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员工朱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是大庆油田唯一获此殊荣的员工。
荣誉的背后,是朱华对公益事业的无限热忱与执着坚守。多年来,她带领大庆市杏北爱心志愿者协会,以“传递爱心、收获幸福”为理念,广泛开展捐资助学、扶贫助困公益活动,用凡人善举演绎人间大爱,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其本人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奖、“感动龙江”年度人物提名奖、黑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黑龙江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等多项荣誉称号;所领衔的志愿者协会先后被评为全国示范性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黑龙江省“关爱藏区儿童优秀志愿服务品牌”等荣誉称号。
2006年,朱华在一则公益广告中看到藏区孩子衣衫褴褛、双手冻疮,还紧紧地捧着书本的照片,心中五味杂陈,于是萌生了资助藏区孩子读书的想法。在朋友的介绍下,她参加了当时的“春雷助学行动”,与青海玉树的小男孩多扎建立助学关系,承担起他的学习、生活费用。那个学期末,多扎来信了,信的内容很少,只有10道算术题和一个孩子跪在地上画画的涂鸦,下面写着两行字:“我能画了,我能算了。感谢爱心妈妈。”看完信,朱华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告诉自己“一定要将公益进行到底。”经过多方联系,朱华先后与4名即将因贫困而辍学的藏族孩子建立帮扶关系,在公益的道路上不断前行。18年来,她多次克服高原反应到西部地区实地调研,累计行程2.53万公里,掌握一手资料,精准开展帮扶,先后为少数民族孤贫儿童捐助物资价值10余万元,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情系高原的格桑花”。
朱华和爱人都是油田的普通员工,收入并不算高,在捐助过程中,她们也面临着很多现实困难。2010年,朱华的父亲重病住院,助学的费用加上高额的医疗费让她有些吃不消。屋漏偏逢连阴雨,就在护理父亲的时候,由于劳累她也感到身体不适,检查后被告知怀疑是胃癌。那一刻,朱华感到天都快塌下来了。自己的孩子还好办,可是那4个藏区的孩子怎么办?这时,电视新闻里说,玉树发生了地震。听到这个消息,她更加心神不定,马上打电话了解情况。可是,由于通信中断,电话始终打不通,她心急如焚,嗓子已然说不出话。直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前方的义工传来消息,四个孩子全都平安。她想到受灾的孩子们,不顾自己病痛和家里日渐拮据的经济状况,立即给孩子们汇去两千元钱,并含泪给他们留言:“孩子们,只要你们坚持,我们就会一直支持你们!”也许是孩子们为她带来好运,或是她的执着感动了上天,她的病情被判断是误诊,父亲也顺利的渡过了难关,她很庆幸自己又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爱心助学行动中。
多年的默默捐助,朱华并没有一点声张,周围人对她的善举更是不得而知,直到2012年,朱华的事迹无意间被人发现,并相继在中国石油报、大庆日报等媒体刊发,身边的领导、同事才认识这位情洒高原的美丽“格桑花”,她的事迹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支持。在大庆油田各级组织的大力支持下,朱华于2012年3月组织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朱华爱心志愿者协会”。经过12年发展,协会从最初仅有19名成员的志愿服务团体逐步成为在全国各地拥有1560余名会员的大型公益组织,并更名为大庆市杏北爱心志愿者协会。协会成立12年间,朱华带领会员以“让孩子在关爱中成长”为宗旨,先后开展了“棉雨靴”计划、“一助一”助学、“爱心饺子传递孝心”、阳光跑鞋、暖心棉裤等各项助学助困志愿服务850余次,捐资140余万元,累计帮扶30000余人次,与青海省三所学校建立了长期捐助关系,一对一帮扶藏族孤儿和单亲特困家庭的学生417名,在青藏高原上播撒一缕缕爱的阳光。(陈晓曦)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