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质量建设新能源汽车专业链研讨会在辽宁理工学院举办

©原创 发表时间:2024-10-14 15:56
分享到:

为进一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探索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途径,10月12日,辽宁理工学院举办了新能源汽车专业链建设研讨会。

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郭孔辉院士作主旨报告;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国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张立军教授等汽车领域专家、产业领袖以及教育界精英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人才培养需求、产教融合实践等作报告。校党委书记康军平,校长邵良杉,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崔红军,纪委副书记、副校长刘英宏,副校长赵辉及全校800余名师生在滨海、松山两个校区共享报告成果和务实经验交流。会议由副校长赵辉主持。

校长邵良杉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专家学者给予辽宁理工学院的无私指导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本次会议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高质量建设新能源智能汽车专业链”为主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质量建设新能源智能汽车专业链,是学校积极响应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做出的积极努力。

他强调,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节能减排、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的创新驱动力,融合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模式,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辽宁理工学院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认真听取各位专家的意见建议,汇聚各方智慧,积极研究和探索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动形成学校“新能源智能汽车专业链与产业链匹配融合”的办学特色,为推进新能源汽车专业链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汽车工业研究领域第一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郭孔辉院士作主旨发言。他指出,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共同研讨新能源汽车教育的未来。他详细阐述了新能源汽车在全国战略上发展的重要意义,汽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发展人才需求。针对学校的发展他给出指导意见,肯定了辽宁理工学院应对国家的急需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是正确的,学校有基础培养学生更全面的能力,需要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认真抓好产业和教育的发展相结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培育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针对高校在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方面应该如何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新能源汽车和传统内燃机汽车的应用等与老师进行了交流。

中国航空宇航学会理事、中国航空学会国际合作分委会委员、辽宁工业大学原校长、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王琦教授作题为《绿色低碳视角下的新能源汽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报告。北汽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蒯栋作题为《新能源汽车企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分析》的报告。辽宁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李刚作题为《新能源汽车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的报告。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国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张立军教授作题为《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笃行致远、追求卓越,全面推进未来汽车复合创新型人才高质量培养》的报告。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动力研究院总经理胡铁刚博士作题为《新能源汽车趋势及长安研发实践》的报告。江苏大学教务处处长、全国新能源汽车专业联盟理事长尹必峰教授作题为《产教融合视域下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联盟建设思考与实践》的报告。

副校长赵辉指出,此次研讨会让学校感受到了志同道合的力量,感受到专家们作为教育者和企业家的责任担当。既是知识的盛宴,也是思想的碰撞,更是理念上的提升。各位专家通过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人才培养经验,让与会人员‌开拓了视野,也为未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她希望,学校全体教师能够深刻领会报告精神,立足新能源汽车产业需求,建设一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育人、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形成专业集群,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为落实教育大会精神,建设“教育强国”“制造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辽宁理工学院在产教融合、高质量建设新能源智能汽车专业链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阿阳)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