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支撑与数智赋能 助力襄阳公交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原创 作者: 曹雅丽 发表时间:2024-09-29 00:06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六大强国”战略部署,建设交通强国就是重点之一,这是新时代赋予交通运输行业的新使命。《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交通强国的基本内涵是“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领先”。其中,人民满意是交通强国的根本宗旨,也是政治要求,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城市交通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需求升级、结构调整、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

发展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9月27日,2024年交通运输部“我的公交我的城”重大主题宣传活动第二站在湖北省襄阳市启动。据了解,2016年以来,交通运输部连续开展“我的公交我的城”活动,先后走进33座城市,展现公交转型成效和城市发展风采。

政策支撑   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快全球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形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方式,推动绿色可再生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正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

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二级巡视员李占川表示,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关心、支持和推动下,交通运输部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大力引导和支持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对此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

李占川介绍,2023年10月,交通运输部联合8个部门和单位出台《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从落实运营补贴补偿政策、完善价格机制等方面提出15项具体举措,为城市公交发展提供关键政策支撑;2023年11月,交通运输部等8部门印发《关于启动第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的通知》,鼓励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近期,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工作的补充通知》,明确具体补贴标准和补贴流程,细化明确补贴支持车辆类型,切实推进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引导运输装备清洁化转型。

“为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提高公交出行认同感,2016年以来,交通运输部连续开展‘我的公交我的城’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先后走进33座城市,联动地方政府、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及公共交通企业,‘同台连映’公交转型成效和城市发展风采。活动形成了一批主题丰富、形式多样、内容深度的宣传报道,有力传播了我国公交高质量发展先进经验,充分彰显出榜样城市示范引领作用,让全社会对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的思想认同不断增强。”李占川表示。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城市交通处副处长孟国强介绍,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达到8万条,线路长度达到170万公里,运营车辆68.25万辆,其中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占比超过80%。全国共有54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运营里程超1万公里。城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约2亿人次。

孟国强表示,近期,交通运输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通知,对相关工作进行了统筹部署。各地要按照通知要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持续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强从业人员关心关爱,进一步发掘宣传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多组织开展富有群众参与性的宣传和体验活动,引导公众更多选择城市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要坚持创新引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让公交发展更有保障;坚持畅通主导,提升竞争力吸引力,让公交运营更可持续;坚持安全至上,推动落实各方责任,让公交安全更为托底;坚持服务为本,锚定全龄友好目标,让公交服务更有温度。

数智赋能   为行业带来崭新机遇

记者了解到,2022年,襄阳市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襄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付劲松介绍,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襄阳奋力打造“一枢纽四基地”和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交通事业蓬勃发展。近年来,襄阳市积极出台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办法,给予公交发展重要的政策支持。同时,襄阳公交奋进作为,为群众提供了安全、便捷、温馨的优质服务,十米车厢成为襄阳的流动风景线,公交企业不断持续健康发展。

“全省城市公共汽电车达到2.5万辆,其中新能源车2万辆、占比约81%;今年上半年城市公交客运量18.7亿人次、同比增长3%。”湖北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曹翃介绍,在全省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襄阳着力打造高质量、多元化城市公共交通模式,围绕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构建市区半小时通勤圈,推进乡镇班线公交化改造,实现中心城区周边20公里公交全覆盖及近郊乡镇基本覆盖。

曹翃表示,当前,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正在经历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推进公交优先,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强化政策支撑和示范引领,着力促进全省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提供坚强有力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推进城市交通发展,必须紧紧围绕交通强国建设,准确把握运输服务的时代特征,主动顺应城市交通发展趋势,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构建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匹配的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出行需求。

李占川表示,城市公共交通是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出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技术蓬勃发展,正持续赋能公共交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带来崭新机遇。

襄阳公交集团总经理李伟表示,在低碳出行方面,襄阳公交走在了前列。截至2023年,襄阳已累计购置新能源公交车辆1500辆,纯电动公交运行里程从2016年的44万公里猛增至5640万公里,年均减少燃材料成本达1055万元。同时,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建设充电站91个、充电终端1102个,年均保障公交充电3540万度,探索出合作建站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减少投资成本665万元,有效推动了绿色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值得关注的是,襄阳公交紧紧围绕数字化转型战略,与业内领先的智达科技深入合作,加速公交信息化转型升级。搭建起现代化企业数据中心,建成涵盖数据中台、综合安防等11个子系统的云上公交平台,以及资产、合同、人资、客户管理、定制公交五大管理系统;企业自主研发的“襄阳出行”APP,用户数量突破80万,日启动超10万次。

“襄阳公交不仅在硬件上实现了低碳转型,在运营管理上也同样注重节能减排。通过运用算法、手机信令流向等现代科技手段,襄阳公交实现了精细化管理。以客流需求为导向,精准匹配营运资源,年均调节减趟3600余次,节约营运里程15万公里。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公交运营效率,还显著降低了碳排放。”李伟表示。

多措并举   实现实业经营高质量发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要关注当前中国公交企业面临的危机,疫情几年来,城市公共交通客流持续下降,传统的公交运营模式面临地铁成网、私家小汽车高速增长、网约车和电动自行车市场竞争,社会公益责任越来越突出、公交营运成本不断上升等问题,如何快速走出困境是全国公交行业的当务之急。

对此,襄阳市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芬表示,为了打破传统公交的被动局面,襄阳公交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开展“开源节流,造血自救,控规增效”,牢固树立“需求导向思维、互联网思维、平台思维、品牌思维”的实业发展理念,锚定“公交+”创新发展战略方向,明确搭建“公交+”产业体系,不断延伸公交产业链,积极整合内部资源,拓展业务范围,推动三产经营管理市场化,初步形成了“公交+广告”“公交+维修”“公交+检测”等8个实业经营板块。大力发展维修、物流、场站开发等业务,对明显无竞争力的产业关停并转,着力打造公交品牌形象彰显、产业价值充分转化、带动产业相互促进的新模式,为营运主业发展提供“多元反哺”,实现实业经营高质量发展。

“襄阳公交坚持城市发展到哪里、产业园区建设在哪里、群众需求在哪里,公交线路就开到哪里的理念,主动对接园区、企业和群众出行需求。”李晓芬说。

“襄阳公交还坚持依托公交资源优势,谋划打造了车辆租赁、广告全媒体、场站综合开发利用3个‘千万级’利润的经营平台:涵盖通勤、公务保障、旅游等业务的3156789车辆租赁平台,利润近千万元;打造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全媒体广告平台,介入营销策划和直播带货市场,2023年实现利润1118.6万元,同比增幅69%......”李伟介绍说。

此外,记者了解到,襄阳作为新能源示范应用推广城市,从2016年开始每年更新车辆都购置纯电动公交车,襄阳公交自我挖潜,控规增效,充分发挥纯电动公交车优势,尝试对动力电池进行均衡处理,恢复纯电车续航里程,提高电车利用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据介绍,纯电动公交车相比传统燃油汽车,能耗成本更低,经测算同级别的纯电与混动相比,燃材料可节约0.72元/公里,全年可节约5.5万元/台。

从2016年开始襄阳公交对动力电池续航问题开始摸索,不断寻求探索动力电池修复解决方案。经过多次探索,2021年襄阳公交与动力电池主动均衡修复科研机构,就动力电池容量提升项目联合研发达成合作意向,针对动力电池容量提升系统的指标优化和效果实测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通过加装主动均衡设备,不仅提高了公司的电池利用率,而且极大的降低了购车费用和更换电池费用,探索出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新技术,践行创新突破,再创辉煌。

“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策略和政策支持,实现了显著的经营成果。2023年,襄阳公交实业经营板块实现利润2076万元,在全国同等规模公交企业中遥遥领先。”李晓芬介绍。

作者:曹雅丽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