啤酒厂就不一样,青岛啤酒厂将百年老厂房改造成博物馆,将其划分为历史文化区讲述品牌百年历史;生产工艺流程区展示高新生产流程和多功能区提供啤酒品尝纪念品贩卖等服务。从了解历史到观看生产流程再到品尝实物,青岛啤酒通过一个故事线增加了整个游览活动的趣味性,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也让游客感受青岛啤酒的魅力,从而做到品牌宣传。

情景带入,体验加深品牌印象

除了观光和科普,在游客对旅游产品品质的要求日益提升的今天,体验经济成为推动景区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让游客亲身体验、动手参与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以促进景区与游客之间的交流。在钢铁车间中,游客可以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加工钥匙扣等小饰品;在面包厂,可以制作面包、饼干等;在废弃的矿坑里,游客可以穿上工作服,搭乘电机车,当一回矿工。“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干过”亲身体验才能带给游客最深的印象,从而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创意文化与购物旅游相结合,深度嵌入城市发展

依照“混合使用”理念,利用原有的工业产业园区建立一个围绕着“创新、艺术”等主题,开展再利用活动,为工业遗产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同时利用较大的工业遗产空间建立一个购物中心,并配有咖啡馆、酒吧、健身及儿童娱乐等场所。打造集创意文化、艺术展示、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工业遗产创意文化园,从而深度嵌入城市发展,成为城市中一张重要的名片。北京798艺术区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工业旅游的发展策略

延续工业文脉,挖掘历史美感

对厂区原建筑外立面进行彩绘处理,白天形成独特的风景,晚上加上灯光设计。结合现状建筑,以独特的设计手法,形成观光亮点。保持原厂区基底风貌,进行改造设计,形成观光亮点,遗留部分工业设施,用于展示,向新时代年轻人诉说那当年的辉煌。

主体保留内部改造,创意办公更高效

随着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原有的办公场所也随着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有了变化,最新研究表明开敞式扁平化办公空间有助于上下级、部门间的交流与协作,已经被海内外多家知名企业所采纳。利用厂房改造设计成开敞空间较大的创意办公室,满足企业创业办公和教育培训。

植入前卫业态,旧厂区焕发新生

电子竞技业态,电子竞技已成为一种全新的体育运动,经济价值达百亿以上。街头运动业态、热血LIVE业态,爱豆LIVE现场已成为青年男女最追捧的线下活动方式。主题动漫业态,二次元的力量正悄然崛起,动漫产业正从小众文化向亚文化发展。厂房外形象美化、内设施改造、新鲜业态植入,让曾经所完成的使命依然值得后人铭记,以新面貌屹立于城市中,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光发热。

工业旅游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

根据相关研究,工业旅游约占全球旅游规模的10%至15%,其经济和社会影响是要远远大于其它的旅游形态。2021年,全球工业旅游市场仍接近1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13亿美元,到2033年工业旅游市场将超过187.393亿美元。2023年至2033年,其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7.4%。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工业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具有较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力。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全球工业旅游市场仍在持续增长。

在我国,工业文化旅游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有关部门预测,未来5年,我国工业文化旅游接待游客将超过10亿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超过2000亿元,新增旅游直接就业超过120万人,间接带动就业新增超过600万人。这些数据反映出了工业旅游的重要性和潜力,也为我们提供了开展工业旅游的机会。我们可以通过开发新的工业旅游产品和业态,拓展新的市场和业务,培育新的融合模式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工业旅游的发展。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工业旅游的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确保工业旅游的发展能够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扩大工业旅游的增量:可以重新配置和再利用现有的厂房、设施、产品、工业遗址遗迹等。例如,可以在原有工厂遗址上改建成旅游景点,或者将废弃的工业产品转化为艺术品或教育工具,供游客参观和学习。

创新工业旅游产品:除了传统的观光体验和商学培训外,可以开发数字沉浸、演艺产品、社交度假等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亲身体验工厂的生产过程,或者在旅游演艺活动中融入工业元素,让游客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了解工业知识。

拓展工业旅游市场:可以通过小众市场走向大众市场,将工业旅游与观光、商务、研学、会展、亲子等多元化市场相结合。例如,可以开设工业研学课程,让游客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工业生产过程;或者在工业园区内举办商务会议,让与会者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工业发展情况。

培育新兴工业旅游业态:可以通过遗产公园、体验庄园、文旅新零售、品牌节庆、产业主题乐园等多种形式来发展工业旅游。例如,可以在遗产公园内展示工业遗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或者在体验庄园中让游客亲身体验工业生产过程,了解工业产品的制作过程。可以将工业旅游与企业主导、封闭运行的模式向全域旅游、产城融合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例如,可以结合当地的城市文化、历史和自然景观来发展工业旅游,将工业与城市发展相结合,推动城市与工业的良性互动。

国内外工业旅游发展案例

北京751旅游休闲街区

北京751旅游休闲区是在废弃工厂上建立起来的,它的前身是国营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第五分厂,751厂于2006年开始谋划转型,2007年建成北京时尚设计广场,正式成立了751园区。751园区在改造时尽量保留老旧厂房,留下了脱硫塔、铁路线、储气罐等工业遗址风貌,并利用灯光、声音融入现代时尚元素,营造了独特的“工业+时尚”氛围,给游客带来旧工业区沉浸式体验。

751园区注重产业的深度融合,以时尚设计为核心,大力引进时尚设计领域头部资源,包括国际设计师工作室、文化消费业、服装设计、建筑设计企业,发展剧场演艺、音乐节、设计展示、品牌活动、文化沙龙等活动,并打造时尚消费街区,实现多业态融合发展。751园区已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也是国内工业旅游发展的典型案例。

英国铁桥峡谷博物馆群

英国是世界工业旅游发展的先驱国家,也是工业旅游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英国工业遗产旅游最成功的案例,就是位于英国施洛普郡铁桥峡谷博物馆群。现今铁桥峡谷的10座博物馆,以铁桥峡谷最受欢迎的露天博物馆布里茨山维多利亚镇为例,内有扮演维多利亚时期的居民,像是裁缝师、面包师傅和铁匠等古代职人,向游客示范各种传统手艺,寓教于乐;其他展区如布罗斯利管道博物馆和柏油隧道等,均逼真还原昔年的工业荣景,重现英国独有的历史魅力。

荷兰鹿特丹港口码头

来荷兰旅游的人们,不光愿意看到风车和鲜花,还喜欢参观工业基地,储油罐,铁轨和电力塔桥等。鹿特丹港口码头每年接待1万游客。距离港口不远处的地方,经常有成群的游客在陪同人员的引导和讲解下,参加工业旅游。在这样的体验中,他们可以了解到马斯河三角洲工业基地的情况,亲眼看到电脑控制的卡车运输集装箱货柜的情景。同时,鹿特丹港口码头还会举办节庆活动。世界港口日是鹿特丹的一个大型年度海上盛事,向游客介绍港口,让他们对港口及其周边沿海城市有正确积极的认识。同时游客可在港口和工业区背后参观一番。节日期间活动丰富多彩,从船舶之旅、海军活动、演示、讲座、游览展览到音乐等。

澳大利亚疏芬山户外博物馆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疏芬山首次发现了黄金矿。这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一时间从欧洲、美洲和亚洲涌来大批淘金者。数年后,金矿被废弃,为了保存历史建筑和记忆,金矿以户外博物馆的形式于1970年11月29日正式向公众开放,让游客们深入体验激情燃烧的淘金热时代。

疏芬山金矿户外博物馆在留存了金矿遗址的基础上,完整复原了整个街区。主街两旁都是商店,有教堂、铁匠铺、面包店、珠宝店、邮局等,还有学校和普通的居民住房。逼真的场景,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游客都感受到了那逝去的19世纪。在这里,游客可以听当地人讲过去的故事,可以跟店员学做蜡烛,可以亲自淘金并带走留作纪念,工作人员会现场示范淘金的小诀窍。

总结

工业旅游的开展使工业企业、旅游业、游客和地方经济多方受益,形成多赢的局面。发展工业旅游可以丰富我国的旅游产品结构,部分缓解了旅游产品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对工业企业来说,不仅得到参观费、直销产品利润等收入,还能提高知名度。对游客来说,工业旅游满足了游客观光,采购、求知等多方面的需求。

对地方经济来说,工业旅游为各地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贡献,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城市和工业区的转型升级。通过将废弃的工厂、车间改造为博物馆、创意产业园等文化旅游项目,不仅盘活了闲置的资产,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文化活动场所,在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的同时,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旅游的形式将更加丰富,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的工业旅游,必将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需要注意的是,工业旅游作为文旅市场的新热点存在诸多优势,更成为推动文旅消费与城市转型的新动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让“沉睡”的钢筋厂房真正重现生机,也存在不小的考验。例如平衡工业生产和旅游参观的关系,避免工业遗产过度商业化和被破坏,对已有的文化属性进行不断推陈出新以提高游览体验等,都需要更深入、细致的思考和布局。

此外,政府也应加大对工业旅游的支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规范标准,以推动工业旅游的健康、规范发展。当前,我国文旅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消费加速回暖势头正劲,工业旅游发展未来可期。这些旧厂区、老机器作为工业文明的载体,要在发展新产业的同时将其精心呵护,才能真正展现工业旅游的好风景、好前景,才能让游客真正感受到工业文明传递的精神与力量。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