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号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以“祖国华诞,石刻颂歌”为主题的国庆庆祝活动在石景山区石刻博物馆成功举行。此次活动在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导下,由法海寺文物保管所主办,北京观古鉴古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和互动体验项目展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表达人们对伟大祖国深深的热爱与祝福。活动现场,受邀各界嘉宾、表演艺术家、非遗传承人、文化爱好者、志愿者、观众游客们近300人欢聚一堂共话文化传承与发展新篇章。
石刻颂歌,唱响爱国情怀——下午两点整,CCTV发现之旅主持人王琳芳与4位小主持人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石刻博物馆张新荣主任发言欢迎大家来到石刻博物馆了解石景山
石刻博物馆张新荣主任致辞
北京环巨兴乐队乐曲联奏《山鹰》、《彩云追月》热烈开场拉开活动序幕。
众多艺术家及团体带来了各自的经典节目,朗诵《妈妈稻子熟了》、《大写的中国》、《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袁隆平家书》、《沁园春长沙》、《如果信仰有颜色》等节目。
尤其是阿桐老师的朗诵作品《不朽》表达了对人民英雄崇高的敬意
女高音歌唱演员李青演唱《献歌祖国》
洛军、陈柚丹老师男女声二重唱《为了谁》
女中音歌唱演员白雪演唱《草原夜色美》
以及《最美的歌献给妈妈》等歌曲,用歌声传递出对首都北京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成就的自豪感,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个体命运与国家发展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此外,
谷成忠老师演奏谷奇琴《欢乐颂》
刘冬梅老师表演京韵大鼓《最美是北京》
天翠阳光二社区长笛队演奏《万疆》
男女声二重唱《军人本色》张亮,刘金荣
张凌老师表演京剧《霸王别姬》
医武专委会表演《太极功夫扇》
弘武艺术团龙珠表演《我的中国心》
高燕表演双扇舞《北京的金山上》
以灵动的舞姿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而《爷爷奶奶和我们》则通过风趣幽默的表演,传递了家庭和睦的美好情感。
舞蹈《爷爷奶奶和我们》
京西驼铃,讲述历史故事——老街坊于净波老师为来宾讲述了模式口京西驼铃古道的历史渊源。
这不仅是对这条古代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之一过去繁荣景象的回顾,也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侧面反映。
非遗传承,展示民族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块邀请了多位石景山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非遗老师献艺。宋晓文老师精妙绝伦的剪纸技艺、王会芳老师的汉服折纸、
周振山老师的葫芦烙画
付妍老师的泥坯脸谱彩绘
鹿巍老师的合香制作过程都吸引了大批参观者的驻足围观;张海艳老师展出的毛猴、罐编艺术等,
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魅力所在;尤其是杨俊巧老师的系列剪纸作品“驼铃古道上石刻故事”被石刻博物馆收藏并颁发证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侯虎的形象展陈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介绍,让每一位到场嘉宾都能深切体会到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所蕴藏的强大生命力。常怡孝老师带来了永定河奇石。活动现场,还邀请了李福禄、许芝祥、郑元德等书法老师挥毫泼墨,寄托对祖国母亲的美好祝愿。
王会芳老师(左)与杨俊巧老师(右)切磋技艺
郑元德老师专注挥毫泼墨
李福禄老师(左一)给孩子们展示书法作品
许芝祥老师创作中
石景山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大合影
最后的石刻文物竞答环节将活动带入高潮,石刻文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现场观众尤其是小朋友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积极参与抢答,赢得奖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黎侯虎。
在志愿北京—北京观古鉴古文化服务队大小志愿者们协助下活动圆满结束。
它不仅仅是一次视觉与听觉上的双重享受之旅,更重要的是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于祖国深厚感情的认识与认同。活动结束后,在博物馆讲解员带领下大家参观博物馆感受这份属于全体中国人民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
(思宣 铁军 马丽华 邱泽群 刘长兴/文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