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王荣:大模型技术引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原创 发表时间:2024-09-30 11:15
分享到:

在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2024GIV)上,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智能网联汽车产品与系统测评室主任王荣发表了题为《车用大模型技术发展趋势及行业展望》的演讲,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王荣指出,大模型技术将成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同时,数据安全、技术标准和产业生态建设是当前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大模型技术引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王荣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大模型技术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模型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展现了其巨大潜力:

一是促进舱驾融合发展。大模型技术将加速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融合发展,提升数据处理速度和多场景感知任务的识别能力,实现端到端的自动驾驶。

二是推动技术架构创新。传统的云端处理方式逐渐向车端转移,车端网关和零部件上的技术单元和处理单元将促进舱驾一体化,形成更加高效和智能的汽车生态系统。

三是提升芯片和操作系统性能。国内新势力企业在汽车芯片制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如理想、蔚来分别发布了5nm的自研芯片。同时,车用操作系统也在不断完善,华为、东软、普华等企业正在积极推进车载操作系统的标准化和适配认证。

数据安全与标准体系建设

尽管大模型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数据安全和标准体系的建设仍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王荣强调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是数据训练集评判标准。高质量的训练数据是大模型发展的基础,但目前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建立车用AI数据的标准格式,优化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销毁等环节,是提升数据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

二是生成式AI内容安全。生成式AI技术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生成内容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建立完善的测试评估体系,确保生成内容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三是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数据孤岛现象严重制约了数据共享和应用,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优化车辆与云平台、各端之间的数据交互,确保数据的高质量和高可用性。

车路云一体化与产业生态建设

王荣指出,车路云一体化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大模型技术将在车端、路端和云端处理海量数据,实现实时交通动态信号的识别和交通信号控制。国内厂商已经在智能交通环境和物流配送等领域开展了多项应用,展示了大模型技术的广阔前景。

为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和产业生态建设,王荣提出了以下建议:建立行业共识。推动大模型技术路线图的编制,凝聚行业共识,明确技术发展方向和应用场景;加强数据安全研究。优先开展车用大模型数据安全体系研究,建立数据安全标准和评估体系,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合规;推动算力资源共享。加快推进大模型的产业生态建设,支持优秀企业开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算力资源和数字资源共享,解决行业内算力资源不足和昂贵的问题。

王荣认为,大模型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向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迈进,但数据安全和标准体系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未来,通过行业内外的共同努力,智能网联汽车将迎来更加繁荣和安全的发展前景。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