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六十年风云际会,一甲子辉煌征程!
10月15日,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之际,“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挺起民族脊梁——大国底气从核来˙探访东方的巨响”品牌活动在京举办,共同见证电影《横空出世》在中国电影资料馆重映。
中国工业报记者从现场获悉,此次活动旨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迎接核工业创建70周年。
现场,随着《横空出世》经典片段的播放,观众被带入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影片中,一群心怀赤子之心的中华儿女,以国家崛起为己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最终在荒凉的戈壁滩上铸就了一座震惊世界的丰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画面,让不少观众深受触动。
中核集团公司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潘建明表示,重映《横空出世》,是为了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两弹一星”精神的伟大力量,进一步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爱国热情和工作干劲,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核工业作为‘两弹一星’精神的孕育源头之一,在传承、弘扬伟大精神具体实践中有着独特优势和丰富资源。作为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中核集团肩负着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使命,将充分发挥完整核工业体系优势,积极构建‘强核心、大协作’协同创新体系,持续大力推进核工业自主创新。”潘建明说。
在座谈交流环节,核工业老一辈工作者、电影主创人员、行业学会协会专家以及中核集团青年优秀人才,分别分享了他们与核工业的故事,阐释了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和感悟,表达了对老一辈核工业人的崇敬之情。
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张焕乔,是中国核物理领域的杰出代表,在核数据测量、核物理实验研究以及核工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卓越工作,不仅推动了中国核武器的发展,更是助力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的重要力量。“未来创新是首要的,特别是在基础研究上,使得我们核科学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张焕乔寄语。
核工业功勋代表,原二二一厂最后一任厂长王菁珩,在金银滩草原兢兢业业工作了33年,参与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地下核实验等科学攻关工作。“二二一厂是‘两弹一星’的发源地之一。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艰苦奋斗,勇于登攀,使我国登上了核武器的舞台。”王菁珩表示,“核工业作为主体力量,要胸怀国之大器,牢记使命担当,加快推进核能‘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国家战略,书写新时代激情燃烧岁月的新篇章。”
观影活动上,“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庆祝核工业创建70周年”系列活动主题标识发布。
据悉,“60·70”系列活动主题标识设计从中国核工业的70年历程出发,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彰显新时代中核人“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精气神和中国核工业腾飞的发展态势,寓意中国核工业作为国家安全重要基石,为中华民族挺起脊梁,始终在捍卫大国地位与保障世界和平发展方面贡献力量。
标识整体构型以数字“70”为主体,代表核工业创建70周年;数字“6”与原子弹作为基底,代表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的重要节点;朝向东方展翅腾飞的和平鸽象征中国核工业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是“核·和”理念的最终表达。
“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院士女儿钱民协,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旭霞,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秘书长周云,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表演艺术家、电影《横空出世》周勋祥将军饰演者张勇手,电影《横空出世》编剧彭继超,中影创新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杰等出席了上述活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